《誰搞垮了美國》

《誰搞垮了美國》

《誰搞垮了美國》:金融危機最危險的階段剛剛過去,華爾街又開始了紙醉金迷的腐朽生活,美國的墜落仍將持續。最可怕的不是苦難,而是吃了苦頭之後沒有“吃一塹,長一智”。美國人不長記性,這不妨礙中國人反思金融危機的深層根源,以避免自身的金融危機。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誰搞垮了美國》:堡壘從內部攻破,美式自由資本主義宣告破產
《金融餓邏輯》告訴我們沒有現代金融就沒有現代強國
《誰搞垮了美國》則警告我們金融狂熱也可能絞殺超級強國
由一個個倒下的金融巨擎,
探尋金融危機的根源。
資本洗牌的狂潮已經掀起,
國家與個人的命運面臨抉擇。
歷史能告訴我們什麼?
未來將昭示我們什麼?
尋危機背後的根源
揭示不為人知的真相

目錄

第一章從美國前財長說起——亨利·保爾森
亨利·保爾森,作為小布希執政時期最後一位財政部長,他從白宮爭取到了比他的兩位前任更多的權力。他在財政赤字日益嚴重的背景下不放棄強勢美元的夢想,他親手制定了應對金融危機的種種財政策略,他在美國財政部長的位置上,參與和目睹了美國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的……
第一節:領銜高盛——華爾街最賺錢的銀行家
第二節:金融刺客——最了解東方的華爾街人
第三節:走進白宮——“我不做推銷員”
第四節:保爾森的功過得失
第二章美聯儲的風雲決策——艾倫·格林斯潘和本·伯南克
在美國金融體系中,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掌握這個機構權力的人,對美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有著呼風喚雨的影響力。以至於1996年美國總統競選期間,《財富》雜誌發出了“笨蛋!管他誰當選總統呢,只要艾倫繼續擔任美聯儲主席就可以了”的聲音,這足見美聯儲主席職位的重要性……
第一節:格老一聲吼,全球經濟抖三抖
第二節:格林斯潘時代的美國經濟
第三節:從格林斯潘到伯南克
第四節:失職的關聯儲還在膨脹
第三章玩火自焚的市場崇拜
在現代社會,市場成了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而市場經濟成了現代社會的首要制度。市場崇拜帶來的是效率崇拜、速度崇拜、規模崇拜市場和科技都被完全神化和意識形態化了,過分的市場崇拜只會被貪婪的市場所吞噬。
第一節:腿軟的鍍金時代
第二節:次貸危機不只是導火索
第三節:低利率不能為經濟危機買單
第四節:華爾街天價薪水讓人“鋌而走險”
第四章對政府說“NO”的華爾街
從投資銀行的歷史來看,投行的發展與新型資本主義市場、高科技和全球化息息相關,它們長袖善舞,利用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之間的“落差”牟取暴利。從歷史上來看,投資銀行家是通過眼光和“嗅覺”來賺錢的。多少年來,華爾街為了攫取暴利,對政府監管說“NO”,天才般地創造出一個又一個金融衍生產品,把虛擬經濟的泡沫越吹越大,狂潮上的華爾街終於墮入深淵。
第一節:美國投資銀行的歷史——由農民到獵人
第二節:對政府監管說“NO”的華爾街
第三節:美國政壇——華爾街操縱的木偶戲
第四節:共和黨和民主黨釀造的悲劇
第五節:新凱恩斯主義——美國的“氧氣筒”
第五章“鍊金術士”的癲狂——金融衍生工具泛濫
華爾街有句名言:“如果要增加未來的現金流,就把它做成證券。如果想要經營風險,也把它做成證券。”資產開始被證券淹沒,但被貪婪扼住喉嚨的“鍊金術士”並沒有停止癲狂——“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可以用CDS撬動地球”。
第一節:資產如何被證券淹沒?
第二節:CDS的驚險夢遊
第三節:刀口舔血的對沖基金
第四節:寬鬆信貸是貪婪的開胃劑
第六章金融大崩盤下的投資銀行
次貸颶風席捲華爾街。隨著雷曼兄弟宣告破產,人們開始意識到,華爾街——那個監管鬆懈、喜歡冒險、報酬極其豐厚的華爾街——就此宣告消亡,而其他投資銀行不是瓜分戰果的禿鷲,而是在水深火熱中自顧不暇。
第一節:當雷曼不再擁有兄弟
第二節:“金融航母”花旗打錯了算盤
第三節:別了,大投行的傲慢和自負——貝爾斯登
第四節:收購美林——賠本的買賣
第五節:摩根大通,笑看風雲
第六節:黑石——政府大樹好乘涼
第七節:麥道夫醜聞——華爾街的耳光
第八節:高盛綁架政府,操控世界
第七章政府救市,手該伸多長?
政府救市有選擇,是私人恩怨還是純屬無奈?七千億美元只遮蓋了泡沫?被營救者依然處境尷尬,華爾街回暖是死貓式反彈?政府救市,一波三折,到底對經濟恢復有什麼意義?
第一節:7000億美元的遮羞布
第二節:華爾街——金色降落傘給我準備好了嗎?
第三節:兩房掌門,“受虐”連連?
第四節:AIG靠賣日本總部還債
第五節:政府救援,是救命錢還是燙手山芋?
第八章金融危機——打開潘多拉盒子
美國經濟正在走向衰退並且陷入嚴重的危機,美國的需求將隨之下降,而世界其他國家的消費者很難填補這一空缺。加之美國在全球經濟和國際金融交易中占據巨大份額,因此人們擔心美國的“金融病毒”可能標誌一場全球經濟“傳染病”的開始。而現在,人們的擔心開始變成現實。
第一節:金融危機殃及實體經濟
第二節:石油市場交上“慘澹答卷”
第三節:糧價危機——一場吞噬饑民的“安靜海嘯”
第四節:通脹魔爪與次貸危機
第五節:通用汽車想借破產重生?
第六節:索羅斯時代的終結
第七節:全球經濟“死貓詐屍”
第九章金融超限戰——中國拒絕被涮
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西方不斷地給中國帶高帽子。因為中國是目前世界上經濟成長最快的經濟體,擁有近2萬億美元的巨額外匯儲備,這樣巨額的外匯儲備足以主宰世界經濟的沉浮。在西方人眼裡,中國儼然是個財主,中國經濟也似乎成為世界經濟鏈之外的“孤島”。可是事實上,中國不僅可能要用三十幾年的血汗來換白條,還要為這場金融危機買單。這一切,是怎么回事?
第一節:中國搞垮了美國?
第二節:金融危機下的中國樓市
第三節:危機當前,國際投行瞄上中國豬欄
第四節:中國血汗來換美國“白條”
第五節:美國把信用卡丟給中國
第六節:金融超限戰——中國拒絕被涮!
第七節: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
第十章美國的陰謀——用金融危機來讓全世界為自己“買單”
如果說次貸危機的產生是華爾街綁架了美國政府,那么次貸危機的蔓延則是美國利用美元的強勢地位,綁架了世界。世界各國在美國的21萬多億美元資產下成了人質,各國紛紛落馬。在這場金融戰爭中,誰才是真正的贏家?
第一節:美國呼籲聯合救市——全世界來買單
第二節:金融危機挑戰“歐洲穩定”
第三節:被“拍賣”的冰島
第四節:韓國——“亞洲冰島”
第五節:日本有望成為“刀下鬼”
第六節:中國掏四萬億去救誰?
第七節:美國是金融危機發起者和受益者

前言

美利堅合眾國,自從崛起於北美大陸之後,一直是我們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體。
然而一夕之間,一場由金融系統引發的經濟風暴,席捲了整個美國。從通用汽車到花旗銀行,那些記載於經濟傳記傳說中的巨無霸企業,也都沙石俱下,深受其害,幾乎無一倖免。華爾街從珠光寶氣籠罩下的紙醉金迷,瞬間演化成了億萬投資者黯然神傷的傷心地。許多人驚呼,20世紀20年代末的那場金融浩劫,又再次降臨了。可那還是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時代,那是還處於崛起之中的美國,時光不會倒流,歷史不會迴轉。如今的美利堅合眾國,擁有全球最大的經濟總量,掌握著絕大多數行業里最先進的生產力,坐擁最先進的企業管理模式和經營方略,總而言之,把持著所有看得見的美好。
那么究竟是什麼主導了這一切,是什麼讓美利堅合眾國原本最健全、最繁榮的經濟體光環,轉瞬之間光芒頓失?
誠然,任何光輝之下,都有陽光照不到的陰影。美國的經濟體制在其發展的特定歷史時期內,有其歷史的局限性,然而掌管美國當下的那些財智大亨們,不該以此為藉口,將個人該承載的那份責任,拍拍手,就輕易地丟進歷史的洪流。如果他們中的某些人,對危機進行了負責任的預警;如果他們中的某些人,在危機開始浮現之時不去粉飾太平;如果他們中的某些人,在危機逐漸蔓延時能夠表現得堅強果斷……如果這個世界允許人們選擇“如果”,那么一切可能會變得不一樣。
本書將引領我們,去探尋和這場深重的危機背後,那些你所不知道或是知道了沒去細心解讀的故事,告訴你一個世人都想知道的答案:是誰搞垮了美國?

精彩書摘

第一章 從美國前財長說起——亨利·保爾森
第一節:領銜高盛——華爾街最賺錢的銀行家
今天的保爾森俯瞰華爾街美景的時候,也許會有一番慨嘆,他從來沒想過自己會擁有這樣的人生。年輕時,保爾森非常想當個英語老師,結果天不遂人願,或者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保爾森參軍越戰,越戰打完了,政府送給這些年輕的軍人一件厚禮,那就是去哈佛大學深造。1970年,從哈佛大學取得了工商管理學碩士的學位後,保爾森一腳邁進五角大樓,擔任國防部長幕僚助理,尼克森總統在任期間,出任總統幕僚助理和白宮內務委員會成員。這時候的保爾森野心勃勃,想要在政界大展拳腳。“他是一隻鬥牛犬,很像年輕時代的切尼。”保爾森的好朋友說起那段歲月來忍不住讚嘆,“保爾森堅韌又熱情,這讓他非常高效。”
但是好景不長,尼克森總統因為“水門事件”下台了,尼克森的政治班子當然也一起下台,其中就包括保爾森。從政府出來後,保爾森直奔華爾街。華爾街天才多了,金融領域一片空白的保爾森被派去高盛在芝加哥的分部,還是老職務——助理。從總統幕僚助理到銀行業務小助理,他像被格式化,以前的一切努力化為烏有。
不過,保爾森可不是輕言放棄的人。他勤奮而且聰明,有著驚人的金融天賦和異常冷靜精明的頭腦,到高盛後三個月,就開始擔任投行部門聯合主管。之後,憑藉務實的作風、高超的技巧和靈活應對的能力,保爾森逐步得到賞識,不斷升遷。1988年,他被委任為芝加哥分部主管合伙人;1993年,擢升為高盛美國中西部投資銀行地區主管合伙人;1993年,再次擢升為高盛美國中西部投資銀行地區主管合伙人;1996年被任命為總裁兼營運長;1999年5月,保爾森正式出任高盛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