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易經·繫辭傳》

《詳解易經·繫辭傳》

《繫辭傳》為《易經》的《易傳》之一,分上下傳各十二章,共四千多字,文辭優美,意境高深,自古即為研《易》者所尊崇。全傳闡揚《易經》基本理念,說明卦爻創作緣由,讚嘆通《易》之後功效之弘大深廣,且對神機妙算的易占亦有精彩專論,可謂面面俱到。其中三章引用孔子讀《易》心得,發揮十九個爻的深湛義理,更是再好不過的經典詮釋。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名:詳解易經·繫辭傳
詳解易經·繫辭傳詳解易經·繫辭傳

作 者:劉君祖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1-1
ISBN:9787802257887
開本:16開
定價:28.00元

內容簡介

《繫辭傳》是用來解釋《易經》的,使之不僅止予占卜,還進而成為一套哲學理論。內容可以分為四個部分:一是《易經》產生的情況及來源,二是《易經》與天地宇宙的關係,三是談及《易經》不同的卦象如何構成,四是談及《易經》的功能
《繫辭傳》的思想十分複雜,內涵極深。故此,歷來有不少人去注釋和研究它。作者窮其三十年修易之功力,溯本追源,把這套很多現代人用於占卜術數和商業管理的偉大的中國哲學理論,化為現代人人人能讀、能用的思想寶典,還原《易經》的本來意義,使大眾對它有正確的認識,不致使這部代表原始儒家思想的典籍沒落在二十一世紀的世界。

作者簡介

劉君祖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創會理事長,台灣中華孫子兵法研究會副會長。劉君祖先生精研儒家學說,在傳統經典中注入現代精神,尤其深修《易經》三十年,往往將難解的易理,以生活實例佐證解讀。並從《易經》的角度解釋、闡說《春秋》、《尚書》、《禮記》、《孫子兵法》以及四書等傳統經典,並旁通於佛、道,自成一派。劉君祖先生著述、講學二十餘年,著作等身。代表作有《四書的第一堂課》、《易經的第一堂課》、《易經與現代生活》、《易經與生涯規劃》、《易經與終極關懷》、《註疏(人物誌)》、《註疏(春秋繁露>》、《纂釋(開物成務——中國的工程)》等。在社會各團體與大學常年授課,學生已遍及社會各階層,其中不乏政界要人、工商巨子。

目錄

繫辭上傳
第一章 汝聞天籟乎——易簡以成
作樂崇德
人文化成
安身致用
第二章 可以無大過矣——觀象玩辭
獨立不懼
三極之道
深造自得
第三章 恐懼修省——各指其所之
補過無咎
小大貴賤
第四章 至大無外——曲成萬物而不遺
鬼變機神
格物致知
............

試讀章節

第一章 汝聞天籟乎——易簡以成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作樂崇德
1998年仲夏,我帶領二十多人赴大陸作“《易經》溯源之旅”,到河南鄭州時,去參觀了新開張不久的河南博物院。那是棟仿古登封觀星台造型的建築,樓下大廳壁畫前有兩頭巨象的雕塑,中間一人坦然而立,雙手往兩邊推出,止住了兩象的怒目相持。
按院方的解釋,河南古稱豫州,多大象,為黃河流域文化的中原之地。以一人推開二象,正是力辟草萊、建設文明之意。雕象通體漆金,象徵中原文化的光輝燦爛。
“豫”字本即大象之意,《說文解字》釋云:“不害於物。”象為草食性動物,體軀雖大,只作正當防衛,不會兇猛地主動攻擊,所以“豫”字引申有預防之意。《老子》有云:“豫焉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巨象過結冰之河,深恐陷落,自然心生猶豫,多方試探,步步為營。“豫”字又有預料、預測之意。人師法自然,凡事預先盤算,早作萬全準備,多能趨吉避凶,安享和樂,“豫”又成了賞心樂事。
《易經》排序第十六的豫卦,以上諸義俱備。卦辭稱:“利建侯行師。”強調組織布建、思患預防的重要。動員民眾,貴乎一心,鼓舞鬥志,才能塑造眾樂樂的境界。英文版的《易經》,多將豫卦譯成Enthusiasm,民眾運動的狂熱每因憧憬未來而生,真是傳神之至。豫卦上震下坤,有動乎地上之象,剛好又與巨象的本意相合。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