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檔案》

《計算機檔案》

本詞條針對大一信息技術《計算機檔案》內容章節,採用“問題解決教學”進行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思路明確,按照“引入--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定程式--檔案讀寫操作格式分析-檔案記錄讀寫運算符學習--實踐練習――交流評價--作業”的流程完成教學過程的設計。

【說明】:此教學設計任務由南京曉莊學院現代教育技術課程老師yqiong參與教師-維基星光計畫進行wiki教學而發布。此詞條為範例詞條,由岳國賓選定主題並負責、參與現代教育技術課程的所有同學協作共同完成!

基本信息:

科目:信息技術教學對象:大學一年級
課時:2 教學環境:計算機網路教室

學習者特徵分析:

在第一章的學習中,學生已經經歷了利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領略了用計算機解題的奇妙之道,感悟了程式設計是其中的關鍵環節,對程式設計已經產生一定興趣,但由於在程式設計過程中,涉及數學、英語學科知識點較多,學生還沒有足夠的相關知識儲備且我校學生基礎薄弱,這樣主、客觀兩方面的因素造成在進行“設計算法”、“編寫程式”環節教學,會存在一定困難,難以深入開展下去。

學習內容分析:

圖書圖書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高等教育出社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C語言程式設計教程》(第三版)中的第8章8.4節《檔案的順序讀/寫》第4課時8.3.4《檔案的記錄讀/寫》,是在上三個課時(3.1—3.3)學習C語言檔案的字元讀寫、,檔案的字元串讀寫、檔案的格式化讀寫等程式設計語言和程式檔案操作的基礎上,學習能方便地對程式中的數組結構體數據進行整體輸入輸出—檔案的記錄讀寫,其中包含“檔案的記錄讀寫語句的格式、功能、執行過程”、“C語言結構體數組的設定、檔案類型指針變數的操作、檔案記錄讀寫的記憶體操作本質等程式設計語言的知識”。

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掌握C語言的檔案記錄讀寫操作語句的格式、功能、執行過程;能夠利用檔案記錄讀寫語句編寫簡單的檔案按照記錄進行讀寫的程式;
掌握C語言結構體數組的設定、檔案類型指針變數的操作、檔案記錄讀寫的記憶體操作本質等程式設計語言的知識。

2、過程與方法:

通過任務引導學生經歷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式、調試程式等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初步學會使用檔案記錄讀寫操作語句,進行簡單的記錄讀寫。
進一步掌握程式調試運行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程式設計選取的題目都是生活中遇到的例子,加強學生利用本學科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的意識。
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1.理解C語言檔案的記錄讀寫語句的格式、功能、執行過程。
2.掌握C語言結構體數組的設定、檔案類型指針變數的操作、檔案記錄讀寫的記憶體操作本質等程式設計語言的知識。

難點:

在理解檔案的記錄讀/寫的基礎上,如何利用計算機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策略的選擇與設計

本節課主要採用了講授法小組合作式任務驅動法,強化練習法,交流討論法等。
從學生日常生活問題入手,快速自然的引導學生走進主題,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引發學生積極思考;講授新課內容,以醒目的方式將檔案記錄讀寫操作語句的格式、功能和執行過程呈現給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在討論與探究中完成任務;把滑鼠還給學生,自己動手實踐,通過學生信息管理問題驅動學生完成任務,課程安排形成循序漸進的梯度,充分挖掘學生潛力;展示評價環節,讓學生在交流討論中明確檔案記錄讀寫操作語句的執行流程及使用方法,逐步建構規範合理的利用計算機解決日常生活中問題的意識。在結束環節,以課後作業強化練習法結束本節課,使學生對檔案記錄讀寫操作語句的暫時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

教學過程與媒體資源

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活動:

教師出示一份用非檔案記錄讀寫操作語句進行編寫的,管理並保存學生成績信息的程式。讓學生觀察該程式的特點:
學生活動:

學生在先讀懂程式的基礎上,進行上機運行調試,觀察輸出結果是否與自己想的一樣。從而分析該語句與檔案記錄讀寫語句的區別,找出結果正確或錯誤的原因,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思考用什麼辦法解決管理並保存學生成績信息的問題。
設計意圖:

用一份學生成績信息管理的程式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用檔案記錄方式設定保存學習成績信息,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成績信息簡單,可以用簡單的檔案記錄讀寫語句解決,不會令學生產生畏難情緒。
媒體資源:

幻燈片,自己編寫的學生成績信息管理系統程式。

新課探究—檔案記錄讀寫語句的格式

教師活動:

(1)分析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用我們上三節課學的程式語句能解決嗎?因為學生信息包括學號,姓名,性別,年齡,成績等。若用前一節的知識,我們只能按照每一個結構體變數單獨進行讀寫到檔案,這很複雜。我們可以這樣設計,把這些信息歸類到一起,建立一個學生信息結構體數組,用檔案記錄讀寫語句和循環語句,可以很方便的進行讀寫數據到檔案。
(2)指導學生設計算法,
檢查學學生設計的算法,讓兩個小組的代表到黑板前析書他們的算法設計,組織學生討論各組算法的合理性。
(3)編寫程式代碼:詳細講解程式代碼的編寫,通過程式介紹檔案記錄讀寫語句的格式。
&stu----結構體類型變數的地址
sizeof(stu)----結構體類型變數的數據大小
1-----進行檔案記錄讀寫的數據單位為
fp----檔案類型指針變數
檔案按照記錄讀出語句:fread(&stu,sizeof(stu),1,fp);
檔案按照記錄寫入語句:fwrite(&stu,sizeof(stu),1,fp);
(4)調試程式,指導學生上機調試運行程式,將兩種不同功能的語句都上機運行,加深學生對檔案按照記錄讀出語句,
檔案按照記錄寫入語句的理解。
學生活動:

(1)學生分析問題,然後試著設計算法。
(2)兩組學生代表到黑板板書他們的算法設計。學生討論算法的可行性。
(3)學生仔細聽講,掌握檔案按記錄進行讀寫語句的基本格式。
(4)學生上機高度運行程式,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
設計意圖:

通過與學生分析問題,引導學生經歷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式,高度程式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
媒體資源:

幻燈,黑板,粉筆,計算機

新課探究

—C語言結構體數組的設定與結構體內部變數的引用和操作、檔案類型指針變數的操作、檔案位置指針的定位,檔案記錄讀寫的記憶體操作本質
教師活動:

(1)引導學生通過探究學習C語言結構體數組的設定與結構體內部變數的引用和操作、檔案類型指針變數的操作、檔案記錄讀寫的記憶體操作本質
在剛才的例子裡,我們構想我們按照一個一個結構體這樣的方式把信息寫進或讀出檔案。假如我們要求把幾個結構體類型變數同時寫進或讀出檔案,又該怎么辦,讓我們一起請自主探究。
(2)結合剛才的例子,引導學生理解檔案記錄讀寫語句的格式的執行過程。
(3)布置學生自學檔案隨意讀寫操作:
把一個記錄單獨寫進檔案或者把幾個記錄同時寫進檔案,我們都已經掌握。如果想把一個記錄插入幾個記錄之間,又該如何書寫程式?

檢查學習情況

小測試
將檔案指針移到檔案頭進行記錄的讀寫,該如何操作?檔案指針移到當前位置,又該如何操作?
與學生分析小測試,加深理解。
(4)做一個小練習:
從鍵盤輸入一批學生的數據,然後存儲到磁碟上,並列印出該磁碟相應檔案中序號為奇數的學生記錄。
檢查練習情況,只看算法和程式代碼,不要求上機運行。

學生活動:
(1)學生自行探究,了解檔案位置指針定位操作語句的格式和檔案隨意讀寫操作。
(2)學生在教師引導,理解檔案位置指針定位操作語句,檔案記錄讀寫語句的執行過程。
設計意圖:

(1)通過探究,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將檔案記錄讀寫語句和檔案位置指針定位操作語句的執行過程放在例題中進行講解,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檔案記錄讀寫語句和檔案位置指針定位操作語句的執行過程。
(3)小測試的目的是為了加深學生對檔案記錄讀寫的理解
媒體資源:

幻燈,黑板,粉筆,計算機

拓展學習:

教師活動:
(1)布置自學:通過剛才的例題,我們知道了檔案記錄讀寫語句的格式與它的執行過程,可是我們都知道,一般我們希望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位置進行記錄的讀寫,用for循環語句,只能在記錄數目已知的情況下才能進行讀寫,現在我們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指導學生遵循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式,調試運行這個步驟學習用while或do-while語句,配合使用檔案記錄讀寫語句。任意讀寫檔案中的信息。
(2)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3)請某小組代表介紹小組的學習情況,並演示程式運行效果。請其他小組評價該小組學習效果。
(4)小結該小組學習效果。
學生活動:
(1)學生以小組形式按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式,調試運行這個步用while語句或do-while語句,配合使用檔案記錄讀寫語句。任意讀寫檔案中的信息。
(2)某小組代表講解自己小組的學習經驗,展示算法和程式代碼,並調試運行。
(3)學生對該小組學習形成、效果進行評價。
設計意圖:
(1)將學生記錄信息由原先的只能把規定數目的記錄信息,一個接一個用for循環順序都寫進檔案,變為任何時候任何位置進行記錄的讀寫,並且可以增加任意數目的記錄,問題深,引起學生探索的興趣。
(2)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學生在已有科研部範圍內學習新知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存疑設懸念

教師活動:

剛才只在一個檔案中進行讀寫,但是我們要把一個檔案的指定信息合併到另一檔案的指定位置,成為一個新檔案。
設計意圖:

留一個懸念給學生,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為下節課創造學習條件。

小結

教師活動:

小結本課時所學的內容:檔案記錄讀寫語句,功能和執行過程。
學生活動:

學生與教師一起小結本課時內容。
設計意圖:

通過小結對本課時個總結,進一步鞏固本課時內容。

課後拓展:

師生活動:

布置課外閱讀,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到下列網站進行學習,
http://www.enet.com.cn/eschool/video/vb/

設計意圖:

提供好的網站讓有興趣的同學作進一步的學習。

教學流程圖:

《計算機檔案》--流程圖《計算機檔案》--流程圖

教學評價

1、學生自評表:
知識評價:

我知道了檔案記錄讀寫語句的格式 □
我掌握了用檔案記錄讀寫語句解決簡單問題的方法。 □
我能用檔案記錄讀寫語句編寫出解決與檔案按記錄讀寫有關問題的程式 □
學生課堂表現評價
認真、積極、自信、善於與人合作、思維的條理性、思維的創造性
□□□□□□
能力評價:
和自己比,這節課我能拿個“”(A、B、C、D)。

2、教師評價:

課堂表現評價:

評價我的學生A(優秀)B(良好)C(合格)選答
學生對檔案記錄讀寫語句形式的理解表達清晰能基本描述不能描述
學生練習的完成情況全部能完成大部分能完成少部分完成
學生對討論交流的態度非常投入較積極應付式
學生們小組合作情況分工明確,合作有效有合作,但分
工不盡合理
分工合作不合理

通過scanf函式從鍵盤讀入5個同學的數據(包括學生姓名,學號,年齡,三門課的分數),然後求出每人的平均成績,用fwrite函式輸出學生姓名,學號,平均成績(輸出到檔案stud),再用fread函式從stud讀出這些數據並顯示在螢幕上。

通過學生的課堂表現和對任務的完成情況,從整體上評價學生這節課在收集信息、寫作和評析等方面的學習結果。
針對本節課合作學習的內容建立了相應角度的評價標準。要求學生自己根據量表自我評價,同時對本小組的其他同學做出評價,然後把評價結果反饋給教師和學生本人。

備註與反思

本課時從設定學生的成績信息檔案保存出發,通過講授法自主探究法、小組合作學習法等,讓學生經歷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式,調試運行的過程,學習檔案記錄讀寫語句的基本格式和運用。設定的問題簡單,能幫助學生克服胃難情緒論,又從最貼進學生的成績信息檔案保存入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要注重個體差異,學生程式不一,接收能力也會不一,對學生的評價要求就不能一樣。當個別學生因能力問題不能及時完成學習任務時,也要根據學生的進度給予適當的肯定,以增加學生的自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