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潮激盪下的晚清地理學》

《西潮激盪下的晚清地理學》

這部書稿,斷斷續續歷經15個年頭。還在1984年,雙林考進河南大學歷史系攻讀碩士研究生後,在導師胡思庸教授的鼓勵下,即選擇了鴉片戰爭前後的輿地學作為研究的課題。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是從文化史的角度來進行研究的,文中把晚清地理學的發展變化與時代緊密結合起來,把握晚清西方文化傳播、民族危機與地理學研究之間的互動關係,還注意了西方近代地理學在中國的影響,不忽視中國傳統地理學所具有的特點。書還著重探討了晚清地理學對近代社會文化所起的積極作用。.

本書系統梳理了自道鹹至光宣年間西方地理學在中國的傳播、中國傳統地理學的嬗變、近代科學地理學的產生以及在晚清內外危機的政治社會背景下,地理學所發揮的社會文化功能。將晚清地理學的發展變化放在西學東漸和不斷加深的民族危機這個大的時代背景中,並探尋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

出版意義

:這部書稿,斷斷續續歷經15個年頭。還在1984年,雙林考進河南大學歷史系攻讀碩士研究生後,在導師胡思庸教授的鼓勵下,即選擇了鴉片戰爭前後的輿地學作為研究的課題。1990年入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專業攻讀博士學位,其論文題目最終還是選定了地理學方面的。不過研究的時段從鴉片戰爭延伸到清王朝覆滅,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晚清”。時間跨度延長,內容也相當繁複,需要讀的書多了,需要探討的問題也多了。鴉片戰爭以後,西方文化包括近代地理學在中國傳播開來。在西方近代地理學的影響下,晚清地理學發生了變化,有了新的發展。這種變化不僅限於地理學本身,而且相應傳播了新思想,改變了一些陳腐的傳統觀念,增強了愛國主義思想等。因此,對於晚清地理學進行深入細緻的研究,對中國近代思想史、文化史、科技史等都是有意義的。

作者簡介

郭雙林郭雙林

郭雙林,1960年生。男,河南省林州人。漢族。1980年考入河南大學歷史系學習,1984年畢業,獲歷史學學士學位。同年考取本系中國近代史專業碩士研究生,師從胡思庸教授學習中國近現代思想史,1987年畢業,獲歷史學碩士學位。碩士學位論文《論鴉片戰爭前後的輿地學》。同年留校任教。1990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師從龔書鐸教授學習中國近代文化史,1993年畢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博士學位論文《晚清地理學研究》。同年進入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教研室擔任教學工作。自1996年起擔任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教研室主任至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