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洗綠色地獄-瓜島之戰》

《血洗綠色地獄-瓜島之戰》

二戰期間太平洋戰場上最具決定意義的一場戰役。被比作太平洋上的“史達林格勒戰役”的瓜達爾卡納爾島爭奪戰,其血腥和慘烈令人咋舌。

基本信息

本書參數

《血洗綠色地獄-瓜島之戰》《血洗綠色地獄-瓜島之戰

作者:胡燁 著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2-1
版次:1頁數:361字數:434000印刷時間:2011-2-1開本:16紙張:膠版紙印次:1ISBN:9787307083219

編輯推薦

二戰中最大的遭遇性戰役。美國海軍自1898年以來在太平洋上第一次成功的兩棲登入作戰。二戰期間太平洋戰場上最具決定意義的一場戰役。被比作太平洋上的“史達林格勒戰役”的瓜達爾卡納爾島爭奪戰,其血腥和慘烈令人咋舌。胡燁編著的《浴血綠色地獄(瓜島之戰)》將再現那一場“屠宰場”式大戰的始末。

內容簡介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美兩國軍隊於1942年8月至1943年2月在瓜達爾卡納爾島進行了長達約半年激烈而血腥的島嶼爭奪戰。此戰。美軍先後投入約6萬人,傷亡5800人;日軍約3.6萬人在島上作戰,損失達2.5萬人。最後以日軍狼狽退出瓜島而結束。從此在太平洋戰場上。盟軍由戰略防禦轉為全面戰略反攻。本書以紀實的筆法,輔以珍貴的歷史照片。生動地講述和刻畫了瓜島戰役的背景、雙方的作戰意圖、所?入的部隊和武器裝備。及其陸地戰的全過程。

目錄

引言
第一章無名的瓜島
第二章第一滴血
第三章相持階段(上)
第四章相持階段(下)
第五章高潮線
第六章決戰決勝
第七章大反攻
第八章總撤退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1942年6月的中途島海戰中,日本海軍的精銳——第1航空艦隊的4艘艦隊航空母艦被中太平洋的海水無情吞沒。伴隨著這次慘痛的失敗,日本從太平洋戰爭開始後風捲殘雲的進攻勢頭被遏制了。不過,日本海陸軍大本營的戰爭決策者們在檢討戰役失敗的同時,卻依然對未來的戰局抱著病態般的樂觀。海軍軍令部和聯合艦隊司令部認為,雖然損失了4艘艦隊航空母艦,但聯合艦隊仍然在戰列艦、巡洋艦等主力艦的數量和質量上占有優勢,日本海軍艦載航空兵主力依然健在,美國人所贏得的中途島戰役不過是依靠僥倖,再次對決時,勝利女神必然傾向旭日旗。陸軍方面,狂妄態度更是一如既往。以首相東條英機為首的大本營陸軍首腦們乘著中途島海戰失敗痛斥“海軍無能”的同時,也不忘向天皇和全體國民大肆吹噓日軍的無敵神話。在這種氣氛下,日本陸海軍大本營於7月中旬召開會議,研究下一階段的作戰指導方針。經過討論,大本營決定下一階段仍以進攻為主,重點放在南太平洋。陸軍的任務是陸路翻越歐文斯坦利山脈,攻占莫爾茲比港,徹底結束紐幾內亞島爭奪戰。海軍的任務除了確保馬紹爾群島和吉爾伯特群島南方航線外,還要準備對斐濟、新喀里多尼亞、薩摩亞發動進攻,切斷美澳生命線,逼迫澳大利亞退出戰爭,打破南太平洋的均勢。
美軍方面,中途島戰役結束後,也對雙方力量進行重新評估。由於先歐後亞的全球戰略不可動搖,加上美國戰時工業的超級潛能尚未完全發揮出來,因此未來幾個月內太平洋戰場所得到的物資依然非常有限,美國太平洋艦隊除了航母和航空兵稍占優勢外,整體實力依然略遜一籌。戰略上,日軍受到中途島失利的打擊,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不會在中太平洋地區大動干戈。不過,南太平洋地區卻逐漸成為熱點。美軍判斷,日軍接下來的作戰重點將是南太平洋地區,他們的意圖是徹底結束紐幾內亞爭奪戰,切斷美澳生命線,逼迫澳大利亞退出戰爭,孤立美國,加大構想中的未來和美國談判的籌碼。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