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河車》

《血河車》

本書為“溫瑞安神州奇俠系列(外傳)”。血河車,神秘的馬車;血河派,神秘的幫派。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血河車》血河車
本書為“溫瑞安神州奇俠系列(外傳)”。血河車,神秘的馬車;血河派,神秘的幫派。血馬掠過,動地驚天;血車滾過,血流滿地。武林中最神秘的幫派血河派被滅後,留下一部載有血河秘籍的血河車,黑白兩道,你爭我奪。打得屍骨成山,血流成河。傳說中殺人不眨眼的邪派高手“函冥血奴”,原來是個頗有正義感的俠士,而道貌岸然的武當掌門,反而是真正雙手沾滿鮮血的“出冥血奴”,詭譎的武林,怎正邪兩家了得。“血河車”系列,由“大宗師”、“逍遙遊”、“養生主”、“人間世”四個相連的故事組成,作者試圖將俠義精神的執著與莊子思想的清靜無為揉合在一起,在武俠小說的創作上,是一個全新的嘗試。

作者簡介

《血河車》《血河車》
溫瑞安,筆名有溫涼玉、舒俠舞、王山而、項飛夢、溫晚、柳眉色、風玲草等。
一九五四年一月一日,出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美羅埠火車頭。一九五九年尚未入學,已開始念遍家藏書,寫第一部以少量文字作為說明的連環圖故事《三隻驢子》。嘗試用所知的少量文字寫信、作文、日記。一九六一年國小一年級。因怕生,抵死不肯上課,故由姊姊陪同上學,並要其姊留在課室外不去,足有一年半。年來未交一友,未離開過課堂一步,得全第一名,七科平均九十九分,極得教師疼愛,曾罰站一次,已引為恥大辱,畢生難忘。至次年始性情大變。在班上極其活躍,成為班上的鋒頭人物。一九六三年當選級長及全校模範生。開始以班上同學為正邪人物,撰寫自繪插畫的長篇小說《龍虎風雲錄》,致使全校高低年班同學爭相傳聞:看自己如何下場。次年開始每天講述武俠長篇《血河車》等故事,有過一口氣講八小時而放學後又講八小時之紀錄。同年,第一首詩發表於香港《世界兒童》,詩名《月亮》,八行,由溫執筆,結義兄弟廖雁平出資(郵費)投稿,故發表時寫名兩人。
一九六五至六六年正式建立「剛擊道集團」,兼修文武。在各種兒童、少年刊物雜誌上發表作品無數。辦校內、校外文藝活動極頻。升國中一,轉校至中華中學,在功課壓力沉重之餘,創辦日後足足辦了十三年的《綠洲期刊》。並正式在馬來西亞極具份量的文藝刊物《學生周報》上頻密發表作品。一九六八至七零年以初二之齡,在校際辯論賽中擊敗高中三年班對手,並協助高年班同學執編《華中月刊》。得班上導師黃因明支持,及兄長溫任平勉勵下,兩年內舉辨活動無數,推動各類文藝風氣。寫成長篇文藝愛情小說:《偶然》。一九七一至七二年華文學校停辦高中課程,考上高中,轉至巫、英文為主、各族子弟共處的綜合中學,在學校力爭開授華文課程。其時開始在新馬文壇重要文學刊物《蕉風》及《學報》頻密發表作品,專攻現代詩、純散文及新批評,並開始為外間刊物執編《詩專號》、《評論專號》。同年舉辦《月光會》、《滿天星斗》大會等。開始矢力苦修美學、精神分析學,同年,與《綠林分社》怡保區負責人方娥真(寥湮)相識,從此相知聯袂十六年。開始在台灣《中國時報》、《現代文學雜誌》、《純文學月刊》、各詩刊發表作品,並在香港《武俠春秋》發表武俠小說。一九七三年正式創辦天狼星詩社,一年內擴充成十大分社,鎮日奔波於聯絡組合,推動文學風氣,但仍不忘寫作,(逾萬字純散文《龍哭千里》及小說《鑿痕》和逾一千四百行的長詩《圖騰》四部曲等),習武(舉辦武術比賽)。在台灣《中外文學》、《幼獅文藝》、《中華文藝》等刊物密集發表作品,以詩及散文為主。年底赴台深造。出版第一部個人詩集:《將軍令》。在台舉辦五方文學座談會,半工半讀,並為籌錢辦《天狼星詩刊》而寫武俠小說(《四大名捕會京師》便是當時作品)。
一九七六至八零年於福隆大聚創辦神州詩社,以“發揚民族精神,復興中華文化”為己任。八零年九月二十五日深夜與方娥真遭扣押解在軍法處監獄後遭遺送出境。一九八一年溫、方二人蒙上這種不白之冤,使得在新馬老家也杯弓蛇影、風聲鶴淚,無法久留,從此開始逃亡的顛沛歲月、苦不堪言。年中,逃亡達香港,適逢港府收緊移民政策,數度申請,皆告失敗,赴台亦予嚴拒。年底,方終得以海外雇員身份留港。溫依然飄泊流浪,溫氏武俠《神州奇俠》、《血河車》等重要作品,已在明報日報、明報晚報連載發表並出書。
一九八三年下半年,亞視招攬溫氏為創作經理。年底,幾經波折,屢遭突變,終於批准來港居留。同年開始在無線電視附屬機構博益出版社出書,武俠作品亦終在台由萬盛重印推出。作品《四大名捕會京師》及《神相李布衣》在亞洲電視開拍。武俠作品及劇本屢為電影公司改編推出。一九八五至八六年長篇小說在香港《東方日報》連載,並在同一報上連寫三個小說專欄。寫作量之全盛期,在新馬港台美加泰等地手上每月(周、日)有十八個專欄及連載撰寫。武俠系列開始在香港敦煌出版,並在台灣《時報周刊》連載。次年始,在武俠創作上始創“超新派”筆路,流風所及影響甚巨。一九八七年成為香港作家協會及香港藝術家聯盟之會員。武俠小說譯成韓文於韓國報刊連載並出書。同年,武俠小說《殺了你好嗎》於台灣最暢銷報刊《聯合報》副刊連載,此為現代派武俠創作之一大始點。是年起《四大名捕會京師》等作品亦在中國大陸連續出版。一九八八年台灣中視推出劇集《四大名捕會京師》。是年起之三年內,在台各大報刊刊登或連載作品,均為刊登頻密度最高者。並在台最大報刊之一的《中國時報》人間版長期連載武俠小說:《刀叢里的詩》,及在《聯合報》繽紛版頻頻發表現代派武俠精品。年底,在港(自由人)台(皇冠)同時同步推山全面創新的溫瑞安(超新派)武俠周刊,出版十二至十六集不等,引起熱烈反應。在港成立自成一派合作社。一九九零至九八年致力發展中國市場,大部份時間留駐中國。最新著作《打老虎》、《捕老》、《猿猴月》於九七年中由香港皇冠出版社推出。不少新作仍在創作中。

作品評析

《血河車》共分四部:《大宗師》、《逍遙遊》、《養生主》與《人間世》,故事發生在《神州奇俠》之後,《白衣方振眉》之前。由於書中人物大都與《神州奇俠》正傳密切相連,故可以視作是《神州奇俠》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三部則是溫瑞安出獄後的第一部作品《大俠傳奇》。
《血河車》《血河車》
《血河車》在整體成就上,比《神州奇俠》要遜一籌,這其中的原因有許多,根本原因卻在於《神州奇俠》最重的兩部《寂寞高手》、《天下有雪》的成文要在《血河車》完稿之後。《神州奇俠》、《血河車》都是溫瑞安上升期的作品,成文越晚水準越高是不言而喻的。在故事的邏輯性上,《血河車》要強過《神州奇俠》,但邏輯性向來不是溫瑞安作品中的亮點,因此這一點優勢很容易地被其它方面的劣勢所掩蓋。《血河車》遜色於《神州》,最典型莫過於角色塑造,雖然創造了“三正四奇”“倚天叟”等諸多風流人物,卻無一人可與《神州》之李、柳、趙、燕媲美。文筆方面,固然強過《神州》前六部,卻無法企及《寂寞》及《有雪》。布局上,也沒有哪一段可以望及權力幫靈堂之戰項背。
劣勢種種,使得《血河車》在溫瑞安作品中的地位並不出眾。不過書中有一點值得一提——在全書末尾,有這樣一句話:“沒事。幾個人追一部車子過去。”這句話可以視作全書最好的總結,武林各大門派,為了血河車你爭我奪,殺得死者枕藉,其實與幾個強盜追趕一部破馬車有什麼分別?如果說《血河車》存在對傳統武俠的反諷,那么這一句是頗值得推敲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