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學課本》

《蒙學課本》,不著撰人。

蒙學課本》,不著撰人。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由南洋公學印行。

南洋公學,是光緒二十三(1897)年由盛宣懷創設於上海徐家匯。此課本為該校附屬國小堂之教材。全書分上、下卷,上卷130課,為語文教材;下卷32課,為常識教材:1—8課講天文,9—21課講生理,22—28課講製造,29—32課講養生。

盛宣懷曾入李鴻章幕府,為洋務運動的有力人物。在教育方面,也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一面進行傳統倫理道德教育,一面學習資本主義國家的科學技術,以期改革當時的學制和教學內容。因此,使這一早期的新式《蒙學課本》形成兩大特色。

第一、課本內容涉及廣泛,除以儒家思想及其行為規範進行修身教育外,突出著重傳授自然科學知識。舉凡天文、地理、物理、化學、動物、植物、礦物、生理衛生,乃至製鹽、種麥、養蠶、養蜂、制蜜,溫度計、望遠鏡……等等,無所不有。

第二、在編寫形式上,卷上130課,均將生字、生詞逐一列出。字、詞、句、篇之間,組成有機聯繫。語言淺顯易懂,便於初學誦讀、理解、記憶,咳以起到識字、閱讀、習作示範的綜合作用。不通於傳童的三、百、千教材之整齊韻語,也不同於此後《欽定蒙學堂章程》頒布(光緒二十八年)後以及民國初年所編的一些啟蒙讀物那樣內容脫離當時蒙童語言實際,淺得毫無趣味,又乾燥得不能誦讀。

最主要的是,在倫理道德方面,雖是以儒家孝弟、勤儉、忠信、篤敬、待人接物之道為主題,但課文所占篇幅不多,更無涉及宋儒性理之學的篇章,而是著重樹立知恥、愛國、重勞動等思想。除此之外,課文內容還包含教育、文化、政治、法律、闢佛、辟風水、戒菸、戒酒鄧,諸如言通賞、錢幣、稅捐,都是完全不同於傳童蒙學之以封建倫常、道德乃至性命之學為主要內容的新蒙學課本。

此書在蒙學經典中,可謂別樹一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