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銅簧韻脆鏘寒竹》

《菩薩蠻·銅簧韻脆鏘寒竹》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後主李煜的詞作。這是一首描寫男女歡情的戀情詞。上片寫男女主人公樂中調情的情景;下片寫作者歡情不諧之後內心的空虛和感傷。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菩薩蠻·銅簧韻脆鏘寒竹》

【創作年代】五代

【作者姓名】李煜

【文學體裁】

作品原文

菩薩蠻①銅簧韻脆鏘寒竹②,新聲慢奏移纖玉③。眼色暗相鉤④,秋波橫欲流⑤。雨雲深繡戶⑥,未便諧衷素⑦。宴罷又成空⑧,夢迷春雨中⑨。

作品注釋

①這首詞是李煜前期的作品,是一首描寫男女歡情的戀情詞。《續選草堂詩餘》、《古今詞選》中有題作“宮詞”。

②銅簧:樂器中的薄葉,用銅片製成,吹樂器時能夠發出聲響。韻脆:指吹奏出來的聲音清越響亮。鏘寒竹:竹製管樂器發出的鏘然的聲音。竹,指笛、簫、笙一類的樂器。鏘,指樂器發出鏘然的聲響。寒竹,指簫笛樂器因久吹而含潤變涼。全句意謂管簧樂器吹奏出清脆響亮的樂曲,簫笛樂器因久吹而使夜晚變得寒冷。 

③新聲:指新制的樂曲或新穎美妙的聲音。晉代陶潛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中有句:“清歌散新聲,綠酒開芳顏。”移纖玉;指白嫩纖細的手指在管弦樂器上移動彈奏。纖玉,比喻美女纖細潔白如玉的手指。

④眼色:眼神,傳情的目光。鉤:同“勾”,招引。

⑤秋波:《詞林紀事》中作“嬌波”。比喻美女的目光猶如秋水一樣的清澈明亮。宋代蘇軾《百步洪》中有詩句云:“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輿欲語防飛梭。”

⑥雨云:降雨的雲,這裡比喻男女之間的歡情作愛。典故出自宋玉的《高唐賦》中。繡戶:雕繪華美的庭戶,這裡指精美的居室。

⑦未便:《花間集補》、《全唐詩》、《詞林萬選》等本中均作“來便”。未便,未即,沒有立即。諧:諧和。衷素:內心的真情。素,通“愫”,本心、真情。全句意思是,沒有能馬上使二人的情感諧和一致。

⑧宴(yàn)罷:歡樂之後。宴,指歡樂、快樂。

⑨夢迷:呂本二主詞、吳主二王詞、侯本二主詞、《花間集補》、《詞林萬選》、《歷代詩餘》、《全唐詩》、《詞林紀事》本中均為“夢迷”。晨本二主詞、蕭本二主詞、《花草粹編》本中均作“魂迷”。春雨:呂本二主詞中同此,注中為:“‘雨’一作‘睡’。《全唐詩》、《詞林萬選》、《歷代詩餘》、《詞林紀事》、《花間集補》中均作“春睡”。吳本二主詞、侯本二主詞、晨本二主詞、蕭本二主詞、《花草粹編》中均作“春夢”。

作者簡介

李煜(937—978),南唐後主,詞人。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李璟第六子,公元961—975年在位,世稱李後主。降宋後,封違命侯,被毒死。能詩善文,愛好音樂,亦工書畫,尤以詞名,被譽為“千古詞帝”。其詞以降宋為界,可分前後兩期。前期詞大都描寫宮廷享樂生活,風格柔靡,亦有清麗之作;後期詞多抒發亡國被俘的痛苦以及對往昔帝王生活的懷念,表現出濃重的感傷情緒。藝術上善於運用白描手法,生動而形象地書寫真情實感,在題材和意境方面突破了晚唐以來以艷情為主的窠臼,使詞從音樂的附庸漸變為抒情述懷的工具,提高了詞的文學表現功能。現存詞四十四首,詩十六首。後人將他的詞與其父之詞合刻為《南唐二主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