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園裡的學問:有機園藝方法 》

《菜園裡的學問:有機園藝方法 》

本書是一本蔬菜園藝的實用手冊,圖文並茂,以春耕、夏長、秋收、冬藏之大自然的輪迴為主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了有機園藝耕作需要知道的基礎知識。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健康的土地=健康的植物(動物)=健康的食物=健康的生活
越來越多的人渴望回歸自然,摸索著屬於21世紀的生活方式與人生,這確實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性潮流。然而許多的人沒有種地的經驗怎么去種菜、種地?我那50年代出生的母親都堅信不用化肥農藥就不能種出菜和糧食,我們這一輩又如何實踐我們的有機園藝,我們的田園夢,如何真正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幸好還有曾明女士編寫出這本《菜園裡的學問》,可以指導像我這樣的農盲
《菜園裡的學問:有機園藝方法》適合都市農夫夢田族、在學校里、周末農場裡開展園藝活動的師生、市民和知識型農民。

內容簡介

《菜園裡的學問:有機園藝方法》是-本蔬菜園藝的實用手冊,圖文並茂,以春耕、夏長、秋收、冬藏之大自然的輪迴為主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了有機周藝耕作需要知道的基礎知識:植物的構造,大自然中的生命循環,常用農具,肥料,撒種,栽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收穫,儲藏,蔬菜的習性,蔬菜的分類和輪作,規劃與一年事安排。附錄列出了常見蔬菜和其他作物的栽種資料,菜園常見防蟲植物,常見蔬菜病蟲害,常見益蟲資料,常見蔬菜營養及食療功效,家庭秦食菜譜,植物名稱中英文對照表。文中的小資料以生動的語言講述了農業發展的歷史以及一些喜愛園藝和大自然的中外傑出人士的故事。

作者簡介

曾明(女士),生於20世紀70年代,福建省福州人,從小在城市長大,沒看種菜的經驗,1992年畢業於上海的華東師範大學計算機系,曾經是程式設計師,標準的OL(officeLady),也做過老師,能熟練地讀、寫、說英語,、然而她卻嚮往有機園藝和田園生活。她看了很多國內外的相關資料,也在自己的家裡、在北京的郊區實踐有機園藝,然後用自己的語言通俗地表達出這本《菜園裡的學問》。

媒體評論

這是一本讓人愛不釋手的書。書中介紹了很多生態農業的知識,國內外生態農業實踐,以及古今中外社會名流對農業的看法。為了我們的健康,還有子孫後代的幸福,我們必須告別工業化農業,走生態循環農業道路。對於生態農業或有機農業,本書可告訴你,如何從你的身邊開始做起。
——蔣高明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山東弘毅生態農場創始人
作者理想中的學校是讓孩子們半天上學半天勞動,要讓孩子們知道吃的東西是從哪裡來的,以此來建立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上天的聯繫,多么盼望真的有這樣的學校。感謝作者為我們精心奉獻的這本書,引領更多的人來實踐大地上的生活。
——吳蓓華德福教育實踐者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就被她的題目和內容的全面所吸引,從文字和內容可以看出作者的用心和嚴謹。這是認同有機農耕者嘗試陽台種植、花園內小規模種植、農場租地種植和有機農業實踐者的一本指導良書。——張映輝家庭主婦、自然生活實踐和倡導者、自由撰稿人(有機生活論壇自然之子專欄作者)
我喜歡種菜,但是不擅長種菜,本書語言通俗易懂、脈絡清晰,讀起來也有趣,對我來說很實用。讀好書、做書店、種有機菜,都是我理想生活的一部分。
——徐智明龍之媒廣告文化書店董事長
很多市民和農民朋友問我有無有機農業耕作技術方面的資料,我也常感嘆雖然幾千年的中國農耕史留下了大量的農業方法,可惜卻缺少通俗易懂的有機農業好書。現在終於有《菜園裡的學問》可以推薦了。當然本書還引導我們思考健康農業與健康人生的關係。
——石嫣北京小毛驢市民農園農夫
作為普通人,在已不可抗拒的城市化浪潮中,採取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才能獲得身心健康呢?我們認為,回歸傳統的耕讀實踐是必然的選擇。在工作過程中我接觸到本書,獲益良多,不勝欣喜。
它既是簡潔實用的有機園藝指導手冊,還是適合家長帶著孩子一起閱讀實踐的親子讀物。每章末尾都有精心選摘的中外歷史上的偉人故事,皆為品行勵志之作,對孩子心志的健康成長大有裨益。
——楊皓公益環保組織“瀚海沙”創始人
這是一本真正實用的耕作手冊,從觀察自然開始,分享了實用易懂的系統耕作經驗,強調作為農夫從心靈到行為上對自然的理解,自然的智慧便是農人最好的導師。
——四川可持續農業實踐&csA項目組成都城市河流研究會
這是一本讓人切實能感受到希望的書。作者的態度讓人不自覺地感覺,只要你對土地和大自然真誠地付出,就一定能收到不止雙倍的回報。
——楊敏怡廣東環保組織“南嶺會”發起人

目錄

一、 預備知識
二、泥土中的學問
三、 菜園營養學——肥料
四、 撒種的時候
五、菜園例事——田間管理
六、菜園裡的戰爭——病蟲害防治
七、收穫的日子
八、蔬菜的個性
九、一個古老的方法——輪作
十、一年農事安排
附錄一 菜園常見蔬菜和其他作物栽種資料
附錄二 菜園常見防蟲植物
附錄三 常見蔬菜病蟲害
附錄四 常見益蟲資料
附錄五 常見蔬菜營養及食療功效
附錄六 植物名稱中英文對照表
參考書目
後記

前言

園藝是伊甸園的生活方式
耶和華神在東方的伊甸立了一個園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裡。……耶和華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
——《聖經·創世記》二章8,15節
亞當和夏娃在伊旬園裡是純潔無邪的,並無需勞動來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然而上帝卻吩咐他們修理看守伊甸園,因為造物主知道這樣的生活才能使他們健康快樂。
當人類離棄這種淳樸的生活方式,而建造城市聚居時,身體就滋生出許多的病痛,社會也產生了越來越多的問題。
但在各個時代,都有敬畏上帝渴慕真理的人們,他們滿足於居住在山村鄉野,過著耕種土地或牧養牛羊的生活。他們在大自然中勞動、學習、思考,就得以認識上帝。他們將袍的作為和真道教導子孫,就使他們成為智慧而高尚的人。在古代,那些為人類帶來巨大祝福的先賢們就是出自這樣的家庭;在近代,許多在自然科學上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們也出自這樣的家庭。
我們只有歸回伊旬園的生活方式,才能重新找回健康與快樂。園藝是保證自由和獨立的生活方式
生活自由自在的農夫,最能享受自由和獨立的快樂。
——義大利詩人孟德格查《續愛的教育·農夫歌》
在古代,上帝將以色列人帶進迦南地後,就進行土地的分配。除了在聖所中供職的利未人外,每個家庭都可按人口數目得到一塊土地。這就使得每個願意辛勤勞動的人,都能過一種健康、獨立和自由的生活。
今日的大城市裡,到處可見衣不遮體的、無家可歸的人流落在街頭,孩子們出沒在空氣污濁、光線昏暗的電子遊戲房或更糟糕的地方,馬路邊、商店外掛滿了庸俗不堪的廣告牌,龐大的高樓擋住視野,厚厚的灰霧懸掛在半空中,使人難以見到純淨的藍天。沒錢的人住在破舊骯髒、擁擠陰暗的房子裡,有錢的人互相攀比誰在鴿子籠般的大廈中裝修的樓中樓更高檔。

精彩書摘

植物的構造
地球上的植物千差萬別,即使在一個小小的菜園裡,每種植物也各不相同。但是,大部分的植物,尤其是菜園裡的植物,都有著相似的構造。
蒲公英是春天野地里最早開花的植物之一。它們用亮黃色的小花點綴著果園、草地。拔一棵蒲公英來觀察,你能認出它的根、莖、葉和花嗎?
蒲公英的小黃花枯謝後,在花的位置上不久就會長出一個毛茸茸的小球。這個小絨球是由許多頭上長著絨毛的小瘦果組成的。當風兒吹過,把小絨球吹散時,小瘦果就張開絨毛,仿佛打開一把小降落傘似的乘風而去,飄落到遠方安家落戶,長出新的蒲公英來。
就像蒲公英一樣,其它的植物也有根、莖、葉、花、果(果子裡長著種子)等器官。每一個器官,都對植物的生存,繁衍起到某種作用。植物的根
如果你留心觀察,就會發現蒲公英的根和水稻的根有所不同。
蒲公英有一條明顯的主根(圖1-1),直直地往下生長,主根上又分生出許多側根,傾斜或水平地伸展。這種根叫直根。和蒲公英一樣,花菜、蘿蔔、玫瑰、松樹的根也是直根。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植物長著直根呢?
水稻沒有一條明顯的主根,而是像一大把鬍鬚(圖1-2),向四面伸展開來。這種根叫鬚根。棕櫚、小麥、玉米、鳶尾和水稻一樣,也長著鬚根。你還知道哪些植物的根是鬚根呢?
每條根都會長出許多支根,支根又生出許多次級支根。如果把這些根、支根全部連線起來,你猜一猜會有多長7不是幾厘米、幾米,而是幾十公里、幾百公里長比如,一棵黑麥的支根總共有1300萬~1400萬條,如果把它們連線起來,可達623公里長!另外,每條根上還長著細小的根毛。一棵植物的根毛多達140億條,如果把它們連線起來,總長度可達9654公里呢!
長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