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業科學》

《草業科學》

《草業科學》由中國草學會和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共同主辦。目前,《草業科學》已被英國CABI文獻資料庫、《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等收錄為源期刊。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草業科學》《草業科學》

草業科學
PrataculturalScience
主辦:中國草學會;甘肅省草原生態研究所
周期:月刊
出版地:甘肅省蘭州市
語種:中文;
開本:大16開
ISSN1001-0629
CN62-1069/S
郵發代號54-51
創刊年:1984
ASPT來源刊
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2004版核心期刊

編輯委員會

顧問:任繼周
名譽主編:洪紱曾
主編:侯扶江
副主編:胡自治張自和蔣文蘭陳盈盈
編委:(以姓氏筆劃為序)
 丁連生 萬力生 王明昶 王宗禮 王春喜 王曉斌 瓦慶榮
 白原生 任繼周 劉加文 劉自學 劉連貴 劉國道 劉富淵
 朱邦長 牟新待 許 鵬 許令妊 貟旭疆 吳序卉 張自和
 張新躍 李守德 李青豐 李建龍 李毓堂 楊中藝 楊志民
 楊知建 蘇大學 陳佐忠 陳盈盈 武艷培 周 禾 周道緯
 侯扶江 澤 柏 郎百寧 南志標 胡自治 榮威恆 凌 焱
 賈幼陵 曹致中 維納汗 黃文惠 彭立鳴 程積民 蔣文蘭
 謝應忠 韓烈保 韓貴清 雍世鵬 繆應庭 蔡慶生

發展歷程

《草業科學》《草業科學》

《草業科學》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任繼周教授創刊並擔任第一任主編。1984年正式編輯出版《中國草原與牧草》,1987年更名為《中國草業科學》,1989年更名為《草業科學》,由中國草學會和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共同主辦。2008年開始,任繼周教授擔任顧問,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侯扶江教授任主編。

主要內容

《草業科學》主要刊載國內外草業科學及其相關領域,如畜牧學、作物學、園藝學、生物學、林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等領域的創新性理論研究、技術開發、成果示範推廣等方面的論文、綜述、專論和學科前沿動態等,是草業科技與信息交流的重要視窗,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長的園地,旨在溝通國內外草業科學信息、推進草業科學研究,推廣草業科學技術成果,培養草業科學人才。

主要欄目

榮譽證書榮譽證書

內容以中國草業科學為主,兼顧世界草學精華,設有草地資源及利用、牧草研究、種子科技、草地畜牧業、草地農業、草地保護、草坪園藝、基層園地等欄目。

辦刊宗旨

《草業科學》自創刊以來,始終以“傳播草業科學,引導草業發展”為辦刊宗旨,堅持嚴格的科學態度和公開擇優錄稿的原則,並認真執行期刊“三審制”和“三校一讀”制度,保證出版質量。刊物質量逐年提高,學科內影響力不斷擴大。

期刊收錄

2009年版科技部中國科技信息所《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統計總被引頻次和影響因子分別上升為2061和1.085,分別在全國畜牧、獸醫科學類期刊中排名第1位和第2位,已成為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期刊。目前,已被英國CABI文獻資料庫、《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等收錄為源期刊。2008年,本刊再次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曾榮獲甘肅省優秀科技期刊獎,第五屆全國農業期刊金犁獎學術類二等獎,第四屆全國優秀農業期刊學術類二等獎,第四屆全國畜牧獸醫優秀期刊一等獎。

讀者對象

本刊主要刊載國內外草業科學及其相關領域,如畜牧學、作物學、園藝學、生物學、林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等領域的創新性理論研究、技術開發、成果示範推廣等方面的論文、綜述、專論和學科前沿動態等。主要錄用各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基層農業推廣單位、公司等具有明顯創新的科研成果為內容的文稿以及草業科學的新技術、新成果的推廣套用類文稿,優先錄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計畫項目(包括國家科技支撐計畫、“863”計畫、“973”計畫、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計畫、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政策引導類科技計畫及其他專項工作等)、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以及各級政府的科研課題等的科研成果為內容的文稿。凡有重大創新的首發性文稿,一經確認,本刊將開設綠色通道,以最高的效率予以發表,並根據其創新水平及專家審定意見減、免版面費或稿酬從優。

投稿指南

《草業科學》《草業科學》
1. 來稿務求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準確,文字精煉。所投稿件必須是論文的最後定稿,嚴格按本刊規範投稿,不合要求本刊不便送審。 2. 來稿應包括中文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郵政編碼,中文摘要(200~300字),關鍵字(3~8個),正文(包含前言、材料和方法、結果、討論、結論),參考文獻,英文題名,英文摘要和關鍵字,英文作者姓名及工作單位。其中英文工作單位請按照英文通信地址的表達習慣來譯。並請附第一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職務,學位(或在讀學位),主要研究方向,E-mail。並註明電話,以便聯繫。有資助背景的文章,請在首頁的採用腳註註明資助該研究的項目名稱和項目編號。 3. 文稿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表題應簡短確切。表格採用三線表,表的各欄均應標明“量或測試項目、標準規定符號、單位”,表中的縮略詞和量的符號必須與正文一致。圖上的文字不宜多,表達必須清楚,區分明確。照片要保證清楚,必須彩色印刷的費用由作者自行承擔。 4. 文稿中出現的所有符號必須符合國家標準規定。物理量單位、外文字母和公式字母必須區分大、小寫,正、斜體。生物學名稱文章中首次出現的生物應標明拉丁文學名。 5. 參考文獻應按在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排列,並在文中標註。未公開發表的資料、檔案不得作參考文獻引用,只能在徵得原作者同意後,在正文中的引用處加括弧註明資料來源。綜述的參考文獻一般不少於40篇。作者應注意利用國內外網路期刊資料庫和圖書館現刊來查閱最新文獻。 6. 本刊收取稿件審理費(中文文章 80元/稿,英文文章150元/稿)、版面費(200元/版),彩圖圖版(500元/版)。 7. 文稿的著作權屬於作者。文責由作者自負。論文發表前編輯部會對文稿進行非思想性的文字和圖表編輯,修改後的文章在正式出版之前將傳送自校稿給作者,作者若不同意本刊的修改,請回復時聲明。 8. 請勿一稿多投或多語種重複發表。通過本刊“三審”的文稿,刊發前按照本刊所發通知收取版面費,並付作者稿酬(包括本刊印刷版、光碟版和網路版稿酬),寄期刊2份。不採用稿件本刊將在3個月內把審稿意見退給作者。 9. 本刊已被多家資料庫和文摘雜誌列為固定刊源,或摘要轉載,或全文上網、進入光碟版雜誌。稿件接受發表後,文章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其他出著作權(包括紙型出著作權、彙編、複製、發行、翻譯權以及光碟、網路等電子媒介的出著作權等)屬本刊所有。作者若無特別聲明,即視為無異議。

大事記

國內篇

《草業科學》《草業科學》

5日我國新撥1.5億元治理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
5-8日中美土壤和水可持續管理雙邊國際研討會在瀋陽舉辦。
6日農業部市場信息司巡視員隋鵬飛介紹將採取四項措施加強畜牧業防災抗災工作。
10日農業部再度部署草原牧區畜牧業應對暴雪低溫災害。
11-13日全國奶業管理辦公室鄧榮臻副主任率領專家組到遼寧指導畜牧業應對寒潮。
13日我國畜禽養殖廢棄物防治和利用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其目的為提出畜牧業減排的對策,促進我國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實現“到2020年我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國家目標。
14日農業部派出工作組趕赴內蒙古、新疆,指導草原牧區抗災保畜、轉場救災和冬春畜牧業生產。
15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雪災嚴重,政府向災區緊急調運大量飼草料。
15日首屆中國(博鰲)農業科技創新論壇在博螯開幕。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講話。
16日第四屆中國(海南)生態文化論壇在海口舉行,旨在探討生態文明與低碳綠色經濟的共同發展。
16-17日全國畜牧站長工作會議在南寧召開。農業部副部長高鴻賓講話。
18日農業部發布2009年全年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信息,畜禽產品合格率為99.5%,與2008年相比提高了0.8個百分點。
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主持召開國家減災委緊急會議,研究部署寒潮冰雪災害防範應對工作。
19日陝西省奶牛中心建設項目合作意向簽約儀式舉行,工程投資達8800萬元,是陝西省畜牧業倍增工程的重點項目。
20日2010年飼料質量安全整治行動啟動會在南昌舉行,農業部畜牧業司副司長王宗禮出席。
20日高鴻賓副部長主持研究牧區畜牧業抗擊寒潮冰雪災害工作。
20日據新華社,中國農業銀行2009年全行累計投放農戶貸款1500億元,超出農行過去5年農戶貸款投放總和,農戶小額貸款餘額達673億元,比年初增加626億元。
22日農業部再派工作組赴新疆、內蒙古協助加強抗災保畜工作。
22-23日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會議在海口召開。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強調要努力確保2010年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22-23日全國種子執法年活動啟動儀式在南寧舉行。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講話。
25日據新華網,預計2009年全國肉類產量將達7500萬噸;禽蛋產量2660萬噸;奶類產量3650萬噸,恢復到2008年95%以上水平,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有望超過36%。
26日2010國際生物多樣性年中國行動在北京啟動。環保部長周生賢講話。
27日國家能源委員會成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任主任。

國際篇

《草業科學》《草業科學》

1日美國農業部宣布2009年美國生豬存欄頭數為6580萬頭,低於去年同期2個百分點。種母豬存欄頭數低於去年同期3個百分點(約20萬頭),創下1973年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最低記錄。
4日ShabtaiBittman和RobertMikkelsen在《BETTERCROPS》雜誌上撰文,家畜生產成為全球NH3排放的主要來源。
5日根據國際穀物理事會(IGC),埃及成為全球第五大小麥消費國,人均麵粉年消費量達到了180公斤,而全球人均麵粉年消費量只有90kg,埃及每年的小麥消費量相當於歐洲37個國家的總和。
11日聯合國大會第83次全體會議通過了第61/203號決議,宣布2010年為“國際生物多樣性年”。主題為“生物多樣性是生命,生物多樣性是我們的生命(Biodiversityislife,Biodiversityisourlife)”。
5日英國政府發布糧食新戰略《糧食2030》,確保糧食安全和食品衛生。
12日FAO指出,糧食和農業是海地震後恢復工作的關鍵組成部分。
13日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指出,若合理利用,草地將成為比森林更強大的碳匯。
14-24日世界最大農業博覽會第75屆柏林“國際綠色周”農業博覽會在德國首都柏林召開,主題為“農業與氣候變化”。
16日歐盟表示,將繼續力推到2020年全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0%的目標。
17日由阿聯馬斯達爾科學技術研究院、波音公司、阿聯阿提哈德航空以及霍尼韋爾環球油品公司聯合實施全球最大的生物能源項目-“綜合利用海水農業系統支持航空生物燃料資源及其衍生產品的發展及商業化”(SBRP)。
21日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稱,全球2009年稻米產量為6.78億t,較上一次預估增加1000萬t。
21日據國際穀物理事會(IGC)發布的最新數據,2009/2010年度(7月到次年6月)全球小麥產量將減少1.7%,2010/11年度將減少3.1%。
22日美國國土安全部(DHS)新設一食品安全機構,即進口安全商務目標與分析中心(CTAC),主要任務是保障進口食品貨物的安全。
29日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公布的2010年環境行為指數顯示,哥斯大黎加在自然資源使用和控制污染方面位列美洲國家首位,全球排名第三。

期刊訂閱

《草業科學》《草業科學》

本刊為月刊,大16開本,彩色封面,國內外公開發行,郵發代號54-51,每期定價12元,全年144元。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也可直接與本刊編輯部聯繫訂閱。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嘉峪關西路768號(或甘肅省蘭州市61號信箱)
《草業科學》編輯部
郵政編碼:730020
標準刊號:ISSN1001-0629CN62-069/S
郵發代號:54-5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