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子》

《草木子》

本書是“元明史料筆記叢刊”之一。對於研究史料筆記或者想了解一些野史傳說的讀者來說,這《草木子》是一座收藏甚豐的寶庫。

基本信息

本書簡介

本書涉及的範圍頗為廣泛,從天文星躔、律歷推步、時政

(圖)《草木子》草木子

得失、兵荒災亂以及自然界的現象、動植物的形態,都廣搏搜

羅,仔細探討,在明人的筆記中,頗為特出。尤其是關於無朝

的掌故和當時農民起義的史績,有很多是他書所沒有述及的。

作者簡介

葉子奇。元末明初大學者(約公元1327年—1390年前後在世) 。字世傑,一名琦,號靜齋。龍泉人,嘗師王毅,明“理一分殊”之論旨,悟聖賢之學以靜為主,故號“靜齋”。自幼專業於學,凡天文、歷 史、博物、哲學、醫學、音律,無不涉獵,且多有造詣。其哲學觀主張唯物,所著《草木子》有“北人不夢象,南人不夢駝”之說,闡明精神 與物質的關係。
與青田劉基、浦江宋濂同為當時全國著名的學者。元至正十年(1350)署縣事。龍鳳八年(1362),府判葉淵薦試方州,中第 四名,退隱不仕。明洪武八年(1375),浙江行中書省以學行薦廷試,授岳州巴陵縣(今湖南嶽陽市)主簿。洪武十年春,有司祭城隍神,祭 前,群吏竊飲豬腦酒,為縣學生揭發,子奇適至,受株連,入獄,用瓦磨墨著書。當年事釋歸里,續成《草木子》,並有《太玄本旨》、《范 通元理》、《本草節要》、《地理節要》、《詩宗選玉》、《靜齋詩集》、《靜齋文集》等行世,其中《草木子》對元末紅巾軍起義記載頗詳 。終年63歲

本書目錄

自序
卷之一上(管窺篇)
卷之一下(觀物篇)
卷之二上(原道篇)
卷之二下(鉤玄篇)
卷之三上(克謹篇)
卷之三下(雜制篇)
卷之四上(談藪篇)
卷之四下(雜俎篇)
附錄
正德刻本序
萬曆重刻本序
乾隆重刻本序一
乾隆重刻本序二
同治重刻本序
快書刻節本草木子題詞

本書流傳

原稿分二十二篇,到一五一六年(正德十一年)他的裔孫葉溥刊行時,改並為八篇,分四卷。 這時距離原稿的寫成已經一佰幾十年,大約不免有些散佚。雜組篇里有一部分和唐人段成式酉陽雜組的文字相同,也許是改編時竄人。正德刻本以後,有嘉靖、萬曆和清乾隆的三次翻刻,大 致沒有什麼改動,到一八七四年(同治十三年),又有根據四庫全書本重刻本,把書中胡虜夷狄一類的字都改換了。另外還有一一八一一六八年(天啟一八年)的快書五十種本,竟把原書刪去了十分之九,並且把黃衷序文中的“道無弊也……大抵然也”一段誤入正文。現在依據各本合校,並改正顯著的錯誤,加以斷句,以便讀者中華書局編輯部一九五九年一月。

參考資料

http://www.tushucheng.com/book/1255092.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