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加西亞的信:哈伯德工作理念全書》

《致加西亞的信:哈伯德工作理念全書》

《致加西亞的信:哈伯德工作理念全書》所推崇的關於敬業、忠誠、勤奮的思想觀念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書中告訴人們,一個人真正所需要的,不只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不只是聆聽他人的種種指導,而是需要一種敬業精神,對上級的託付,立即採取行動。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務:就像把信送給加西亞一樣。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100多年前的一個傍晚,出版家艾爾伯特?哈伯德與家人喝茶時受兒子的啟發,創作了一篇名為《致加西亞的信》的文章,刊登在《菲士利人》的雜誌上,雜誌很快就告罄。到1915年作者逝世為止,《致加西亞的信》的印數高達40,000,000冊。創造了一個作家的有生之年一本圖書銷售量的歷史記錄。其後的80餘年,書被翻譯成所有的文字,許多政府、軍隊和企業都將此書贈送給士兵和職員,作為培養士兵、職員敬業守則的必讀書。

作者簡介

阿爾伯特·哈伯德(1856-1915)美國著名出版家和作家1899年,阿爾伯特·哈伯德創作了《把信送給加西亞》,在《菲士利人》雜誌上發表後,引起了全世界的強烈轟動,這本小冊子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全球銷量超過8億冊,成為有史以來世界上最暢銷的讀物之一,列入全球最暢銷圖書排行榜第六名。1908年,阿爾伯特·哈伯德在《把信送給加西亞》的基礎上,又創作了內容更全面,思想更深刻的商業佳作《雙贏規則》,更深入地闡述了主動、自信、敬業、忠誠、勤奮的偉大思想。該書是對,《把信送給加西亞》一書思想的高度提煉和升華,是作者商業思想最完美的集合;同時,也是一本為人們帶來成功與財富的神奇讀物。近一個世紀以來,全世界無數的政府、企業、軍隊和學校,都將此讀物作為公務員、職員、士兵和大學生的培訓讀本,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相關圖書:《致加西亞的信(全譯本)》(美國)阿爾伯特·哈伯德著吉林攝影出版社2003
《致加西亞的信((中英對照))》(美國)阿爾伯特·哈伯德著京華出版社2005
《自動自發》(美國)阿爾伯特·哈伯德(ElbertHubbard)著陳書凱編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你屬於哪種人》(美國)阿爾伯特·哈伯德(ElbertHubbard)著陳書凱編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服從完成任務的學問》(美國)阿爾伯特·哈伯德著ElbertHubbard劍東編譯當代中國出版社2004
 《別找藉口職業教育巨擘阿爾伯特·哈伯德致兒子的36封信》阿爾伯特·哈伯德著白山譯中國長安出版社2004
相關文章:《致加西亞的信》(美國)阿爾伯特·哈伯德科技文萃2002年

媒體評論

工作不單是一個做什麼事和得多少報酬的問題,更是一個生命價值的問題。工作不是為了謀生才做的事,而是我們用生命去做的事。
——美國前教育部長 威廉·貝內特
對待工作以勤奮,對待公司以敬業,對待老闆以忠誠,對待自己以自信。
——本書格言
一個送信的傳奇故事。蘊涵著企業成功和個人發展雙贏的真諦;“送信”已成為一種象徵;一種由主動性通往卓越的成功模式,一種積極進取、忠誠敬業的榮譽象徵。
——本書推薦語

目錄

原出版者手記
原作序言
第一章 致加西亞的信
致加西亞的信
第二章 我的送信經歷
我是如何把信送給加西亞的
第三章 像加西亞那樣對待工作:勤奮
你若要喝水,就得用力打水
比薪水更重要的
與其抱怨薪水太低,不如好好乾
每一件事都值得我們去做
專心致志地做好自己該做的事
全力以赴地工作,而不是耍詐
積極是不帶功利心的盡心盡力
機會來自於苦幹
“勤奮”打破僵局
努力工作,並為你的工作而努力
你在工作著,所以你是偉大的
第四章 像加西亞那樣對待公司:敬業
不停地換工作並不是好現象
認真工作是對自己負責
要把你的工作看得很重要
重視未完成的工作
欣賞自己的工作業績
別拿工作開玩笑
熱情地工作
成功基礎在於認真專注地工作
自行解決問題
工作上的敬重
超越平庸,選擇完美
第五章 像加西亞那樣對待老闆:忠誠
於忠誠
做到自己認為的“好”為止
以實力賺取你的價值
牢騷滿腹說明問題出在你身上
第六章 像加西亞那樣對待自己:自信
工作與行動可以消除恐懼
專注於工作可以忘掉一切煩惱
善於尋找工作中的樂趣
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自信是生活和工作的最佳處方
保持你工作中的愛心
積極就是對自己有信心
國王的大禮
工作場所中的自信
認真的人做任何工作都會被尊重

精彩書摘

致加西亞的信
貧窮沒有什麼優越之處,也不值得讚美,衣衫襤褸更不值得驕傲;並非所有的僱主都是採取高壓手段極力壓榨員工,並且我敢說,大多數僱主都更富有美德。
在所有關於古巴的事件中,有一個人最令我難以忘記。
美國和西班牙戰爭爆發時,美國必須馬上同西班牙的對立勢力首領取得聯繫。這位首領就是加西亞將軍,他住在古巴叢林的某個地方。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確切地點,所以無法與他取得聯繫。然而,美國總統麥金萊非常需要加西亞的合作與幫助,他必須送一封信給加西亞。
有什麼辦法呢?
正當猶豫不決時,有人報告總統:“有一個名叫羅文的人能幫您把信送給加西亞。”
就這樣,羅文帶著總統致加西亞將軍的信出發了。關於這個名叫羅文的人怎樣拿到信,如何用油布袋將它密封好、捆在胸前,然後乘敞篷船航行四天后趁著夜幕在古巴海岸登入,消失在叢林中,三周后來到古巴的另一端,接著步行穿過西班牙軍隊控制的領土,最終將信交給加西亞的全過程——我不想在此詳述。但我想說明一點:威廉·麥金萊總統交給了羅文一封信,並委派他交給加西亞;羅文接到信後,連問都沒問一聲他在哪兒便出發了。
羅文的形象應該被雕塑成不朽的銅像,矗立在各個高等學府的門前。它不是年輕人所應受的正規教育,也不是各級各類教育機構擬定的政策,而是讓我們的意志變得更加堅強、信念更加堅定、行動更加迅捷、精力更加集中的精神——把信送給加西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