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間質瘤》

《胃腸道間質瘤》闡述了胃腸道間質瘤的流行病學、發病趨勢、腫瘤起因、分子水平的改變、c-kil基因、PDGFRA基因,以及野生型的改變。從病理學角度探討了診斷標準及良、惡性的爭論,以及與其他軟組織腫瘤的鑑別診斷等。

圖書信息

書名:胃腸道間質瘤
作 者:師英強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3月1日
ISBN:9787117135184
開本:16開
定價:99.00元

內容簡介

《胃腸道間質瘤》闡述了胃腸道間質瘤的流行病學、發病趨勢、腫瘤起因、分子水平的改變、c-kil基因、PDGFRA基因,以及野生型的改變。從病理學角度探討了診斷標準及良、惡性的爭論,以及與其他軟組織腫瘤的鑑別診斷等。在影像學方面介紹了靶向治療後的Choi標準評價療效。在CT、磁共振顯像、PET-CT的臨床套用及價值予以不同的描述。該書同時將目前最新的診斷及內鏡下治療的方式介紹於讀者,並在此基礎上介紹了腹腔鏡治療胃腸道間質瘤的手術技巧以及可能性與適應證,還詳盡介紹了外科手術如何治療不同部位的間質瘤,如食管、胃、小腸、結直腸、胃腸道外等。靶向治療也作為《胃腸道間質瘤》的重要內容進行介紹,包括藥物的結構、藥理學代謝、根據c-kit基因突變來進行藥物指導治療,靶向治療對中、高危人群的套用,及藥物的持續時間、指征、併發症、副作用等均予以介紹。

作者簡介

師英強,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現任上海市抗癌協會胃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胃癌防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復旦大學普通外科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抗癌協會肉瘤專業委員會副主委、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學協作中心執行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抗癌協會理事、中國NCCN胃癌指南專家組成員等多項職務,兼任《中華胃腸外科雜誌》、《中國實用外科雜誌》、《外科理論與實踐》、《中國腫瘤臨床》等13家核心期刊編委;發表論文近60篇,撰寫專著3本,主編《腫瘤外科手術圖解》、《腫瘤外科手術學》第1版和第2版。
曾獲衛生部科技三等獎、上海市醫學三等獎、中華醫學會施思明獎、中國抗癌協會科技三等獎等多項獎項。
梁小波,主任醫師、山西醫科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山西省腫瘤醫院副院長、山西省腫瘤醫院肛腸腫瘤研究所所長、《腫瘤研究與臨床》雜誌總編輯等職。兼任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結直腸肛門病學組委員、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執行委員會委員、山西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及《中華胃腸外科雜誌》、《中國腫瘤》等雜誌的編委。在《中華醫學雜誌》、《中華外科雜誌》等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獲得山西省科學技術進步一、二、三等獎四項,發明專利一項,擔負《大腸肛門腫瘤學》、《現代非霍奇金淋巴瘤學》等書副主編,曾參與衛生部組織的全國惡性腫瘤診治規範、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手術操作指南等規範、指南、共識的制定。

圖書目錄

第一章概論
第一節胃腸道間質瘤的歷史
第二節近代間質瘤的觀點
第三節間質瘤的分子及靶向治療
第二章胃腸道間葉腫瘤分類的變遷
第一節初期(平滑肌腫瘤概念的產生)
第二節stromaltumor概念的產生和Rosai分類
第三節C-kit標準的胃腸道間葉腫瘤分類
一、C-Kit基因
二、C-kit基因與Cajal間質細胞
三、GIST與C-kit基因的關係
四、PDGI-α基因
五、GIST與PDGFR-α基因的關係
第四節胃腸道間質瘤良惡性和間質瘤分期分級問題
第三章胃腸道間質瘤的發生
第一節C-kit基因
第二節PDGFR-a基因
第三節Cajal間質細胞
一、ICC的形態特徵
二、ICC與GIST
第四節胃腸道間質瘤的細胞起源
第五節分子生物學特徵與發病機制
一、C-kit基因突變
二、PDGFR-α基因突變
三、特殊類型GIST中的C-kit和PDGFR-α基因突變
第六節胃腸道間質瘤在不同器官的發生率及C-kit和PDGFR-α基因突變分析
第四章胃腸道間質瘤的流行病學
第一節流行病學研究
第二節預後的臨床流行病學研究
第五章胃腸道間質瘤的診斷
第一節胃腸道間質瘤的特殊性
第二節胃腸道間質瘤的定義
第三節胃腸道間質瘤的病理學特徵
一、GIST的大體形態
二、GIST的組織形態
三、GIST的免疫組化
四、GIST的超微結構
第四節胃腸道間質瘤以外的腫瘤是否可以出現C-Kit陽性表達
第五節CD117僅僅一部分陽性或弱陽性表達如何診斷胃腸道間質瘤
第六節CD117陰性病例的處理
第七節CD117免疫組化染色和C-Kit基因異常的關係
第八節如何根據組織學判斷胃腸道間質瘤的惡性程度
第九節活檢是否可以幫助診斷胃腸道間質瘤
第十節CD117陰性的胃腸道間質瘤診斷中檢測C-Kit基因變異的意義
第十一節檢測C-Kit和PDGFR-α基因突變對預測伊馬替尼療效的作用
第十二節臨床診斷
一、臨床表現
二、內鏡檢查
三、影像學檢查
四、GIST的鑑別診斷
第六章胃腸道間質瘤的治療
第一節原發胃腸道間質瘤的治療
一、食管GIST
二、胃GIST
三、十二指腸及小腸GIST
四、直腸GIST
五、胃腸道外GIST
六、內鏡下GIST切除
七、腹腔鏡GIST手術
八、GIST肝轉移
九、外科及靶向治療策略
十、臨床病例
十一、手術後的隨訪
十二、預後因素的預測
……
第七章特殊類型的胃腸道間質瘤
第八章分子靶向藥物治療
第九章胃腸道間質瘤治療效果的評定標準
第十章GIST臨床研究介紹
第十一章胃腸道間質瘤治療指南(共識)
第十二章胃腸道間質瘤相關係列研究ASCO會議報告
第十三章ESMO胃腸道間質瘤研究報告系列介紹
常用縮略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