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的婚禮》

《老上海的婚禮》

《老上海的婚禮》介紹蘇州河上的一場水上大婚禮,海上第一大美人胡蝶的婚禮,20世紀中國第一婚等八場在老上海舉行的婚禮等值得書寫的老上海婚禮。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老上海的婚禮》《老上海的婚禮》

作者:孫孟英 著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6-1
版次:1
頁數:121
字數:112000
印刷時間:2010-6-1
開本:20開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ISBN:9787532630868
包裝:平裝

內容簡介

20世紀80年代初,國家要求恢復老字號企業的品牌與傳承優良的企業文化,筆者參與《老字號企業叢書》編寫,後又主編《鬧市中心區服務志》,並撰寫了《黃浦區照相業服務志》。在連續近十年的修志過程中蒐集了大量的文字與圖片資料,同時採訪了照相行業的老前輩、老闆及老闆家屬等,從而又獲得不少鮮為人知的百年上海婚禮文化歷史、婚戀方面的故事及寶貴的圖片資料。
為了讓現代人了解老上海青年男女的戀愛、婚姻及婚禮形式等方面的精彩故事,筆者以寫實手法,配以豐富的圖片編成《老上海的婚禮》一書。全書將為你介紹蘇州河上的一場水上大婚禮,海上第一大美人胡蝶的婚禮,20世紀中國第一婚等八場在老上海舉行的婚禮。

編輯推薦

對於近百年的老上海婚禮方面的歷史文化,現代人很少知道,尤其對過去受西洋文化影響的青年男女所演繹的風花雪月的感人故事更是一無所知,對那時各種“中式”、“西式”或“中西結合”的婚禮形式的場面更是一無所見。
為了讓現代人了解老上海青年男女的戀愛、婚姻及婚禮形式等方面的精彩故事,筆者以寫實手法,配以豐富的圖片編成《老上海的婚禮》一書。

目錄

蘇州河上的一場水上大婚禮
海上第一大美人胡蝶的婚禮
20世紀中國第一婚
大上海第一場大型婚禮:集團婚禮
三位美男子的婚戀與婚禮自述
老上海的各式婚姻
上海婚俗大觀
老上海的婚禮文化

書摘

他,名叫郁松才,1918年出生於浦東川沙一個地主家庭,在家排行老五,上面有四個姐姐,下面有一個妹妹。高中畢業後,他跟隨在南京路開南貨店的二姐夫經營南北貨農產品。郁松才長得英俊陽剛,性格溫和,很討人喜歡,他跟著二姐夫做生意吃住就在二姐夫家。二姐夫家是一個經商家庭,經濟條件不錯,辦事派頭大,對郁松才也非常好,家裡除了父母外,還有一個比他小十歲的妹妹,小名叫婷婷,比郁松才小几個月,長得很漂亮、很賢惠、很有女人昧,高中畢業後跟著母親打理家務,有時也到南貨店幫哥哥算算賬。這樣郁松才與婷婷單獨接觸的機會就多了,兩人在一起時也說說笑笑,都覺得彼此很談得來,日久生情。
但在封建傳統意識和觀念還非常強的年代裡,男女在一起稍有過分舉動,就會被看成是授受不親,這是犯忌、是違背清規戒律的,被視為大逆不道。因而郁松才喜歡婷婷也不敢表態,而婷婷作為大姑娘在當年更是不好啟口說出心裡話,否則會被視為“下賤”。由於男女雙方都把愛埋在心裡不說,也就沒有人知道郁松才愛婷婷,更沒有人知道婷婷愛上了郁松才,他倆的哥哥姐姐也從沒有想到讓各自的弟妹組成一對小夫妻。
那是一個春暖花開、烏語花香的春天上午,郁松才與婷婷一起去南貨店結完賬後,兩人來到外灘黃浦公園的黃浦江邊,看著一隻只白色的海鷗在江面上飛翔時,婷婷用了一句非常深情和感傷的話問郁松才道:“你說我倆能不能像這江面上自由飛翔的海鷗?”而郁松才不解地看了看婷婷:“為什麼要像海鷗?”
“因為海鷗可以自由飛翔,自由來回,自由生活,自由擇偶,所以我非常羨慕海鷗。”婷婷仍若有所思地看著江面,她有心裡話想對郁松才表白,但怕難為情,不好啟口。
而此刻的郁松才已讀懂了婷婷的心聲,他知道她是在向他表達心中的深層意思,他朝她看了一眼後一下變得愁容滿面,道:“人如真能像海鷗就好了,那就想千什麼就能幹什麼,可是人不行啊。”郁松才說這番話時,顯得非常無奈與惘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