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襦記》

《繡襦記》

《繡襦記》是出現於明成化、弘治年間的一部傳奇作品,有較高的藝術成就,《繡襦記》的版本從文字內容上分為兩個系統:一個是寶晉齋本系統;另一個是明萬曆蕭騰鴻刻本系統,後者比前者的文字內容更完整,用語更準確、更文雅。

作品簡介

《繡襦記》《繡襦記》

《李娃傳》中國戲曲劇種中廣為搬演的一台劇目,又名《繡襦記》,另稱《煙花鏡》。事見唐·白行簡的《李娃傳》。該劇以川劇本最為知名,秦腔、評劇、梨園戲等亦有演出。上海越劇院一團的演出本由成都川劇院的版本所移植,范瑞娟、傅全香、張桂鳳等在20世紀50年代初首演。1962年又參考唐代白行簡的《李娃傳》和六十種曲《繡襦記》進一步改編,並將原名《李亞仙》改為《繡襦記》,1981年,該院復排此劇,易名《李娃傳》,男女合演。越劇版中的“責子”、“剔目”、“教歌”三折唱做極為精彩。

此劇的京劇版是京劇大師荀慧生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以“繡襦”、“刺目”等場次中的唱念表演傳世。 崑曲《繡襦記》也有傳統摺子流傳,其中的“教歌”、“打子”、“剔目”等折風行至今。此版的作者在資料中有不同的記載,一是薛近兗,一是徐霖。

這一作品是在唐白行簡傳奇小說《李娃傳》、宋元南戲《李亞仙》、元雜劇《鄭元和風雪打瓦罐》、《李亞仙花酒麴江池》及朱有雜劇《曲江池》的基礎上改編而成,描寫得最為細緻完整。圍繞李、鄭的遭遇,批判了封建婚姻制度中的門閥觀念,揭露了封建倫理道德的冷酷和虛偽。李亞仙的心地善良和忍辱負重、胸懷大志的性格,刻畫得也較成功。結構精練,較少枝蔓,是同類題材創作中較為完美的一部劇作。明萬曆年間,又據此改編為小說,廣為流傳,近世許多地方戲據此改編為傳統劇目。

作者簡介

《繡襦記》《繡襦記》

薛近兗,明代戲曲作家。著名文士薛應旂之子。薛近兗於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中進士,累官至河南布政史,以“清介絕俗”稱於史。他著有《繡襦記》傳奇4卷,取材於唐代白行簡的小說《李娃傳》,寫書生鄭元和與風塵女李亞仙的愛情故事。

此劇刊印後,訊息不脛而走,搬演者甚眾,後來許多戲曲劇種都進行過改編演出,其中以崑劇和滑稽戲為多。現存明代套印本、《古本戲曲叢刊初集》本和陳繼儒評的兩卷《六契約春》本。

情節介紹

《繡襦記》《繡襦記》

書生鄭元和,奉父命上京應試。在京城結識了妓女李亞仙,雙方愛上了。後來鄭元和床頭金盡,鴇母設計甩開了他。鄭元和貧病交迫,幸被東肆主所收容,教他學唱輓歌。一日,東西兩凶肆比賽輓歌,鄭元和登台歌唱,恰被他上京任職的父親認出。

鄭父憎恨元和的墮落,把他打至氣絕,拋屍郊外,被路過的乞兒救活,於是淪為乞丐。在偶然的機會裡,李亞仙認出了鄭元和,十分悲慟。她不顧鴇母的阻撓,把鄭元和迎回家裡,盡心調養,又激勵他發奮讀書,結果考上狀元。鄭父知道了李亞仙對鄭元和的態度,也很感動,不以妓女為嫌,娶她為媳。

作品評價

《繡襦記》主要戲劇演員《繡襦記》主要戲劇演員

《繡襦記》是出現於明代成化、弘治年間的一部傳奇作品,有著旺盛的藝術生命力。明代一直盛演不衰;清代中葉以後,折子戲盛行,《繡襦記》中的不少片斷,成為崑劇的保留劇目;直到今天還活躍在戲曲舞台上。《繡襦記》是少數取材於唐傳奇,並經過話本小說、元明雜劇、明代傳奇幾個發展階段,至今仍有舞台生命力的傳統劇目之一。

它雖然不屬於一流的戲曲作品,但還是取得了較高的藝術成就。情節鋪排(一)以“繡襦”作為道具,貫穿全劇。《繡襦記》的情節雖然不是非常複雜,但是涉及的人事也頗為豐富,“繡襦”作為道具,構成一條線索,貫穿全劇始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