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和醫學理論與生命關懷實踐》

《緩和醫學理論與生命關懷實踐》

《緩和醫學理論與生命關懷實踐》是一部專門論述緩和醫學理論與生命關懷實踐的專著,旨在對晚期癌症和惡性末期疾病的症狀處理提供一整套生命危機干預的知識框架,為從事老年醫學、疼痛醫學、腫瘤學、臨終關懷和安寧護理服務的醫護人員、社區全科醫生及護士提供參考和套用的方法。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緩和醫學是最年輕的臨床分支學科之一,它主要是對那些所患疾病

圖書封面圖書封面

無根治性治療反應的患者進行積極的、整體的關懷照護;安寧護理是一種組織化的醫護方案和團隊精神照顧,目標是使病人與其親人儘可能獲得最好的生命質量。

全書共分9篇、40章,主要內容有:緩和醫學概念和實施條件、生命關懷、倫理學思考、臨終與死亡醫學、臨終關懷研究、生命關懷實踐、緩和醫學和生命關懷進展、發生在安寧病房最後陪伴的實例。《緩和醫學理論與生命關懷實踐》內容豐富,資料新穎,科學性及實用性較強,可供從事老年醫學、生命關懷和臨床醫護專業人員以及社區全科醫生和護士參考。《緩和醫學理論與生命關懷實踐》同時適用於相關學科和醫科的學生,以滿足其臨床實踐或接受新學科知識的需要。

作者簡介

王光榮,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管理學博士,副教授。現任上海市閘北區衛生局局長、上海市中醫藥社區衛生服務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及第二軍醫大學衛勤系碩士生導師。

目錄

第一篇緩和醫學理論
第一章緩和醫學緒論
第一節緩和醫學基本概念
第二節緩和醫學與臨終關懷學
第二章緩和醫學簡介
第一節緩和醫學與善終醫學
第二節緩和醫學的典型關懷服務
第二篇生命關懷簡介
第一章生命
第一節生命的概念,
第二節生命開始
第三節生命發展過程
第二章生命關懷
第一節生命觀
第二節生命關懷
第三節生命文化
第三篇倫理學思考
第一章概述
第一節倫理學概念及分類
第二節倫理學的現實意義
第三節老年倫理原則
第二章生命醫學倫理學
第一節人的本質倫理意義
第二節臨終醫學倫理學
第三節臨終醫學與人文關懷
第四節生命倫理學的任務
第三章緩和醫學中倫理思考
第一節醫學目的
第二節道德思考
第三節醫學道德與人道主義
第四節醫務人員在臨終關懷中的道德義務
第五節醫務人員對“植物狀態”患者的道德責任
第六節生命道德
第七節死亡道德
第八節臨終護理道德
第四章臨終患者權益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臨終患者權益內容
第三節患者的自主權
第四節隱私權
第五節保密權
第六節知情同意權
第七節病情告知權
第八節臨終患者與醫務人員法律關係
第九節臨終患者權利性死亡和負擔性死亡
第五章緩和醫學中的治療
第一節醫療技術主義
第二節治療的概念
第三節姑息治療
第四節支持治療
第五節維持生命治療
第六節有效治療
第七節無效治療
第八節無益治療
第九節適度治療
第十節過度治療
第十一節節約治療
第十二節終止治療
第十三節放棄治療
第四節拒絕治療
第六章安樂死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安樂死的爭論
第三節實施安樂死的對象及條件
第四節安樂死與尊嚴死
第五節安樂死與臨終關懷關係
第四篇臨終與死亡醫學
第一章晚期惡性腫瘤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癌症的生理病理學,
第三節惡性腫瘤名稱和分類
第四節癌症生存分析
第五節惡性腫瘤多種轉移播散途徑
第六節晚期惡性腫瘤轉移部位
第七節常見癌症轉移部位與晚期症狀
第八節晚期惡性腫瘤併發症
第九節晚期惡性腫瘤臨終期特點
第十節老年惡性腫瘤特徵
第十一節祖國醫學對四種常見惡性腫瘤的分型
第二章癌症及其他終末期疾病的疼痛
第一節疼痛
第二節疼痛的生理病理學
第三節癌痛與鎮痛
第三章人體衰老與死亡學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人體衰老的機制
第三節一種衰老新理論——生命熵增加學說
第四節人體衰老的基本特徵
第五節老年人重要器官衰老變化
第四章器官衰竭
第一節器官衰竭與多器官衰竭
第二節老年人多器官功能衰竭
第三節臨終患者中多器官功能衰竭
第四節老年.臨終患者器官衰竭
第五章臨終醫學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臨終原因
第三節瀕死
第四節臨終患者的生理改變
第五節臨終患者心理與行為改變
第六節恐懼
第七節焦慮
第八節痛苦
第九節悲傷
第十節意識
第十一節心靈
第十二節靈魂
第六章腦死亡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腦死亡標準及其意義
第三節小兒腦死亡的臨床表現與診斷
第四節植物狀態和植物人
第七章人類死亡醫學
第一節人體死亡的概念和定義
第二節人體死亡標準與死亡的本質及意義
第三節死亡原因及死亡方式的分類
第四節死亡分期
第五節死亡的線形過程
第六節現代死亡特徵
第七節人類死亡學
第八章死亡研究
第一節死亡的測度及死亡危機度
第二節“生物鐘”與“死亡鍾”
第三節死亡觀與死亡態度
第四節死亡控制
第五節死亡哲學
第九章死亡教育與培訓
第一節死亡教育
第二節死亡教育的培訓
第三節死亡教育課程內容與評價
第五篇臨終關懷研究
第一章臨終關懷概述
第一節臨終關懷概念
第二節臨終關懷觀念
第三節臨終關懷理念與核心服務要素
第四節本土化.臨終關懷事業展望
第二章臨終關懷服務
第一節臨終關懷服務哲理及內容
第二節臨終關懷的特點
第三節臨終關懷對象與範圍
第四節愛滋病患者臨終關懷
第三章臨終關懷機構類型
第一節家庭型臨終關懷
第二節機構型臨終關懷
第三節臨終關懷中社會支持
第四章臨終關懷服務工作管理
第一節臨終關懷服務機構管理
第二節臨終關懷質量
第三節上海市閘北區臨終關懷服務管理
第五章文化與臨終關懷
第一節文化概述
……
第六篇生命關懷服務實踐
第一章安寧護理服務
第二章安寧護理管理
第三章安寧護理服務的適宜技術
第四章臨終症狀護理
第五章瀕死狀態護理與屍體料理
第六章哀傷鼓勵與善別輔導
第七章緩和醫學與中醫藥
第八章安寧護理與替代醫學
第九章安寧護士角色、素質與壓力
第十章安寧護理個案研討
第七篇緩和醫學與臨終護理的進展與思考
第一章國外的緩和醫學和臨終護理進展
第二章我國緩和醫學現狀與思考
第三章緩和醫學的基本藥物
第八篇安寧病房最後的陪伴
第一章晚期患者的需要
第二章晚期再現生命的光輝
第三章哀傷輔導和守護者的感悟
附錄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第一篇 緩和醫學理論
第一章 緩和醫學緒論
第一節緩和醫學基本概念
一、緩和醫學定義
1987年,英國對緩和醫學作的定義為:“……是對患活動性、進行性,預後有限的晚期疾病患者進行研究和治療,關懷照護的焦點是生命質量。”
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緩和醫學的實用定義:是對那些所患疾病無根治性治療反應的患者的積極的、整體的關懷照護。鎮痛、控制其他症狀和減輕精神心理、社會的創傷,緩解宗教的困擾是其主要的宗旨。緩和醫學的目標是為病人和他們的親人獲得儘可能最好的生命質量。緩和醫學的許多方面也適用於配合抗癌治療的病程的早期階段。
1998年,加拿大緩和醫學協會把緩和醫學定義為:緩和醫學作為一種關懷理念與整體治療相結合的哲學,主要為那些患有威脅生命的疾病的患者提供支持。緩和關懷力求滿足軀體、精神心理、社會和宗教的需求,同時考慮到個體化的、文化的及宗教的價值觀。在疾病病程的任何階段和居喪過程中都需要照護。可將緩解為目的治療或根治疾病相結合,也可以是整體性的關懷照護。這種照護由多功能的團隊成員協同努力進行,包括患者、家屬和其他相關的照顧者。無論在哪裡,緩和醫學為患者提供照護選擇都應該是有效的。
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對緩和醫學的定義重新作了修定,即:緩和醫學是一門臨床學科,通過早期識別、積極評估、控制疼痛和治療其他痛苦症狀,包括軀體、社會心理和宗教的(心靈的)困擾,來預防和緩解身心痛苦,從而改善面臨威脅生命的疾病的患者和他們的親人的生命質量。
二、緩和醫學基本概念
緩和醫學是一門醫學專業,是醫生執業的一門臨床專業學科。
1990年,WHO深入論述了緩和醫學:“……維護生命,把瀕死認作正常過程;不促進也不拖延死亡;提供疼痛和其他痛苦症狀的緩解服務……整合精神心理和宗教的關懷於一體……提供支持系統以幫助患者儘可能積極地活著,直至死亡……提供支持系統以幫助家屬處理居喪的事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