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當下的幸福》

《給孩子當下的幸福》

《給孩子當下的幸福》描寫了芭學園的老師和孩子們的幸福生活。作者在這裡工作長達10年,並將在這裡的教育感悟匯集成了本書。書中的點點滴滴都湛透著作者的愛與責任,更向人們展現了寶貝在幼稚園中那些不為家長所了解和知曉的寶寶性格的另一面。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給孩子當下的幸福》《給孩子當下的幸福

作者:馬麗娟
出版社:華文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8-1
版次:1
頁數:318
字數:300000
印刷時間:2010-8-1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ISBN:9787507531947
包裝: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是中國著名幼兒教育機構李躍兒芭學園的資深教師馬麗娟老師,本書描寫的正是芭學園的老師和孩子們的幸福生活。作者在這裡工作長達10年,並將在這裡的教育感悟匯集成了本書。書中的點點滴滴都湛透著作者的愛與責任,更向人們展現了寶貝在幼稚園中那些不為家長所了解和知曉的寶寶性格的另一面。

作者簡介

馬麗娟,畢業於寧夏大學美術系國畫專業。
中國第一批接受國際華德福•史坦納幼兒教育協會培訓的幼兒教師,並獲得證書。
李躍兒芭學園資深教師,擅長教育管理,培養、提升教師團隊以及對教育感悟的總結。在10年不間斷地教育實踐和教育管理工作中,積累了大量的教學觀察筆記及隨筆心得,最終形成本書。
電影《小人國》中教師之一。

編輯推薦

●中國著名兒童教育專家李躍兒、小巫,國際華德福教育亞洲首席代表苔米傾情作序、鄭重推薦
●第一部真實講述著名幼兒教育機構李躍兒芭學園老師與孩子生活的書。
●作為家長,我想我們一定都非常認可自己的教育方法,認為自己對孩子的一切都非常了解,認為自己已經把自己所能給予的一切好的都給了孩子,是這樣嗎?當你看完本書,相信你就不會這么自信了。當你看到一群孩子在離開父母之後,在幼稚園中與親人之外的老師和小夥伴相處時,表現出來的一切居然令做家長的我們這么莫生,你還會自認為自己非常了解自己的孩子嗎?
在這樣一個地方,孩子表現出的我想可能才是他們真正的自我,而這本書將孩子真實的一面展現給了家長,讓我們做家長的更了解了自己的孩子,也更知道了如何給予孩子真正的幸福和快樂。

媒體評論

粉紅色的雲朵
當冬天和春天交替的時候,你抬起頭來仰望遠方的天際,那裡會有一大朵一大朵的雲。當秋天和冬天交際的時候,你抬起頭來仰望遠方的天際也會看到一大朵一大朵的雲。大片的雲給你無限的詩意,在這些雲朵中,總有那么一兩朵會略略的紅一點或略略的黃一點,在你被這仙境一樣的美,感動得深深地嘆息時,你同時會感嘆上蒼怎么會想到讓藍天作為底襯,讓這些雲每一朵都各不相同,最不可思議的是好像蒼天是個藝術家,專門讓那一朵可愛的粉紅色的雲朵,正好在那個最恰當的地方。它微微地透著一點紅色,讓這一片雲的奇景顯得那么豐富、那么活躍。當你再這樣想時,會不自覺地搖一下頭,嘴巴嘖嘖有聲,同時臉上露出欣慰、滿足的笑容。
馬麗娟就是這樣一朵雲。
2000年,我到她所在的大學,為我的藝術學校招實習老師,一個個男孩、女孩在面前閃過,突然一個女孩坐在我對面的床上,一臉燦爛的笑容,月牙形的牟子清澈、透亮,牙齒又白又整齊,在回答我刁鑽的問題時不溫不火,就是被將在那裡也自然的笑著,儘可能地回答我的問題。在她的身上我沒有看到自卑和不自信,而看到的是泰然自若和不服輸的闖勁。我們的教育需要具有這樣特質的這樣的人,因為在我們對教育的探索過程中必有失敗、有衝突、有欣喜,在看到挫敗時不急不燥繼續前行,在探索中有持久的耐力,才能夠深入研究。如果沒有這樣的人格特質,就很可能會有過多的痛苦,最後導致前功盡棄,所以,我挑上了她。
經歷一個醜小鴨的階段,2000年央視唐主編領著人來拍攝電視片《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片中有馬麗娟的一段講述,拍完後,唐主編說:“你們的馬老師是個人才,她能把一個故事講得那么充滿生命並具有藝術色彩”。
故事肯定不是只靠嘴巴講出來的,首先心裡得有,而馬老師講的故事來自於她對這份事業的熱愛,來自於她用自己的心靈、對教育和孩子的詮釋,來自於她的感悟和思考。
2004年3月份我帶著三個老師九個孩子來北京辦兒童之家,馬麗娟是三個老師之一。每天從早到晚,馬麗娟老師都在盡職盡責地做著自己的工作,從來沒有表示過不滿。當她和孩子在一起時,立刻就營造出那么一種甜美喜悅並帶有幽默氣息的氛圍。你會看到她在聽孩子說話時,輕輕地捏著自己的雙手,眉頭向上微微隆起,眼睛是那種期待著好玩的事發生的鼔勵神情。嘴角在聽孩子說話時也為孩子使著勁。這時孩子圍在她身邊,一幅幽默感的畫面就出現了,我常想這幽默到底是怎樣造成的,其實她自己可能根本不知道,這個幽默不是來自於語言和形象,而是來自於她的身體所散發的對孩子的那份深深的愛和關注,這份愛和關注使得孩子在她面前時,像一隻努力的小鴨子,而小鴨子卻以為自己和大鴨子一樣,是一隻大鴨子,大概幽默就來自於這裡。
有一天中午她在安撫一個入園不久的三歲男孩睡覺,男孩在家裡都是有人摟著拍著睡覺的,如果沒有一個過渡,男孩就睡不著,不午睡會造成孩子心理和體力的透支,會使孩子認為上幼稚園是一件過於難受的事,因而來幼稚園感到很愁苦。
於是中午馬老師會側臥在男孩子床邊,男孩子睡不著自然會研究馬老師,有一天男孩指著馬老師的胸部問:“馬,這是什麼?”馬老師回答:“乳房”,作為一名有素養的老師,她要正確的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男孩又問:“我可以看一下嗎?”男孩正是探索身體的年齡,要求看一下是自然的。馬老師平靜地說“不可以”。她愛孩子,懂得給孩子自由,但也懂得僕人式老師的義務是幫助孩子成長,讓孩子發現尊重別人的意願,是作為一個人認知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所以馬老師果斷地拒絕了他。
男孩不罷休又問:“那我可以摸摸嗎?”孩子就是這樣,蒼天為了他們的發展早已設計好了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天然本質。
馬老師還是平靜地回答:“不可以。”她是一名好老師,知道怎樣依靠自己的優秀品質來影響孩子,所以不會放棄讓孩子了解別人境界的機會。
男孩繼續又問:“那裡面有牛奶嗎?”孩子換一種方式還是要繼續自己的探索。
馬老師也還是不溫不火地回答:“沒有。”這是真實的現實。老師有責任引領孩子發現真實。這時男孩總結道:“噢,馬的乳房裡沒有牛奶”。聽了這個深奧的總結,馬老師藏起臉笑了,笑完以後,用平靜的神情面對孩子。孩子沒有發現馬老師笑過。在這時笑會給孩子帶來什麼,不笑又會帶來什麼,不是每一個幼教老師都很在意,也不是每一個幼稚園老師都能做得那么恰當,幼教是一項精細的工作,好的老師絕不在孩子面前做出一絲一毫隨意的行為,說出一句對孩子不利的語言。 
從一個助教老師,到主班,從戰戰兢兢的擔心自己什麼都做不對,到體驗過教育的發展過程有了自己教育思想的老師,在家長、孩子、助理老師和後勤人員管理支持的漩渦中心,馬麗娟老師看到了什麼、感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這一切都寫在這本書里,看了這本書,您會發現,從一名“僕人”式老師的角度,她看到的孩子及孩子背後的那個群體所顯現在孩子身上的烙印。在教室中,一個老師怎樣在不同文化背景影響的孩子中,既尊重他們的文化背景和個人特質,又儘可能地幫助孩子們完成自己的發展任務。在這本書中,您會看到,那個站在孩子中間,觀察著、思考著、感受著、探索著的馬老師。她正像一朵帶著溫柔的粉紅色的雲朵,每天飄蕩在孩子中,並滿載著獨特的人性光輝。 ——李躍兒
李躍兒芭學園辦了這么些年,該有這樣一本書來揭開她“神秘”的面紗,讓更多的父母們看到她美麗的樣貌,而馬麗娟老師是最有資格來寫這樣一本書的。無論教育專家們囉嗦些什麼,都不如老師將孩子們真實的故事講給我們聽,更能揭示兒童成長的秘密,更能讓我們看到怎樣的教育,才是最適合人類兒童心靈發展的教育。
——小巫
芭學園的孩子很幸運
我在芭學園的日子非常有趣且有職業成就感,因為我在巴學園共事的教師和工作人員都對孩子的教育有著相當的熱忱和承諾。
因為我的中文不容易被我的同事們理解,所以有時我的工作非常具有挑戰性。開始的時候,我的“中文”還要再被翻譯成中文。每個人的溝通和共同學習的意願都非常強烈。埃迪特弗雷(瑞典幼兒教育專家)來訪問的時候,我的中文有了一點進步,所以埃迪特對沃夫岡(德國志願者,懂德語、英語)講德語,沃夫岡把德語翻譯到英語,然後我再把英語翻譯為中文。每周四晚上的教師聚會因此而充滿諸多樂趣,並洋溢著家庭式的溫暖。教師的生日晚會非常感人,有美麗的鮮花和蛋糕,還有老師們傾注很多愛心製作的卡片。
我在芭學園工作的一個部分是幫助一些教師發展的教育管理會議。一開始,教師們很少發言表達自己的意見。突然有一天,一個非常令人興奮的日子,老師開始用中文對我說:“對不起,我想打斷你一分鐘”。終於,他們開始有真正的強有力的思想和觀點,並且他們願意在一起討論。這是一個偉大的進步!
那年的晚些時候,我和每個班面談探討自己班級的進度。在會議上,我們使用一張問卷,涵蓋玩具、孩子、溝通和需求方面的各種問題。非常棒的發現是,每個班都有自己的個性和風格。在馬麗娟老師的星星班,最引人注目的方面是年輕教師對馬麗娟能夠帶給她們的知識表示讚賞。她們對馬老師心懷深深的感激之情。真高興看到年輕教師非常尊重她,且非常喜歡和她一起工作。
當然你離開一個地方後,看過許多其他地方,你就會意識到關於之前離開的地方的許多事情。這正是巴學園留予我的真實寫照。我有很多美好的回憶,我記得老師們如何努力工作,每天認真清潔精心照顧他們的教室。這裡的老師學習製作新玩具的速度都非常之快。羊毛紗賣家非常樂於看到我來給老師們買羊毛紗!另外,我也發覺,大李的藝術天性和大李的培訓對教師們有相當的影響力。所以芭學園教室里增加的藝術創作比其他許多國內的幼稚園要多很多。而且,在創作過程中不打擾孩子,這種巴學園的教學風格給了孩子一份偉大的禮物
在當今的中國,選擇在幼稚園工作,其趣味性和挑戰性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家長們都很繁忙,父母們真的是非常依賴幼稚園老師來為孩子們創造第二個家。巴學園的孩子們很幸運,那裡是他們真正的第二個家。而《給孩子當下的幸福》將這個家裡發生的一切真實地呈現給了大家。
——庚寅夏苔米寫於深圳

讀者評論

從朋友那裡聽說馬麗娟老師出書了,起初是孩子上過馬老師的課,又和她的班擦肩而過,好奇使然借來看,看過很感動的,看看還沒有評論,就覺得有責任要寫點什麼。
“有心而無痕“是看過書後對對巴學園裡老?引導方式最深的體驗,書中不僅真實地呈現了生活在巴學園的孩子們狀態,更呈現的是巴園老師們在引導和幫助孩子時的思考,而這些思考體現在行動上,卻是自然的、不著痕跡,以孩子願意接受的方式,不時地散發著智慧的光。老師們看似不動聲色的一個動作、一句話其實包涵了許多對孩子的尊重、理解、幫助。
親子班與馬老師有過接觸,感覺她總是一潭春水不語不驚,動作是輕輕柔柔淡淡的,沒見過她大聲地表揚哪個孩子,當然也沒有呵斥過哪個,對孩子的幫助也似乎是點到即止,她像是隱身在班裡一群孩子中,一眼掃去,似乎注意不到她的存在?她只在需要時才浮現點撥兩下。上她的親子班時自己甚至在想她似乎什麼也沒做,她是不是在關注著班裡的每個孩子?而看到書里她對孩子們的理解和和思考、對每個孩子神情、語言、心理那樣細微的觀察描寫,才明白,看似平常地一舉一動,原來老師其實是很多的思考。
書中有幾個故事,比如“自殺手冊”里,她看到孩子畫出那么多“死“法,觸目驚心,表情卻是平靜地,像跟孩子談件平常事,只有這樣孩子才放心地讓老師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
還有解決孩子們的衝突,有個關於孩子們搶凳子的故事,孩子們互相說對方錯了,而其實這?事沒有辦法判定對錯的,各自有理由和立場,老師說:“孩子們,這件事是老師們錯了,是我們沒有準備足夠地位置。。。”會把兩個孩子同時帶到另一處去,不讓他們覺得的是哪一方做錯了。老師們在用他們的心細微地照顧著孩子們的感受。
如果一個孩子總是故意打擾別人,吵鬧,老師總會不動聲色地請他去“做一件事情”而安靜下來,或請他去旁邊“準備一下”,“準備一下”這個不含褒貶的詞,卻總能在巴園很有份量,讓孩子儘快平靜下來調整狀態。
還有一個深刻的體會,就是書中關於規則的部分。選擇巴園之前,我看中的主要是里老師的愛心、孩子的自由快樂,進入巴園後,最令我感動的卻是這裡規則的力量,這確是深入人心的一種力量,不是通過處罰、斥責而實現的,而是通過精心思考,智慧的實施而實現的,溫和堅定,既不剝奪自由,又不妥協規則,培養孩子有理有據,不無原則地一味謙讓,懂得保護自己的利益,又善於分享和合作。
想起前幾天班上老師對一件小事的處理,孩子把別人給的一塊小豆腐乾帶到園裡,那天我也沒有制止。在吃早飯的時候,孩子要自己吃掉。其實巴園並不主張把家裡的玩具和食物帶來,因為這些屬於“我的”東西,會給孩子們學習分享帶來?難,老師也不宜支配。而老師沒有對孩子說不,而是說:“你可以吃,但我們要和大家來分享”於是,精心地把那么小的一塊豆腐乾切成了22小塊,大家一起分享。雖很小的事情但涉及到了規則也不姑息,用很巧妙的方式向孩子詮釋了規則。“拿到班裡的就是要來分享的”
還有一次兩個孩子坐在園裡小池塘邊上脫了鞋踢水,老師說:“奧,我覺得你們這樣做會打擾到小魚的”,沒有一個“不”字,孩子們就乖乖地回來了。
這樣的小事不勝枚舉。老師們就是在用這樣的行動和語言智慧地傳遞著規則的力量。
作為巴園的家長,我已親身?感受到了孩子沉浸其中的快樂,看到孩子入園後在規則內化上的巨大進步,並真心為孩子在這樣的園裡成長,在這些用心的老師的幫助下感到幸運、幸福,而這本書讓我們更加了解了老師們是怎樣引導的,她們為什麼要這樣做,是出於怎樣的考慮,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理解老師,也有助於我們把巴園的教育方式延伸到家庭里。
或許因為我們是這所園裡的家長,對這本書里的生活更感親切,而在文字上,客觀地說這本書在個別的地方還不太流暢,有些方式或許園裡人一看就懂,外面人卻要琢磨一下,但這絲毫不會掩飾馬老師在字裡行間流淌著的深深的愛意?良苦用心。真的非常感謝能看到這本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