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一顆包容的心全集》

《給你一顆包容的心全集》

寬容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美德。寬容不是膽小無能,而是一種海納百川的大度。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在人際交往方面,許多人最常犯的毛病就是,固持已見,缺乏包容的心,老是站在自己的立場看問題,基於自己狹隘的經驗去處理事情,這樣,就經常導致意見分歧,爭論不休,辦事受阻,無法獲得圓滿的結果。而善於包容的人,則·瞳得“退一步天高地闊,讓三分心平氣和”的道理,他們推崇“大肚能容,容天容地,容天下難容之事”的處世原則,努力以一顆包容的心去面對世間的人和事。
包容是一種人生境界。樹有千姿,花有百態,光有七色,樂有八音。大幹世界,豐富多彩;社會生活,異彩紛呈。包容,就是山不厭高,水不厭深,海納百川,不擇細流。有包容之心的人,才能做到尊重差異,尊重個性,兼收並蓄,博採眾長。
“泰山不辭杯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擇細流,方能成其大。”學會寬容,你的前途會變得更加廣闊;忘卻計較,你的人生會變得更加快樂。用一顆包容的心看世界,世界很大!用一顆包容的心看人生,人生很美!

目錄

第一章包容是一種現代人必備的人生智慧
◇人類的和諧共存離不開“包容”的意識
◇寬容是一種境界,一種風格
◇現代社會更加需要人與人之間的包容
◇胸襟開闊的人始終生活在幸福和關愛之中
◇寬容地看待人生和體諒他人才能獲得放鬆、自在的人生
◇把寬容當做與人交往的潤滑劑
◇要學會對朋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千萬不要把懷恨放在自己的心上
◇有了自我反省的精神才能更好地包容別人
◇要懂得忠言逆耳利於行
◇對別人和自己寬容,儘量擴大生活中的滿意面
第二章一定要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看問題
◇站在對方的立場看問題是獲得成功的關鍵
◇千萬不可眼裡沒有別人,連“普通人”也不能忽視
◇在說話做事的時候要儘量替別人想一想
◇以別人所期望的方式去對待他們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換位思考是良好溝通的第一步和關鍵
◇要學會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站在對方立場上是消除談判爭論的最佳途徑
◇從老闆的角度來思考有利於你的長遠發展
◇站在老闆的角度為自己索取更容易成功
◇不要犯以貌取人的錯誤
◇不能只是去注意別人不好的地方
◇強化理解包容的襟懷,擺脫主觀偏頗的視野
第三章學會更加寬容友善地對待別人
寬容別人才會給自己帶來廣闊的天空
◇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寬容
◇儘量多給別人肯定和讚賞
◇把“正確”讓給對方,儘量不去糾正別人
◇對待別人一定要避免吹毛求疵
◇容忍別人的缺點,拓展交往的空間
◇以誠懇厚道的態度喚醒撒謊者的良知與覺悟
◇冷靜、得體地對待別人的尷尬
◇你可以把一切惡意詆毀都拋諸腦後
◇不要因你的~時衝動而造成終生的悔恨
◇容忍別人的缺點,原諒他人一時的過錯
◇寬恕他人的冒犯,放棄報復的欲望
第四章以寬容的心胸減少矛盾,化解衝突
◇朋友之間不可過於隨便,侵入禁區
◇積極消除同事交際過程中的潛在矛盾和衝突
◇認識人際交往的矛盾,積極避免衝突
◇消除誤會,融洽彼此的關係
◇避免和朋友進行沒有意義的爭論
◇和上司產生矛盾時要善於自我反省
◇別讓別人有意無意地失禮傷害你
◇保持和氣,與人為善,平等尊重
◇以寬容的心胸化解自己和對方的怒氣
◇積極地疏導和駕馭憤怒的情緒
◇學會努力消除或減少彼此之間的誤解
◇在自己犯了錯誤之後最大限度地化解他人的怒氣
◇正確面對不同的批評,儘量使自己受益
◇強調彼此的共同點,尋求雙贏的解決之道
第五章掌握職場中人必備的包容智慧
◇在職場要以寬容編織更為和諧的人際關係網
◇新職員要積極調適自己,努力適應工作環境
◇做充分的心理準備,學會最佳化生存的方法
◇使自己儘快融入新單位的同事中
◇掌握與上級保持良好人際關係的技巧
◇與能力平平的上司不能明爭暗鬥
◇欲贏得老闆賞識須改變的不良習慣
◇怎樣防止愛打小報告的同事對你的傷害
◇努力避免和戰勝職場的流言飛語
◇寬容豁達地面對上司不公平的指責
◇隨時要有接受同事無端懷疑的挑戰的心理準備
◇得體地應對我們不喜歡,甚至感到討厭的人
◇為人過於精明不如適度糊塗遲鈍些
◇在職場一定要努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保持一顆平常心,走好職場每一步
第六章重視和發展自己的團結協作能力
◇善於團隊協作的人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現代人一定要重視和別人合作
◇學習狼的頑強拼搏和團結協作精神
◇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良好的合作者
◇把團結協作精神發揚得更好
◇一定要努力改變不合群的性格和習慣
◇學會與不同風格的同事有效溝通,和諧相處
◇對不同類型的合作者採取不同的態度
◇努力把自己的反對者轉變為支持者
◇把自己的個人優勢變成團隊優勢
◇在生活中養成善於合作的習慣
第七章學會彈性處世,贏得和諧的人際關係
◇現代社會更加需要和呼喚“和諧”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努力通過包容去創造和諧的人際環境
◇與同事和朋友保持適當距離是一種智慧
◇克服令人討厭的交往行為和習慣
◇掌握一些讓別人喜歡你的交際原則
◇得體地賞識、讚美別人是促進和諧的有效手段
◇在與別人的交往中保持適度的彈性
◇對症下藥,與難於相處的同事搞好關係
◇靈活對待與自己脾性不合的上司
◇冷靜而謹慎地對待來自上司的不公正待遇
◇調整好人際交往中的“期望值”
第八章存日常生活中展示豁達寬容的性格
◇學會對生活中的一些事說“沒關係”
◇努力克服消極、有害的嫉妒心理
◇不要苛求上司總是“一碗水端平”
◇與人和諧相處之道,在於無限的包容
◇提高自己的情商,有效控制心態
舍利取義,把吃一點虧看成是福
◇自己被別人誤解或不了解的情況下不惱怒
◇從積極的方面理解別人的批評
◇戰勝沮喪,坦然地面對不愉快的日子
◇尋求對競爭更寬厚的態度
◇感激和欣賞對手,使自己不斷進步

前言

在一座寺廟裡,住著一位老和尚和他的兩個徒弟。
一次,兩個徒弟看到屋裡飛進一隻蜜蜂,蜜蜂努力地朝窗外飛,卻被窗上厚厚的玻璃擋住了,一次次徒勞地摔下來。
徒弟甲說:“這隻蜜蜂真是愚蠢呀,既然知道這個方法行不通,為什麼還要作努力呢?它這樣做,即使飛一輩子也不可能成功。”
他從中得到領悟:世上有些事,不能強求,該放手時就放手。
徒弟乙說:“這隻蜜蜂真頑強,它那么勇敢,失敗了也不屈服。”
他也從中得到啟示:做人就應該像蜜蜂那樣,鍥而不捨,敗而不餒,百折不回。
於是,兩人爭執起來,誰也說服不了誰。
最後,他們只好去找師父來評理:“我們的觀點,究竟誰的才是正確的呢?”
老和尚說:“你們誰都沒錯。”
兩個徒弟不解,心想,怎么可能兩種觀點都對呢?難道師父是故意做好人,不讓我們再爭執了?老和尚早就看出了他們的心思,他微笑著,拿出一塊大餅,吩咐他們把大餅居中切開。徒弟二人照做了。
老和尚問:“兩個半塊餅,你說哪半塊好,哪半塊不好?”
他們回答不出。
老和尚說:“你們總是看到相異的地方,而沒有看到相同的地方,形式上的差異,掩蓋了質的相同。”
生活中的事物都有兩個方面,看問題不要只看一個方面。儘量從別人的角度多想一想,能夠全面地看問題,就能夠避免許多錯誤。
在人際交往方面,許多人最常犯的毛病就是,固持己見,缺乏包容的心,老是站在自己的立場看問題,基於自己狹隘的經驗去處理事情,這樣,就經常導致意見分歧,爭論不休,辦事受阻,無法獲得圓滿的結果。而善於包容的人,則懂得“退一步天高地闊,讓三分心平氣和”的道理,他們推崇“大度能容,容天容地,容天下難容之事”的處世原則,努力以一顆包容的心去面對世間的人和事。
包容是一種人生境界。樹有千姿,花有百態,光有七色,樂有八音。大千世界,豐富多彩;社會生活,異彩紛呈。包容,就是山不厭高,水不厭深,海納百川,不擇細流。有包容之心的人,才能做到尊重差異,尊重個性,兼收並蓄,博採眾長。
包容就是寬容。寬容是一種美德,它像催化劑一樣,能夠化解矛盾,使人和睦相處。寬容體現了一個人的素養與氣度,表現了人的思想水平。
莎士比亞的名劇《威尼斯商人》中有這樣一段台詞:“寬容就像天上的細雨滋潤著大地。它賜福於寬容的人,也賜福於被寬容的人。”
善待他人的短處,可以使我們與他人和睦相處;寬容對待他人的長處,可以使我們不斷進步。只有一個擁有智慧的人,才會學習在心中留出一片天地給別人。
“泰山不辭壞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擇細流,方能成其大。”學會寬容,你的前途會變得更加廣闊;忘卻計較,你的人生會變得更加快樂。用一顆包容的心看世界,世界很大!用一顆包容的心看人生,人生很美!

精彩書摘

一百多年前,法國的雨果曾經這樣感嘆:“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懷。”
包容是一種智慧,一種氣度。英國有這樣一句諺語:“世上沒有不長雜草的花園。”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他人的包容,正是建立在對他人的體諒和理解之上。藺相如對廉頗的包容,成就了“將相和”的佳話;鮑叔牙對管仲的包容,成就了“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壯舉;李世民對魏徵的包容,成就了“貞觀之治”的盛世;而宋朝君主對士子學人的包容,則迎來了繼戰國之後中國歷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文化繁榮的高潮。包容的意義,絕不僅僅停留在個人層面,它對整個社會的存在和發展,同樣有著巨大的能動作用。
包容是一種修養,一種境界。佛經有言:“一念境轉。”同是面對他人的過錯,耿耿於懷,睚眥必報帶來的是心靈的負累;真正的仁者覺者會選擇一份包容,一份泰然。越王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能夠興師復仇,一雪前恥。他可以忍受臥薪嘗膽的苦楚,卻在滅吳後下令誅盡吳國宗室。他懂得隱忍,卻不懂得包容。齊王韓信未發跡時有過“胯下之辱”,但在統一之後,再見到當初侮辱自己的無賴兒郎,卻能不計前嫌地任命他為巡城校尉。僅從這個角度來說,韓信的人格,要比勾踐健全得多。
“天地本寬,鄙者自隘”,一個心胸狹隘的人,必然是一個諸多忌諱、性情偏執的人;而一個連“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都無法容忍的社會,也注定是一個病態的社會。然而,包容不等於放任和縱容。人類社會是由潛在的規則加以維繫的,無節制的縱容同樣會造成社會的畸形。包容也不等於隱忍不發。“忍”是心上刀,是刻意的制怒和壓抑,遲早有爆發的一天。包容則意味著不自知的恬靜和淡然。包容更不等於沉默和忘卻,因為“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真正的包容,應該如伏爾泰對其政敵所說:“雖然不贊同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當今世界、種族、宗教衝突不斷,“只要人人都多一份包容,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林肯總統對政敵素以寬容著稱,後來終於引起一個議員的不滿,議員說:“你不應該試圖和那些人交朋友,而應該消滅他們。”林肯微笑著回答:“當他們變成我的朋友,難道我不正是在消滅我的敵人嗎?”一語中的,多一些寬容,公開的對手或許就是我們潛在的朋友。反對者的存在,可讓你保持清醒理智的頭腦,做事更周全;可激發你接受挑戰的勇氣,進發出生命的潛能。
寬容是一種美。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電風暴一時的肆虐,才有風和日麗;遼闊的大海容納了驚濤駭浪一時的猖獗,才有浩渺無垠;蒼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強食一時的規律,才有鬱鬱蔥蔥。泰山不辭抔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擇細流,方能成其大。寬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納百川的江河湖海。
與朋友交往,寬容是鮑叔牙多分給管仲的黃金。他不計較管仲的自私,也能理解管仲的貪生怕死,還向齊桓公推薦管仲做自己的上司。
與眾人交往,寬容是光武帝焚燒投敵信札的火炬。劉秀大敗王郎,攻入邯鄲,檢點前朝公文時,發現大量奉承王郎、侮罵劉秀甚至謀劃誅殺劉秀的信件。可劉秀對此視而不見,不顧眾臣反對,全部付之一炬。他不計前嫌,可化敵為友,壯大自己的力量,終成帝業。這把火,燒毀了嫌隙,也鑄煉堅固的事業之基。
你要寬容別人的齟齬、排擠甚至誣陷。因為你知道,正是你的力量讓對手恐慌。你更要知道,石縫裡長出的草最能經受風雨。風涼話,正可以給你發熱的頭腦“冷敷”;給你穿的小鞋,或許能讓你在舞台上跳出曼妙的“芭蕾舞”;給你的打擊,仿佛運動員手上的槓鈴,只會增加你的爆發力。睚眥必報,只能說明你無法虛懷若谷;言語刻薄,是一把雙刃劍,最終也割傷自己;以牙還牙,也只能說明你的“牙齒”很快要脫落了。安德魯·馬修斯在《寬容之心》中說了這樣一句能夠啟人心智的話:“一隻腳踩扁了紫羅蘭,它卻把香味留在那腳跟上,這就是寬恕。”
當前,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係和分配方式越來越多樣化,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樣性和差異性日顯突出。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人與人之間的包容寬容顯得尤為重要。
夫妻之間需要包容寬容。“夫妻沒有隔夜仇。”如果總是為小事斤斤計較、吵吵鬧鬧,就不可能恩恩愛愛、白頭偕老。
朋友之間需要包容寬容。因為包容寬容是友誼的基石,心胸狹窄、小肚雞腸的人難有真心朋友。
鄰里之間需要包容寬容。左鄰右舍難免發生一些磕磕碰碰的事,只要互諒互讓、互幫互助,就能和睦相處;如果彼此排斥、寸步不讓,鄰里親情就會被冰冷的水泥、鐵門所隔斷。
同事之間需要包容寬容。多“補台”、不“拆台”,多理解、不誤解,多演“將相和”、不搞“窩裡鬥”,這樣才能形成合力、共同進步。
包容寬容,說易行難,關鍵是要從我做起,於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做到。
要容人之短。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善於發現自己的短處,並能容得了別人的短處,才能包容別人、和諧共處,切不可拿己之長去量人之短。
要容人之長。不嫉賢妒能,不患“紅眼病”,對別人進步甚至超過自己感到高興。對於能力比自己強的人,不是用陰謀詭計、冷槍暗箭來整垮他,而應在公平競爭的基礎上努力趕上他、超過他。
要容人之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對待別人的過失,不求全責備,不以偏賅全,不冷嘲熱諷,不落井下石,而應以平常之心去提醒和幫助別人。
要容人之言。允許別人說話,不搞“一言堂”。善於採納不同意見和建議,不獨斷專行;善待批評,善待反對自己的人。
當然,包容寬容不是包庇、縱容,不是無原則的退讓,更不是以損害整體利益為代價的妥協,而是建立在平等交流、和諧共處基礎上的相互尊重、相互諒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
包容是融化堅凍的陽光,是驅趕嚴寒的春風,是比天空更寬廣的胸懷。讓我們共同努力,多一些包容寬容,多一些關愛尊重,讓社會變得更加和諧,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在生活中,包容常常表現為為人處世的寬容。寬容是人和人之間必不可少的潤滑劑。它和誠實、勤奮、樂觀等價值指標一樣,是衡量一個人氣質涵養、道德水準的尺度。
寬容別人是對對方的一種尊重、一種接受、一種愛心,有時候寬容更是一種力量。寬容本身也是一種溝通、一種美德。
……
·查看全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