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惠貴妃像》

《純惠貴妃像》

郎世寧的油畫作品《純惠貴妃像》:中國“蒙娜麗莎”。翰海2010秋拍油畫雕塑專場將推出郎世寧的油畫作品《純惠貴妃像》。此件稀世珍寶原陳列景山壽皇殿,1900年散失海外。

繪畫內容

這是一幅油畫仕女肖像,既沒有明示畫中人物的身份也無畫家署名。從衣著裝束來看,畫中的青年女子儀態端莊,頭戴貂毛冠,身著黃底繡團龍袍服,佩戴著晶瑩碩大的珍珠裝飾,都表明了她出自宮廷的高貴身份,具體說應該是滿清後宮的妃嬪。讓我們將目光轉向存世的清宮后妃畫像,通過對比可以看出與此圖屏中的女子容貌一致的肖像有兩幅,一是作於乾隆元年的《心寫治平圖卷》又稱《乾隆及后妃像卷》(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藏)中的“純妃”;二是《純惠皇貴妃朝服像》(私人藏),上有乾隆帝御筆親書的“純惠皇貴妃”幾個字。所以這位神秘的女子並非無名,她就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的妃嬪之一——純惠皇貴妃。純惠皇貴妃(1713-1760),蘇氏,蘇召南之女。雍正時,入侍藩邸為格格。清代自康熙皇帝以後,典制大備,後宮號位定製嚴明。皇帝的正嫡曰皇后,居中宮,主內治;以下是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六人,分居東西十二宮;以下還有貴人、常在、答應三級,都無定額,隨居東西各宮,勤修內職。親王的正室稱嫡福晉,側室凡生有子女者,可封側福晉,其餘統稱格格。乾隆皇帝弘曆登基前是寶親王,蘇氏就是他的侍妾之一。乾隆帝即位後,蘇氏初封純嬪,二年晉純妃,十年晉純貴妃,二十五年四月晉純皇貴妃,同月十九日薨,年四十八,謚曰純惠皇貴妃。葬裕陵妃園寢,位居諸妃之上。純惠皇貴妃於雍正十三年生皇三子永璋;乾隆八年生皇六子永瑢,後出繼為慎靖郡王允禧嗣,為質莊親王;有一女封和碩和嘉公主,嫁傅恆之子富察氏福隆安。畫中人物

從衣著裝束來看,畫中的青年女子儀態端莊,頭戴貂毛冠,身著黃底繡團龍袍服,佩戴著晶瑩碩大的珍珠裝飾,都表明了她出自宮廷的高貴身份,具體說應該是滿清後宮的妃嬪。讓我們將目光轉向存世的清宮后妃畫像,通過對比可以看出與此圖屏中的女子容貌一致的肖像有兩幅,一是作於乾隆元年的《心寫治平圖卷》又稱《乾隆及后妃像卷》(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藏)中的“純妃”;二是《純惠皇貴妃朝服像》(私人藏),上有乾隆帝御筆親書的“純惠皇貴妃”幾個字。所以這位神秘的女子並非無名,她就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的妃嬪之一——純惠皇貴妃。

純惠皇貴妃(1713-1760),蘇氏,蘇召南之女。雍正時,入侍藩邸為格格。清代自康熙皇帝以後,典制大備,後宮號位定製嚴明。皇帝的正嫡曰皇后,居中宮,主內治;以下是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六人,分居東西十二宮;以下還有貴人、常在、答應三級,都無定額,隨居東西各宮,勤修內職。親王的正室稱嫡福晉,側室凡生有子女者,可封側福晉,其餘統稱格格。乾隆皇帝弘曆登基前是寶親王,蘇氏就是他的侍妾之一。乾隆帝即位後,蘇氏初封純嬪,二年晉純妃,十年晉純貴妃,二十五年四月晉純皇貴妃,同月十九日薨,年四十八,謚曰純惠皇貴妃。葬裕陵妃園寢,位居諸妃之上。純惠皇貴妃於雍正十三年生皇三子永璋;乾隆八年生皇六子永瑢,後出繼為慎靖郡王允禧嗣,為質莊親王;有一女封和碩和嘉公主,嫁傅恆之子富察氏福隆安。

作品賞析

《純惠皇貴妃》一圖,基底為紙本,由多層高麗紙粘合而成,使用西洋的油畫顏料,色彩厚重,背景處也敷色打底,不余空白。人物為半身正面取景,面部明亮,似乎有一束柔和勻淨的光線從對面漫射過來,使人像在背景中顯得格外突出。人物面部顏色調和,幾乎不見筆觸,更沒有線條勾勒的痕跡,是純粹的西洋油畫技法。人像雖是正面,但立體感明顯,畫家顯然深諳人體骨骼肌肉的組織關係,用一種淡化明暗對比而又不失清晰的方式交代出面部的五官結構,在表現容貌特徵的同時賦予人物一種優雅溫潤的氣質內涵。這些特徵為此組圖屏共有,似乎代表了畫家的創作標準和審美原則。清宮之中,從康熙年間起就陸續有西洋傳教士畫家供職,而這組油畫肖像屏,畫藝高超,所顯示出的藝術水平非首席西洋傳教士畫家郎世寧莫屬。

作者介紹

郎世寧,義大利人,原名GiuseppeCastiglione,1688年生於米蘭,從青年時期就在著名的藝術工作室接受嚴格的繪畫訓練,畫藝精湛。後來加入了宗教組織耶穌會,並於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以傳教士的身份漂洋過海來到東方,次年抵達澳門,入鄉隨俗起漢名“郎世寧”,繼而北上京師,於康熙末年進入宮廷供職,在紫禁城裡渡過了他的後半生。

乾隆三十一年(1766)郎世寧在北京病逝,終年78歲,乾隆皇帝親自下旨料理安葬事宜。在郎世寧長達數十年的清宮畫家生涯中,他創作了包括紀實繪畫、人物肖像、花鳥靜物等多種題材的作品。郎世寧有款署的畫像作品有《果親王允禮像》、《弘曆歲朝行樂圖》,另外《平安春信圖》上有乾隆御題:“寫生世寧擅”,證明為郎世寧所作。此外經專家考證也為眾所公認的還有《弘曆戎裝騎馬像》等。郎世寧的肖像畫細膩傳神,為兼顧中國人的欣賞習慣,他在繪製人物面部時有意減弱明暗對比,用柔和的色調錶現出豐富的立體感。郎世寧在華51年,他的藝術和人生為清代宮廷繪畫增添了多彩的一筆,也成為中國美術史中不可忽略的組成部分。

收藏流落

清宮的帝後畫像應該是秘不示人的皇家珍藏,如何又會在民間甚至萬里之遙的歐洲出現呢?根據清宮典制,歷代皇帝崩逝後,他生前的畫像也包括后妃的畫像,用過的璽印以及珍愛的文玩器物,一部分隨葬陵寢,其餘都置於壽皇殿供奉,這在檔案中是有詳細記載的。乾隆皇帝享年最久,在位時間也最長,所以壽皇殿中以他的遺存最多。這些供奉在景山的壽皇殿里靜靜的沉寂著,享受著子孫定期的祭祀。直到一天,隆隆的槍炮聲伴著嘈雜的人聲腳步,一群深目高鼻的西洋人闖將進來,滿清皇室數百年的尊嚴瞬間崩潰。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城,京城裡的各處王府及皇家園囿都成為侵略軍的駐地,在壽皇殿駐紮的是法國軍隊,最高將領是少將司令HenriNicolasFREY,中文名“弗雷”。弗雷將軍將壽皇殿的部分帝後畫像以及其它文玩作為“戰利品”收入囊中,在歸國時帶到歐洲,自此“弗雷”的名字就與歐洲藏的中國文物特別是清宮文物緊密相聯。

弗雷從1925年—1931年分多次將其所藏中國藝術品,捐贈給法國政府,最初收藏於羅浮宮博物館,至1945年移交給國家東方藝術博物館,即吉美博物館。其中包括:乾隆皇帝油畫肖像二幅、皇妃油畫肖像二幅、郎世寧繪《哈薩克貢馬圖》、《康熙南巡圖》(第二卷)、《木蘭圖》(四卷)等重要藏品。

除捐贈博物館的部分外,弗雷家族後人也陸續將一些藏品轉而售出。《嘉妃半身像》於2001年9月23日在巴黎拍賣時被法國Dole博物館運用優先權購藏。《純惠皇貴妃朝服像》被一亞洲買家拍得,並於2003年在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中,雖高價溜標,但最終以近兩千萬港元議價成交。《乾隆南巡圖·第一卷》以1200萬法朗左右成交,《乾隆南巡圖·第七卷》殘卷也以900萬法朗成交。康熙御用《佩文齋12璽》以650萬法朗成交,很快又在香港2003佳士得春季拍賣中以1980萬港元成交;乾隆御用《太上皇帝之寶》璽也拍至460萬法朗(此印2003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中,更以近900萬港元成交)。

意義

這組油畫肖像圖屏對於清代宮廷歷史而言是史實的記錄,對於藝術史而言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鑑證,由於歷史的原因遭致散佚是為不幸,然而流傳三百年至今仍可面世實為不幸中的萬幸。對那些深宮中的女性而言,是美好年華就此凝固成藝術的永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