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酒歌》

[6]九醞:九醞酒。 [16]甌:碗。 [19]恣:肆。

作品原文

紅酒歌

田家八月秋秫黃[1],肩滿擔金穰穰[2]。

西成萬室喜登場[3],斗酒勞慶年豐祥[4]。

天台山人傳秘方[5],釀成九醞丹霞漿[6]。

檀槽頭秋點長[7],絳囊醡壓甘露涼[8]。

猩紅顆滴真珠光[9],蓼花色比桃花強[10]。

薦新設席請客嘗[11],風吹桂花滿屋香。

饌出肥雞一筯肪[12],橙斫蟹鱠雙螯霜[13]。

不須琥珀琉璃觥[14],不須太白力士鐺[15]。

我愛真率田家郎,瓷甌瓦盆罌木觴[16]。

爛漫為我澆吟腸[17],新詩吐出雲錦章[18]。

醉來興發恣豪狂[19],高歌起舞當斜陽。

出門一笑爾汝忘[20],大江東去煙茫茫。

作品注釋

[1]秫:粘高梁。這裡指糯稻。

[2](hé)肩:指肩頭,肩上。:肉。穰穰:秫穗豐碩的樣子。

[3]西成:秋成。豐收。

[4]勞慶:互相酬勞慶賀。祥:福。

[5]天台山人:天台山的隱者。山人:隱者。

[6]九醞:九醞酒。一種最醇的酒。(晉)張衡《南都賦》:“酒則九醞甘醴,十旬兼清。”丹霞漿:顏色像紅霞一樣的酒漿,即紅酒。

[7]紫檀槽:用紫檀木做的或色如紫檀木的盛酒或注酒器。紫檀:名貴木材,木質堅硬,帶紅色,俗稱紅木。秋點:指酒滴。(唐)李賀《歌酒編·將進酒》:“玻璃鍾,琥珀濃,小槽酒滴珍珠紅。”

[8]絳囊醡(zhà):用紅紗製成的酒榨。絳:深紅色。醡:壓酒的器具。甘露涼:壓出的酒如同甘露般清涼。

[9]猩紅:像猩猩血那樣的紅色,血紅。

[10]蓼(liǎo):草名,此指紅色的馬蓼。

[11]薦新:用新熟的五穀或別的時新食物祭祀祖先。這裡取其獻新意,指獻出新釀的紅酒。

[12]饌(zhuàn):準備食物。一筯(zhù)肪:形容雞肥。筯:同“箸”,筷子。

[13]橙斫蟹鱠:疑指“橙蟹”,用橙子和螃蟹調製成的食品。(宋)林洪《山家清供·蟹釀橙》:“橙用黃熟大者,截頂剜去穰,留少液,以蟹膏肉實其內,仍以帶枝頂復之。入小甑,用酒醋水蒸熟,用醋鹽供食,香而鮮,使人有新酒菊花、香橙螃蟹之興”。鱠:細切的魚肉,這裡指蟹膏肉。霜:形容蟹螯肉白嫩。

[14]琥珀:松柏樹脂的化石。色黃褐或紅色。可制裝飾品。觥(gōng):酒杯。

[15]太白:即大白。大酒杯。力士鐺:即力士瓷。飲茶、酒的器具。

[16]甌:碗。罌木:即木罌。木製的盛酒器。觴(shāng):以酒飲人或自飲。

[17]澆吟腸:即澆詩腸。指助詩興。

[18]雲錦章:華美的詩章。

[19]恣:肆。豪狂:狂放不羈。

[20]爾汝忘:忘掉一切。

作品簡析

這是一首專寫紅酒的詩。詩歌前四句寫糯稻豐收的景象。既傳達出豐收的喜悅,又為下文釀製紅酒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天台”以下六句,重點介紹釀造的技術和酒色的特點。辭藻華麗,色彩優美,比喻貼切,形象生動地寫出了紅酒的酒色。“薦新”以下八句寫農家好客,請客品嘗新釀的紅酒。既寫出紅酒滿屋生香,也見出農家熱情、真率。“爛漫”以下六句,寫飲後詩興大發,高歌起舞,忘懷一切,進一步言紅酒之甘美。全詩以略帶誇張的手法,描述了田家紅酒的甘美,辭藻華贍,音節調暢,一韻到底,表現酒的釀製及酒色特點,對研究明朝釀酒業有一定的資料價值。

作者簡介.

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一字希古,寧海(今浙江象山)人。以道學、文章名重當時。洪武二十五年(1392),被薦為漢中府教授。蜀獻王聘為世子師,以賓禮待之,改其書齋“遜志齋”為“正志齋”,故世稱正學先生。惠帝即位,召為翰林侍講,授侍講學士,改文學博士。燕王(明成祖)“靖難”軍入南京,命其草稱帝詔書,他大罵不從(一說他大書“燕賊篡國”四字,投筆於地),被磔於市,滅十族(九族外加門生),死者達八百七十餘人。他精敏好學,曾兩次就學於宋濂,宋濂推重備至,讚賞有加。後宋濂被放遷死於蜀,方孝孺言於蜀獻王,盡弟子禮謁墓而恤其家。他的文章縱橫豪放,出入於蘇軾、陳亮之間。他的詩受李白影響,善古體。他死後,著作多遭焚毀,後人輯其詩文為《遜志齋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