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婁正綱與37位日本財經巨子談人生》

《箴言:婁正綱與37位日本財經巨子談人生》

《箴言:婁正綱與37位日本財經巨子談人生》是天才書畫家婁正綱,旅日23年後出版的首部中文作品,當今日本最有影響力的37文財經巨子最想留下的話,用真摯平實的語言講述37堂人生智慧課,日本《總裁》雜誌連載三年,好評如潮。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婁正綱,旅日書畫家,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名譽副理事長。作為一名藝術工作者,婁正綱以“字如其人,畫即心聲”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她相信,用書法語言傳遞思想,促成人們互相理解,也是維繫我們這個和諧世界的一條紐帶。2006年初,婁正綱在日本《總裁》雜誌開闢“想要留下的話”專欄,與三十七位當今日本最有影響力的財經巨子談人生,並用書法展示一個個財經巨子留給年輕人的話。專欄獲得讀者的青睞,連載三年。本書就是以專欄連載的內容為基礎編輯整理成書的。在當今的時代,談人生已經不再是哲學家們的專利,當社會的光環更多地聚焦在財經精英身上時,財經精英們的人生哲學,就愈來愈成為那些懷著成功夢想的年輕人追逐的焦點。這些匯聚了三十七位財經巨子人生智慧的箴言,一定會讓讀者從閱讀中獲得有益的啟示,一定會成為激勵讀者走向成功的燈塔。

作者簡介

婁正綱,旅日書畫家,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名譽副理事長。1966年出生於中國黑龍江省,祖籍江蘇省,3歲隨父婁德平學習書畫。1979年,12歲的“小書法家婁正綱”在水泥地上刻苦練習書法的事跡被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數十家媒體報導,並被編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國小語文課本(四年級)》,中央新聞記錄電影製片廠拍攝《祖國新貌:小書法家婁正綱》在全國電影院上映。同年,被認定為“智力超常兒童”選送到中央美術學院學習書畫,時任教育部副部長董純才、中央美術學院黨委書記朱丹、總參謀部文化部部長趙勇田、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朱長春為監護人。從1981年15歲時,首次在加拿大首都渥太華舉辦個人書法作品展後,20多年來,在日本、美國等地舉辦過數十次個人書畫作品展。
1986年,東渡曰本。1991年,在日本東京成立以“支援婁正綱藝術活動,為中日文化交流作貢獻”為宗旨的“婁正綱後援會”,前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竹下登和著名畫家加山叉造任名譽顧問,厚三井銀行會長小山五郎任顧問代表。1993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將其捐贈的22幅作品印製成明信片,向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1994年,作品《飛逝的花》被聯合國選為“國際減災十年”首日封,並發行版畫。1995年,8幅現代作品被選為日本高中國語8冊教科書的封面,這是中國書畫家的作品首次被選用為日本教科書的封面。
2003年,被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授予首屆“中國環境大使(2003-2005)”。
2007年,34幅系列作品《生命與愛》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這是中國國家博物館首次收藏當代藝術家的抽象藝術怍品。
婁正綱是在日本電視、刊物、報紙三種主流媒體主持過大型欄目的第一位中國人。
2004-2009年,婁正綱以書法家的身份,在日本主流電視台做訪談節目主持人,在主流報刊開專欄,大膽創新,嘗試書法與媒體聯袂,開拓出一片書法藝術舞台的新天地,令人耳目一新,凸顯了書法語言的力量。
2004-2006年,在日本東京電視台主持《心之書》電視欄目,每周一期,與日本文化藝術界名流談人生,探討人生的真諦,引起廣泛的社會關注,連續播出76期,歷時一年半。
2006-2008年,在日本《日刊現代》晚報開《中國大紀行——書法家婁正綱書法紀行》專欄,每兩周一期,介紹中國文化和名勝古蹟,文字、圖片和婁正綱的書法,圖文並茂,連載二年。
2006-2009年,在日本《總裁》雜誌開《想要留下的話》專欄,每月一期,與當今日本最有影響力的財界精英談人生,領悟成功的智慧,好評如潮,連載三年。
2007年4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在日本著名報紙《產經新聞》上開《今日之言》書法專欄,每天刊登一幅書法作品,連載535天,創目本報紙連載個人書法作品最長記錄。
出版著作:
《心》(日文版)
《心之絆:婁正綱的書法與人生》(日文版)
《心之言》(日文版)
《想要留下的話》(日文版)
心之書(論語)》(日文版)
《日月之心——婁正綱作品選集》。

目錄

目錄
1寄託人生的喜悅
春/002
至誠一貫/006
緣/010
相逢/014
青春/018
夢/022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026
一期一會/030
2決斷的真諦
獨立自尊/036
勇氣/040
素心深考/044
不將不逆,應而不藏/048
得意淡然,失意泰然/052
草魂/056
自律/060
有言實行/064
3人生之路,勇往直前
行不由徑/070
疾風勁草/074
道/078
信用/082
不斷前進/086
安全/090
向前/094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098
粗野不卑/102
志士不忘在溝壑/106
思無邪/110
4人生的路標
自然/116
凡/120
敬天愛人/124
恕/128
開發/132
學/136
隨處作主/140
如實知自心/144
百術不如一誠/148
一期一會/152

前言

我從三歲起拿毛筆寫字,已有四十個春秋。從十二歲開始從事書畫藝術,也有三十一年了。在2001年,三十五歲之前,我只書寫那些自己喜歡的詞句。那一年,我出版了我的第一本日文版自傳《心》。回顧自己的人生旅途,突然意識到:在生命中遭遇坎坷的時候,總會有一些昔日寫過的詞句,像黑暗中的燈塔,激勵或鼓舞我渡過一道道難關。在經歷形形色色的喜悅和傷痛時,語言對我的影響深遠,語言的力量是強大的。此後,我開始有意識的書寫那些鼓舞和激勵人心志的詞句。
作為一名藝術工作者,我以“字如其人,畫即心聲”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我相信,用書法語言傳遞思想,促成人們互相理解,也是維繫我們這個和諧世界的一條紐帶。讓心沉靜下來,凝神於筆端,任手中的筆縱橫馳騁——在這一書寫過程中,書法被賦予了生命,書法創作是在尋覓心靈與心靈的碰撞與溝通。
2006年初,我在日本《總裁》雜誌開闢“想要留下的話”專欄,與三十七位當今日本最有影響力的財經巨子談人生,並用書法展示一個個財經巨子留給年輕人的話。專欄獲得讀者的青睞,連載三年。本書就是以專欄連載的內容為基礎編輯整理成書的。
在當今的時代,談人生已經不再是哲學家們的專利,當社會的光環更多地聚焦在財經精英身上時,財經精英們的人生哲學,就愈來愈成為那些懷著成功夢想的年輕人追逐的焦點。這些匯聚了三十七位財經巨子人生智慧的箴言,一定會讓讀者從閱讀中獲得有益的啟示,一定會成為激勵讀者走向成功的燈塔。
在本書出版之際,我要感謝策劃在東方出版社出版本書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喬平編審;感謝策劃在《總裁》雜誌開連載專欄的日本電通公司的田村正孝先生、深見和政先生;感謝在長達三年多的連載中給予我大力支持的《總裁》雜誌社社長藤原昭廣先生,攝影大澤尚芳先生,編輯木下明子女士;感謝將本書從日文翻譯成中文的國際關係學院的歐文東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胡澎博士,譯審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陳勇博士。

精彩書摘

前田晃伸
“獨立自尊”就是確立自我,不輕易與他人為伍。從某種意義上說,不免讓人有孤獨之感。
我的故鄉大分縣中津市出過一個名人——福澤諭吉,“獨立自尊”四個字就出自福澤諭吉所倡導的“獨立自尊的人”。所謂“獨立自尊的人”是指“保持身心獨立、自尊自愛、保有人的尊嚴與品格”。這正是福澤諭吉一生貫徹的理念。
上國小的時候,我家附近有一座城堡,城堡的邊上是一個公園,公園裡有一尊刻著“獨立自尊”文字的石碑。那時我還太不明白這四個字的意思,只是因為天天見、慢慢看,感到習慣而已。在即將考高中——決定我未來命運的時刻,我才對石碑上的文字有了粗淺的認識,對它真正的理解,是我進入銀行工作之後。
當我面臨升學、就職和結婚等人生抉擇的重大時刻,我總是把“獨立自尊”放在心頭,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在工作中,我曾經負責處理不良債券,不良債券涉及買方和賣方的利益,雙方持不同的立場。如果自己的立場不堅定,處理問題時就很難做到公正、合理。作為一名公司的員工,我面臨著錯綜複雜的人情關係。因此,處理問題和開展工作不僅需要盡義務,還需要有“獨立自尊”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擺脫困境。
作為一名經營管理者,有時要做到公正、不偏不倚,往往會使自己落入勢單力孤的處境,只能自己跟自己的心靈交流。當我們不得已置身於這樣一種境地時,如果沒有一種堅定的信念,是很難克服內心的孤獨與恐懼的。
今天,當婁先生書寫時,我注意到“獨”字被寫到了紙張的外邊。我知道,婁先生不是不知道紙張的尺寸,而是故意把字寫出紙的。我領悟了其中的深意,這就是:如果一個人特立獨行、不墨守成規,肯定就會有冒尖的地方,然而,只有擺脫既有框框的束縛,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獨立自尊的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