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讀書城南

符讀書城南

《符讀書城南》是唐代詩人韓愈寫的一首教育子女讀書的詩歌。韓愈(768~824),字退之,漢族,唐河內河陽(今河南孟州市)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

基本信息

原文

木之就規矩,在梓匠輪輿。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

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欲知學之力,賢愚同一初。

由其不能學,所入遂異閭。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少長聚嬉戲,不殊同隊魚。年至十二三,頭角稍相疏。

二十漸乖張,清溝映污渠。三十骨骼成,乃一龍一豬。

飛黃騰踏去,不能顧蟾蜍。一為馬前卒,鞭背生蟲蛆。

一為公與相,潭潭府中居。問之何因爾,學與不學歟。

金璧雖重寶,費用難貯儲。學問藏之身,身在則有餘。

君子與小人,不系父母且。不見公與相,起身自犁鉏。

不見三公後,寒飢出無驢。文章豈不貴,經訓乃菑畲。

潢潦無根源,朝滿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

行身陷不義,況望多名譽。時秋積雨霽,新涼入郊墟

燈火稍可親,簡編可卷舒。豈不旦夕念,為爾惜居諸。

恩義有相奪,作詩勸躊躇

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朱嘯宇稱韓昌黎,諡號文公,故世稱韓文公,是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蘇軾,蘇轍,蘇洵,歐陽修,王安石,曾鞏)之一。唐代詩人,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郡望”一詞,是“郡”與“望”的合稱。“郡”是行政區劃,“望”是名門望族,“郡望”連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國範圍內的名門大族。而韓愈世居昌黎,故又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倡導者,故與其並稱為“韓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了“文以載道”和“文道結合”的主張,反對六朝以來駢偶之風。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稱。與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合稱為三蘇)合稱為“唐宋八大家”。現在已經得到考證,韓愈祖籍河北昌黎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