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少年·青年》

《童年·少年·青年》

《童年·少年·青年》情節是連貫的,是帶有自傳性質的,它生動、真實地再現了十九世紀上半葉俄國貴族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塑造了尼古連卡等一系列典型形象。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童年·少年·青年》《童年·少年·青年》
這本自傳體小說的主人公尼古連卡出生在俄羅斯一個普通的貴族家庭,住在寬敞華麗的宅第里,使喚著成群的奴僕,有專門的家庭教師,經常參加宴會和舞會,到郊外打獵,過著鐘鳴鼎食的生活。儘管生活在溫室里,但尖銳的社會問題仍然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來,身世悲慘的卡爾,寄人籬下,飽受剝削而不知反抗的農奴,大學教授們的虛偽,大學生活的放縱,政府官員的徇私舞弊,徵兵制度的腐敗等等。

藝術特色

《童年 少年 青年》《童年 少年 青年》

在描寫童年故事而獲得成功的眾多作品中,托爾斯泰的《童年·少年·青年》可以說是獨具特色的。

三部小說的情節是連貫的,是帶有自傳性質的,它生動、真實地再現了十九世紀上半葉俄國貴族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塑造了尼古連卡等一系列典型形象。

《童年》的故事主要是以鄉村莊園和莫斯科邸宅為舞台展開的。托爾斯泰多彩的妙筆,為我們描繪了瑰麗的俄羅斯大自然,使我們如聞草地的芬芳,如見森林的神奇,如置身黃熟的麥田……不過作家目光凝聚的焦點還是尼古連卡的家庭。這是一個普通的貴族之家,有華麗、寬敞的宅第,有成群的奴僕,有專門的家庭教師,有豐盛的筵席,有熱鬧的舞會,有壯觀的行獵……托爾斯泰著力刻畫了媽媽的慈愛,卡爾·伊凡尼奇的善良和娜塔麗亞·薩維什娜無微不至的愛心,通過對教室、出獵、遊戲、舞會等場面優美細膩的描寫,使我們非常生動地看到了這個“鐘鳴鼎食之家”的日常生活圖景,有一種溫馨的氣息拂面而來。所以當時就有權威的評論家認為,托爾斯泰這樣真實地反映現實發掘出了貴族家庭生活中詩意的美。

作者簡介

列夫·托爾斯泰列夫·托爾斯泰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俄國作家。1828年9月9日出生於圖拉省克拉皮文縣的亞斯納亞·波利亞納(今屬圖拉省曉金區)。托爾斯泰家是名門貴族,其譜系可以追溯到16世紀,遠祖從彼得一世時獲得封爵。父親尼古拉·伊里奇參加過1812年衛國戰爭,以中校銜退役。母親瑪麗亞·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謝·沃爾康斯基公爵的女兒。托爾斯泰一歲半喪母,9歲喪父。1841年他的監護人姑母阿·伊·奧斯堅—薩肯去世後,改由住在喀山的姑母彼·伊·尤什科娃監護。於是他全家遷到喀山。
托爾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貴族親職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學東方系,攻讀土耳其、阿拉伯語,準備當外交官。期終考試不及格,次年轉到法律系。他不專心學業,迷戀社交生活,同時卻對哲學尤其是道德哲學發生興趣,喜愛盧梭的學說及其為人,並廣泛閱讀文學作品。在大學時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學的優越性。1847年4月退學,回到亞斯納亞·波利亞納。這是他母親的陪嫁產業,在兄弟析產時歸他所有,他的漫長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在這裡度過。
回到莊園後,他企圖改善農民生活,因得不到農民信任而中止。1849年4月曾到彼得堡應法學士考試,只考了兩門課就突然回家。是年秋天為農民子弟興辦學校。11月起名義上在圖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職,次年12月被提升為十四品文官,實際上卻周旋於親友和莫斯科上流社會之間。但他漸漸對這種生活和環境感到厭倦,1851年4月底隨同服軍役的長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願兵身份參加襲擊山民的戰役,後作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隊中服役兩年半。雖然表現優異,但也有賴親戚的提攜才晉升為準尉。1854年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隊。克里木戰爭開始後,自願調赴塞瓦斯托波爾,曾在最危險的第四號棱堡任炮兵連長,並參加這個城市的最後防禦戰。在各次戰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軍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優秀品質,加強了他對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對農奴制的批判態度。
托爾斯泰在高加索時開始創作,在《現代人》雜誌上陸續發表《童年》、《少年》和《塞瓦斯托波爾故事》等小說。1855年11月他從塞瓦斯托波爾來到彼得堡,作為知名的新作家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歡迎,並逐漸結識了岡察洛夫、費特、奧斯特洛夫斯基、德魯日寧、安年科夫、鮑特金等作家和批評家。在這裡他以不諳世故和放蕩不羈而被視為怪人,他的不喜愛荷馬和莎士比亞也使大家驚異。不久,他同車爾尼雪夫斯基相識,但不同意後者的文學見解。當時德魯日寧等人提倡為藝術而藝術的所謂“優美藝術”,反對所謂“教誨藝術”、實即革命民主派所主張的暴露文學。托爾斯泰傾向於德魯日寧等人的觀點,但又認為任何藝術不能脫離社會生活。至1859年,他同《現代人》雜誌決裂。
1856年底以中尉銜退役。次年年初到法國、瑞士、義大利和德國遊歷。法國的“社會自由”博得他的讚賞,而巴黎斷頭台一次行刑的情景則使他深感厭惡。在瑞士看到英國資產階級紳士的自私和冷酷,也激起他很大的憤慨。但這次出國擴大了他的文學藝術的視野,增強了他對俄國社會落後的清醒認識。
對於50至60年代之交的農奴制改革以及革命形勢,托爾斯泰的思想是極其矛盾的。早在1856年他曾起草方案,準備以代役租等方法解放農民,並在自己莊園試行,因農民不接受而未實現。他同情農民,厭惡農奴制,卻認為根據“歷史的正義”,土地應歸地主所有,同時因地主面臨的是要性命還是要土地的問題而深深憂慮。他不同意自由主義者、斯拉夫派以至農奴主頑固派的主張,也看到沙皇所實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的虛偽性質,卻又反對以革命方法消滅農奴制,幻想尋找自己的道路。由於無法解決思想上的矛盾,曾企圖在哲學、藝術中逃避現實,但很快又感到失望;1860年因長兄尼古拉逝世,更加深了悲觀情緒。1859至1862年間幾乎中輟創作,先後在亞斯納亞·波利亞納和附近農村為農民子弟辦了20多所學校,並曾研究俄國和西歐的教育制度,1860至1861年還到德、法、意、英和比利時等國考察學校。後又創辦《亞斯納亞·波利亞納》教育雜誌。這些活動引起沙皇政府的注意。加之在農奴制改革中,他作為本縣和平調解人,在調停地主和農民的糾紛時,常常同情農民,又招致貴族農奴主的敵視。1862年7月他外出時,家中遭到憲兵連續兩天的搜查。不久他關閉了學校。這段時間他思想上所受的震盪以及因同農民的頻繁接觸而接受的他們對事物的一些看法,成為他的世界觀轉變的契機和開端。復活列夫·托爾斯泰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