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騎兵營》

《空中騎兵營》

本書是退役美軍中將哈羅德·G·穆爾和美國著名戰地新聞記者喬瑟夫·L·蓋洛威所著的暢銷回憶錄。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空中騎兵營空中騎兵營

《空中騎兵營:越南大血戰》是退役美軍中將哈羅德·G·穆爾和美國著名戰地新聞記者喬瑟夫·L·蓋洛威所著的暢銷回憶錄,講述的是1965年越戰初期,美軍入侵越南中部高地德浪河谷時所發生的真實故事。

1963年2月,美國在全世界率先組建了第11空中突擊師(試驗部隊),並選調精兵強將通過大規模高強度的全裝訓練試驗直升機機降突擊戰術。1965年7月該部與美國國父華盛頓親手組建的美利堅開國第一師——美國陸軍騎兵第一師合併,並被授予了騎兵第一師的傳統軍旗。這支全世界首個利用直升機進行戰場機動的新型部隊被美軍寄予了扭轉越南戰場被動局面的厚望。

就在美軍決定向越南戰場投入這支王牌機降突擊部隊時,越南人民軍也在北方精選了33團、66團、320團三個主力步兵團進行整編集訓,在進行了整整一年的臨戰強化訓練後,將其調屬南方戰場B3戰線司令部,這也是越南人民軍正規軍大部隊首次投入南方戰場。就在這時,剛進入越南的美國騎兵第一師也對德浪河谷地區發起掃蕩作戰,結果美越雙方的兩支王牌勁旅在德浪河谷地區迎頭相撞,展開空前激烈的大戰。

《空中騎兵營:越南大血戰》記載的就是當時震驚世界的這場德浪河谷大血戰,內容翔實,情節生動,文筆曉暢,成為美國著名軍事暢銷書。更難能可貴的是該書作者雖然是美軍高級將領,但從一個戰爭受害者的角度對越戰進行了深刻反思。好萊塢根據《空中騎兵營:越南大血戰》改編了由梅爾·吉布森主演的電影《weWereSoldiers》,譯名《越戰忠魂》,又名《軍天壯志》,2002年上映後即獲得全美周票房冠軍,電影戰爭場面宏大逼真,具有相當影響力。

編輯推薦

全世界第一次直升機空中突擊大作戰,越南人民國家正規軍首次突進南越決戰美軍,美軍首次直升機竄突擊作戰尋殲越軍,現代空中鐵騎對陣叢濟南高手,軍天鬥志,衛國忠魂,兩強想爭,血拚叢林。

海灣戰爭多國部隊總司令瓦茨科普夫上將全力推薦,銷書《決戰朝鮮》作者李峰譯作,掀開越戰全新一幕的德浪河谷大會戰,英雄主義和獻身精神的經典回顧——《紐約時報》暢銷書評,好萊塢根據《空中騎兵營:越南大血戰》改編、梅爾.吉布森主演電影《軍天壯志》全美年度軍片最佳票房。

在戰場上,殺人不是榮耀也不是罪惡,而是活下去的唯一手段!為了救出我們的兄弟,空騎營,出擊!

媒體推薦

《空中騎兵營一一越南大血戰》是本偉大的軍史,它的寫作方式正是一本軍史該有的方式。書中對戰爭實況的描述撼動人心。每個人都該讀這本書,尤其是那些被灌輸去相信戰爭是某種遊戲的人。

——海灣戰爭多國部隊總司令 施瓦茨科瞢夫將軍

浪河谷戰役之後,我們得出了我們可以打贏美國騎兵師部隊的結論,如果我們能打敗美國的直升機,我們就能打敗美國的戰略!

——越南武元甲大將

武元甲將軍說他在德浪河谷戰役中學會如何跟美國人作戰,如何打我們的直升機。那完全是放屁!

——美國第一騎兵師師長 哈利·金納德少將

動人的、史詩般的故事。這是我所讀過的最棒的步兵戰鬥紀實,也是描寫越戰的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

——大衛·哈克沃斯上校

越戰的經典之作,一部記錄慈悲為懷的悲劇英雄而不是大放空論的越戰作品;一部幫助我們了解生命而非政治的作品。

——G·A·蓋爾

作者簡介

哈羅德·G·穆爾,出生於肯塔基州,西點軍校畢業,是名優秀的傘兵及飛行員,韓戰時曾指揮兩個步兵連,越戰時擔任營長及旅長。1977年以中將軍階退役,結束了32年的軍旅生涯。退伍之後曾在科羅拉多州一個滑雪休閒中心擔任副總裁,後來服務於一家電腦軟體公司。現在與其妻子住在亞拉巴州及科羅拉多州。

寫作背景

本書作者美國陸軍中將哈羅德·G·穆爾時任美國第1騎兵師第2旅1營中校營長,作為美軍此戰主力率先機降,結果1營著陸的“X光”機降區無意中剛好選在越南人民軍66步兵團三個營的駐地之間。這支人民軍主力剛剛到達南越,全員滿編,求戰心切,戰鬥力極強,當即在一個600人的H15地方主力游擊營配合下向穆爾營發起猛攻,雙方在“X光”機降區展開一場血戰。隨後給穆爾第1營解圍的麥克代德中校第2營又在向另一個“阿爾巴尼”機降區行軍轉移的過程中,無意中闖入北越軍步兵第66團第8營和步兵第33團第1營、第3營之間,被迫打了一場血腥的遭遇戰。美越軍這次交戰是世界上首次大規模直升機機動作戰,在世界現代軍事史上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後來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任多國部隊總司令的施瓦茨科普夫上將,當時作為南越部隊軍事顧問也參加了德浪河谷戰役後期的掃蕩作戰,他當時的軍銜是少校。

本書記載的就是當時震驚世界的這場德浪河谷大血戰。本書內容翔實,情節生動,文筆曉暢,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雖然是美軍高級將領,但卻從一個戰爭受害者的角度對越戰進行了某些深刻反思,好萊塢以後還根據本書改編了梅爾·吉布森主演的電影《Weweresoldiers》,譯名《越戰忠魂》,又名《軍天壯志》,2002年上映後即獲得全美周票房冠軍,電影戰爭場面宏大逼真,具有相當震撼力。

德浪河谷血戰的慘烈在美軍介入越南後的作戰中是空前的,僅在麥克代德中校2營的“阿爾巴尼”機降區之戰中,這個450人的美軍王牌機降步兵營就折損了四分之三的人馬,戰後全營殘餘官兵只用4輛兩噸半卡車就裝走了,而且還裝得綽綽有餘。而越軍也付出了極為慘重的傷亡代價,僅在圍攻穆爾中校第1營的“X光”機降區環形防線時就扔下了一千多具屍體。美軍宣稱在前後34天的德浪河谷之戰中打死越軍3561人,美軍自己也陣亡305人,重傷殘廢400多人。戰後雙方都宣稱是自己取得了勝利,但對極為重視人力資源和輿論影響的美軍來說,這樣的傷亡代價是美軍無法承受的,而越軍三個剛投入南方戰場的主力步兵團和一個地方游擊主力營也全部被打得支離破碎,徹底失去戰鬥力,只得被迫放棄德浪河谷根據地,撤往高棉休整。對雙方來說,這都是一次代價慘重難以承受的“皮洛士勝利”。

德浪河谷之戰是越南戰爭的一個轉折點,在越南戰爭進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這次戰鬥對美國國內衝擊極大。此戰之前,美軍沒有大規模介入越南地面戰場,傷亡極小,越南戰場對美國人民還是一場與己無關的微不足道的遙遠衝突,這場戰鬥打完,幾乎一夜之間數百具美軍屍體被運回國內,給美國人民造成了極大的心靈震撼和衝擊。此戰之前,美國陸軍甚至都沒有考慮過建立傷亡通知小組,結果倉促之間德浪河谷戰死者的陣亡通知書競由西部聯合電報公司交給計程車司機轉遞陣亡者家屬,曾有喝多了的司機在遞交通知書後竟當場醉倒在傷心欲絕的陣亡者家屬門口的花壇里,結果陣亡者家屬都被這種外行的粗魯行為弄得當場暈倒!

此戰後,戰爭的雙方都堅定了把戰爭打下去的決心。越南人民軍武元甲大將說:“德浪河谷戰役之後,我們得出了我們可以打贏美國騎兵師部隊的結論,如果我們能打敗美國的直升機,我們就能打敗美國的戰略!”而美國第1騎兵師師長哈利·金納德少將則認為:“武元甲將軍說他在德浪河戰役中學會如何跟美國人作戰,如何打我們的直升機,那完全是放屁!”越南人在此戰後得出的結論是美國輿論和美國人民承受不起如此巨大的戰爭傷亡,只要堅持打下去,就一定能像耗垮法國人一樣熬垮美國人,據說越南最高統帥部打算用200萬人的犧牲贏得國家的獨立統一。而美國軍人則總結只要堅持打下去,如此巨大的傷亡必會讓北越失血過多難以為繼,只要繼續增兵擴大戰爭就能打垮北越。戰爭雙方都通過此戰下定決心大打特打,從此,越南戰爭進入大規模爆發時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