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街與華爾街的探戈》

《秀水街與華爾街的探戈》

本書討論了在秀水街與華爾街的雙街模式下中美關係將如何改變世界的這一熱點話題。郭生祥認為,中國今天的問題本質上是一個古老的經濟學問題,是勞動力的價格長期扭曲的問題,這是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被迫實行追趕型經濟的必然結果,是這類經濟體共同的悲劇。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封面封面
為什麼美國人比我們幸福?中美關係會如何改變世界?
突破舊有雙街模式有戲嗎?我們能否迎來中國下一個30年的春天?
“中華經濟英才”“世界信用經濟學教父”痛陳“美國人比我們幸福”的經濟真相在作者看來,過去三十年,中國的發展不單成就了中國,也成就了既有的雙街模式,使得中美關係成為一體。美國在這個一體中居上,中國則在下層。美國人之所以比我們幸福,原因就在這裡。這種雙街模式實際並不僅存在於中美之間,歷史上也曾有過。這個模式依賴的就是經濟要素的扭曲。但如今,這種扭曲已無法承載下一個30年的新中美關係了。在作者看來,繼續維持舊有的雙街模式,損害的不僅是中國,對美國和世界經濟也同樣不利。我們現在該如何做呢?那就要依賴人類未來的普世價值——信用。

內容簡介

那么,什麼樣的發展才是中國的最優發展?如何才能完成現代化國家的轉型?郭生祥認為,問題的關鍵是,要真正扭轉勞動力價格、土地價格與資本價格長期非均衡發展的趨勢。如果這個趨勢始終扭轉不過來,優良的經濟結構和持久高效的發展將無法實現。
郭生祥被稱作“世界信用經濟學教父”。時隔三年,新書再度重磅出擊,痛陳“美國人比我們幸福”的經濟真相。

作者簡介

郭生祥
信用科學研究者。註冊精算師。國內外多所大學特聘教授。長於信用、貨幣和價值研究。作品有《信用經濟學》《信用中國》《信用與信仰》《信用是什麼》《定價全球化》等。

目錄

自序 中國經濟的根本問題是勞動力價格持續低廉
第一章 秀水街與華爾街的探戈實質是中美關係的舞動
秀水街百年風雲
華爾街的大起大落
雙街演繹
第二章 中美經濟關係如何演進
譚中和弗格森的說法
叩問貧富差距
中美關係的新標籤
第三章 什麼左右了中美經濟關係
追趕型經濟的頑疾
扭曲理論
南轅北轍的金磚四國峰會
糧食金融化後的危機
三農:中美關係函式的最大變數顯示全部信息

部分章節

第一章 秀水街與華爾街的探戈實質是中美關係的舞動
秀水街百年風雲
根據一些歷史檔案不難整理出下面這些資料,並且作些簡單的歸類,目的是希望把秀水街及其代表、華爾街及其代表向讀者作一個框架性地敘述,簡單地梳理出一個較為清晰的歷史脈絡,以便對於書中所描述的秀水街和華爾街所構成的“雙街現象”有一個更好地了解。 秀水街與華爾街,一個代表實體經濟,一個代表虛擬經濟;一個代表製造業的前店後廠,一個代表服務業,儘管服務業幾乎沒有什麼前店後廠,但是有所謂的Office;一個代表勞動力、土地、資本要素價格不斷地走低,一個代表信息、知識、信用價格不斷地升高;一個信用向負相運動,一個信用向正相運動;一個所發現的價格是曰益走低。一個所發現的價格日益走高。
其實這兩條街不光存在於北京和紐約,也不光存在於中國和美國,還廣泛地存在於一切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之間。
可以說,這雙街其實就是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一個縮影,一個發達、一個落後,一個追趕、一個竭力維持自己的進步。 它們總是在上演著各種矛盾,有時是對立,有時是統一,有時雙方在不自覺地上演著類似的“雙簧”。 
大多數時候他們一起漲,少數時候即使華爾街跌了,秀水街也還在熱鬧。 華爾街的信用與秀水街的商品長期以來很少被人連線起來,一個經營商品,一個經營信用;一個在市場不等式中占有很高的位階,一個僅為較低的位階,其實他們不是孤立的。
這裡所寫的北京秀水街,其所代表的還?秀水街背後的各類金融機構、中關村等。 
也不單指北京的秀水街,還有武漢的漢正街、上海的南京路、成都的春熙路,這不僅代表歷史上的清明上河圖,更主要的是代表這些街背後分布在天南地北的工廠,包括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灣的製造業以及在這些製造業下面的勞動力、土地、資本要素的價格變化;這裡的華爾街也不僅是紐約的華爾街,還有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美國的矽谷、華盛頓的財政部、五角大樓、白宮以及紐約的儲備銀行,也不僅僅代表紐約,還代表倫敦的金融城,更主要是代表這裡的知識、信息、信用要素的價格變化。這裡的金融業,其實就是?用產業化經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