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時代》

《矽谷時代》是1999年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方興東。頁數438。

矽谷時代 內容簡介

我們正迎來一個全新的時代�D�D矽谷時代。這是一個全新的理念,它代表了一種嶄新的商業模式和文明形態,它不僅僅屬於美國,正如工業革命不僅僅屬於英國一樣。因此,每一個關注中國乃至全人類社會命運的人們自然要關注和研究矽谷。《矽谷時代英雄》分"矽谷英雄傳"、"產業先驅傳"、"技術天才傳",正如作者說的就是要把我們這個時代和英雄介紹給讀者。該書由汪道涵作序。

矽谷時代 本書目錄

我們的時代和英雄(自序)…………………………方興東(1)


矽谷英雄傳

弗雷德里克・特曼(Frederick Terman)
矽谷之父………………………………………………………(9)
威廉・休利特和戴維・帕卡德(William Hewlett、Dave Parkard)
HP共同創始人…………………………………………………(20)
威廉・肖克萊(William Shockly)0
電晶體之父……………………………………………………(32)
羅伯特・諾伊斯(Robort noyce)
積體電路之父、英特爾共同創始人…………………………(43)
傑里・桑德斯(Jerry Sanders
AMD創始人…………………………………………………… (54)
查爾斯・E・斯波克(Charles・E・Sporck)
國民半導體公司前主席兼CEO……………………………… (67)
戈登・摩爾(Gordon Moore
英特爾共同創始人……………………………………………(77)
諾蘭・布希內爾(Nolan Bushnell)
Atari創始人、電子遊戲機之父…………………………… (87)
亞當・奧斯本(Adan osborne)
攜帶型計算機之父……………………………………………(96)
司各特・庫克(Scott Cook)
締造財務軟體新神話…………………………………………(105)
路・普拉特(Lewis Platt)
HP兼CEO主席………………………………………………… (118)
埃里克・本哈默(Eric benhamou)
3Com董事會主席兼CEO……………………………………… (126)

產業先驅傳

小托馬斯・沃森(ThomasJ・Watson,Jr.)
IBM前董可長………………………………………………… (139)
肯・奧爾森(Ken Olsen)
DEC創始人、小型機之父…………………………………… (152)
王安(AN Wang)
王安公司創始人………………………………………………(166)
保羅・艾倫(Paul Allen)
微軟共同創始人………………………………………………(177)
米切爾・卡普爾(Mitch kapor)
Lotus、EFF創始人……………………………………………(185)
保羅・布萊內德(Paul Brained)
桌面出版之父…………………………………………………(193)
阿蘭・舒加特(Alan Shugart)
硬碟業之父,希捷公司創始人………………………………(201)
戈登・貝爾(Gordon Bell)
小型機之父……………………………………………………(210)
吉恩・阿姆達爾(Gene Amdahl)
大型機之父……………………………………………………(218)
西摩・克雷(Seymour Cray)
超級計算機之父………………………………………………(227)
愛德華・羅伯茨(Edward roberts)
MITS創始人、個人電腦之父…………………………………(239)
唐・埃斯特利奇(Don Estridge)
IBMPC之父…………………………………………………… (251)
貝尼・艾拉格姆(BENY alagem)
Padkard bell創始人、零售市場開拓者……………………(262)

技術天才傳

阿蘭・圖靈(Alan turing)
人工智慧之父…………………………………………………(271)
馮・諾依曼(John Von Neumann)
電腦之父………………………………………………………(283)
約翰・阿塔納索夫(J.V.Atanasoft)
真正的計算機之父……………………………………………(296)
格蕾絲・赫柏(Grace Murray Hopper
電腦程式之母………………………………………………(306)
艾克特和莫齊利(J.Presper Eckert`、John Mauchly)
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ENIAC設計者……………………… (314)
約翰・巴庫斯(John Backus)
FORTRAN之父………………………………………………… (329)
伊凡・蘇澤蘭(Ivam sutherland)
虛擬現實之父…………………………………………………(338)
阿倫・凱(Alan Kay)
現代圖形用戶界面(GUI)之父…………………………… (348)
道格・恩格爾巴特(Doug Engelbart)
滑鼠之父、ARC創始人……………………………………… (359)
特德・霍夫(Ted Hoff)
微處理器之父…………………………………………………(369)
加里・基爾代爾(gary Kildall)
DOS之父……………………………………………………… (378)
史蒂芬・沃茲尼克(Steven Wozniak)
蘋果共同創始人………………………………………………(389)
丹・布萊克林(Dan Bricklin)
電子表格軟體之父……………………………………………(400)
查爾斯・西蒙尼(Charles Simonyi)
Word之父、微軟首席建築師…………………………………(408)
參考文獻………………………………………………………(419)
附錄……………………………………………………………(423)

矽谷時代 文章節選

亞當・奧斯本(Adan Osborne)
攜帶型計算機之父

導 語:

在矽谷歷史上,亞當・奧斯本絕對算得上是一個人物。他曾經以自己所特有的超眾才華和傲慢自大,對計算機業進行嚴厲的批評;而當他發現沒人在聽他講話時,就著手建造攜帶型計算機。而他的公司也如同煙花一般:在空中開得艷麗,衰敗得也快。但奧斯本依然我行不素,正如他對《華爾街日報》所說的:"我個人一點都不覺得�擂巍R�成為一名企業家,就不能對失敗老是耿耿於懷。"

如 是 說:

"我了解報刊。當然我利用了報刊。但是,報刊就是供人利用的。每一位新聞記者都對寫出能吸引人的新聞故事感興趣。這一點毫無疑問。所以,是我在利用報刊,還是報刊在利用我,這只是個定義的問題。我幫助它們創造了一個可以賣出去的東西……也象徵性地推銷了我自己。"


沒有人聽我的話,所以我自己去製造

在矽谷歷史上,亞當・奧斯本絕對算得上一個人物。不說別的,就是看看經歷也夠讓人驚詫的。
1939年,他出生於泰國。但是他的大部分童年時期都在印度度過。他的父母是英國人,父親是一名教師,還著書立作,寫的是東方宗教和哲學。11歲時,奧斯本來到英國。1961年,他在伯明罕大學獲化學工程學位。然後就這樣遠渡重洋,來到美國。在美國東部的德拉瓦大學獲得化學工程博士學位。畢業後,就來到加州,加入殼牌石油公司。
但是工作不久,奧斯本就發現自己根本不喜歡公司職員的生活方式,他倒是一下子迷上了技術寫作,尤其是新興的計算機業。70年代初期,奧斯本得到了一份工作,為英特爾新發明的微處理器編寫說明書,隨後成為技術領域的自由撰搞人。
1972年,他組建了奧斯本夥伴公司,專門為計算機書寫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說明手冊,還寫了一本著作《微處理器入門》。但是書稿被出版社拒之門外,天性高傲的奧斯本決定自己出版。所以,每次參加計算機愛好者俱樂部的活動,都要帶上一批自己的大作,現場兜售。有一次,他碰到IMSAI計算機公司的Bruce Van Natta,Van Natta讀完該書後,大為讚賞,決定在公司銷售的每一台計算機都"捆綁"一本書。有了這個吉星高照的開端,奧斯本更加堅信,大眾急需深入淺出的計算機優秀讀物,於是他就乾脆創辦了"奧斯本出版公司"。接下來5年內,共出版了40多本計算機相關的書籍。1979年,他將公司賣給了著名的Mcgraw-Hill公司。
與此同時,奧斯本開始在計算機雜誌《界面時代》(Inrerface Age)上開寫專欄文章,隨後又在InfoWorld上開闢專欄。一開始,專欄主要是對晶片技術和硬體產品的簡單分析。後來,奧斯本火氣漸旺、鋒芒漸露,開始對操縱用戶的計算機公司展開批評。尤其抨擊那些將未開發完成卻提前發布的技術產品公司,利用用戶提前交付的錢繼續開發工作。 奧斯本選擇的時機再恰當不過了。當他選擇到個人計算機業興風作浪時,個人計算機行業剛起步。而且他不只是動作及時,奧斯本還有他獨特的風格。有一段時間,計算機行業沐浴在一片使人困窘的商業報刊無節制的讚揚之中。而奧斯本毫不畏懼地指出了他所看到的問題。在他著名的專欄(典型的妄想自大狂)"源泉之水",向個人用計算機行業的所有偶像發起了攻擊。


甩開膀子大幹一場

70年代中期的一段時間內,奧斯本是個人計算機行業最有名的"平民"。似乎他命定要在這個行業里鬧個天翻地覆。他以自己所特有的超眾才華和傲慢自大,嚴厲地批評了計算機業存在的缺點,然後當他發現沒人在聽他講話時,他就著手建造他自己的計算機。
他不滿足於做一個個人計算機行業的讓人討厭的批評者,奧斯本有比這更大的計畫。他想要成為這個行業的一分子,為矽谷的大亨,向對他的邏輯天才發生過懷疑的人證明他們的錯誤。他毫不謙虛,甚至有些自大地說:"我跟每一個人說,他們應該製造什麼,可是沒有人聽我的話。所以我自己去製造了。"
"坦率地說,後來聽到有人說我的工作富有創造性或者是卓越才華表現的時候,我吃了一驚。這科是再明顯不過了。"
使人驚奇的是,有兩年的時間,奧斯本證明了他過分的要求是合理的。奧斯本有兩個很妙的主意:首先,利用眼下電路體積變得越來越小的優勢,製造出一種既小又輕而且結實的攜帶型個人用計算機;其次,把當時需單獨購買並且價格昂貴的最流行的軟體,算在個人用計算機的價格內賣給顧客。此前,硬體和軟體公司從來不會一同提供服務。

因為奧斯本越來越想念,計算機將會成為一件越來越有用的工具,它們應該能方便地移動,能夠隨時隨地帶在身邊。這個觀念很新穎,許多公司都沒有意識到。而奧斯本則甩開膀子準備大幹一場。1980年3月,在西海岸計算機展覽會上,奧斯本見到了Lee Felsenstein,拉他入伙。Lee剛好失業在家。此前他在一家硬體公司設計電路板,公司剛剛破產。奧斯本提出投計要求:一是要廉宜結實,即小又輕的攜帶型計算機;二是將捆綁上字處理和電子表格軟體,一定能吸引大批用戶。
按照奧斯本的構想,Lee很快設計出一台攜帶型計算機,只有24磅重,可擱在飛機座位上。螢幕有5英寸厚,帶兩個磁碟驅動器。機器大功告成,奧斯本親自出馬,談下了BASIC、CBASIC語言、WordStar字處理和SuperCalc電子表格軟體,這些軟體原先本身的價格就在2000美元。1981年4月,西海岸計算機殿鑒會上,奧斯本I型計算機全新亮相,含軟體在內的整機價格僅1795美元。一下子轟動四方,生意滾滾。到1981年9月,公司月銷售就攀升至100萬美元。儘管其他公司馬上追風模仿,但奧斯本I型還是成為最暢銷的個人計算機,每月銷量達1萬台以上,第二年公司收入就達7000萬美元。


典型的矽穀神話

像一個優秀的企業家一樣,奧斯本首先從市場著手。結果,奧斯本公司便踩著年銷售額1億美元的步子向前邁進。奧斯本以他典型的風格預言,說他的公司第一個財年的年銷售額將達到2.5億美元。(HP公司達到這個數字花了20年時間,英特爾則花了10年,Apple花了4年。)
所有這些大吹大擂的宣傳掩蓋了奧斯本計算機公司的許多缺點。舉一個例子來說,他們公司的計算機在裝配方面常常以次充好,而且因為顯示屏太小而銷路大受影響。用《加利福尼亞》雜誌的話來說,奧斯本I型計算機是一個革新型的產品,但也是"一個冒牌的騙人的玩意。"
毛病還不止這些。公司本身步履蹣跚、舉步維艱。奧斯本很少呆在公司,把公司的事物交給一幫沒有經驗的年輕經理去掌管,暈些經理大多數只有20來歲。奧斯本公司給全國最大的計算機零售商�D�D計算機大陸�D�D運去的第一台奧斯本I型計算機,在運到時就壞了。
就這樣,奧斯本卻像拉小提琴那樣,使界跟著他的樂曲團團轉。"60分鐘"節目的記者趕來採訪他。幾家全國性的新聞雜誌把他當作高技術的新精神領袖加以擁抱。這個"半宗教人物"的每一句話都在計算機業傳誦。
"我了解報刊。當然我利用了報刊。但是,報刊就是供人利用的。每一位新聞記者都對寫出吸引人的新聞故事感興趣。這一點毫無疑瓿。所以,是我在利用報刊,還是報刊在利用我,這只是個定義的總是。我幫助它們創造了一個可以賣出去的東西……也象徵性地推銷了我自己。"
公司如同火箭般升空,勝利沖昏了頭腦。奧斯本根本沒有運作大公司的經驗和能力,但是他雄心勃勃要向Apple和IBM挑戰,成為這個行業的領頭羊。


青春綜合症

奧斯本公司在成立的第二年的年中,便開始在判斷方面犯下嚴重的錯誤。首先,公司在計算機內繼續大量使用將要淘汰的元件,仍然在計算機內加入最流行的軟體包,以此來促進產品暢銷。這個策略簡直成功過了頭:需求的突然增加,使本來已經處於緊張狀態的生產負擔吃不消了,結果造成交貨拖延和質量下降。
奧斯本知道,一個新成立的公司成功的關鍵在於有後續產品推出,在公司的股票首次上市後能推出強有力的產品。他有兩個秘密備用的新型號,一個是取代奧斯本I型的成本很低的計算機,另一個是叫做"管理者"的新型商用計算機。他知道公司的財務十分虛弱,因此調進了一個支持他的人:芝加哥團結食品公司的羅伯特・喬內奇。喬內奇拒絕了一年80萬美元的薪金以及擁有100萬美元股票的待遇,期望在奧斯本股票上市時能賺10倍於這么多的錢。
但喬內奇在奧斯本公司的發現卻使他很寒心:組織鬆散,天真幼稚,以及缺乏連續性。很快他就開始解僱公司的高層經理。這樣一來,士氣也被破壞了。更糟糕的是,當他查閱公司賬目時,又發現自己犯了一個大錯,絕對不應該接受這個工作。或許是由於疏忽,奧斯本公司在某個地方少了1000萬美元。
喬內奇意識到,這些無法收回的倒賬加上其他沒有價值的庫存,會使公司一年內損失多達400萬美元,他被迫取消了奧斯本計算機公司股票第一次公開上市的計畫。這一舉動對他個人造成的損失可能達1000萬美元。
奧斯本計算機公司現在面臨著一些新公司的毀滅性的競爭,如Compaq公司。對奧斯本公司來說,惟一的希望就是"管理者"。但處在這樣糟糕的環境下,奧斯本卻很瀟灑地走來來了,"管理者"的推出大獲全勝。但奧斯本的傲慢自大的性格卻徹底毀了他的公司。當時在市場上占統治地位的是IBM,而奧斯本公司的"管理者"卻不能與之兼容,這本不算太糟,但奧斯本不能忍受這樣的說法:多年來被他橫加指責的計算機行業,正在指出他的錯誤。於是,奧斯本在"管理者"投放市場一星期後,宣布他已開始準備與IBM兼容,這無形之中他宣布了"管理者"已經過時,銷售量頓時一落千丈。
不得已,奧斯本計算機公司解僱了203名員工,占員工總數的50%。1989年9月13日,根據破產法第11章的規定,公司宣告破產,欠下了600名債權人的4500萬美元的債務。一個美麗的計算機神話僅僅維持了不到兩年時間。不久前,曾經是新聞界寵兒的奧斯本的照片在《人民》雜誌刊出。照片上的奧斯本正從剛廢棄的大樓里出來,用公文包擋著臉,好似被起訴的黑手黨徒。

沒有悔改

然後,奧斯本又回到他最拿手的職業中,寫了一本關於自己的小冊子。他在書中"暗示",喬內奇有意破壞奧斯本計算機公司,為了得到公司餘下部分的控制權。不出所料,奧斯本把自己描繪成不幸環境下無辜的犧牲品,說自己錯誤地信任了別人,把缺乏管理經驗的自己放錯了位置。這本書的銷量十分有限。
他沒有悔改,依然我行我素。正如他對《華爾街日報》所說的:"我個人一點都不覺得尷尬。要成為一名企業家,就不能對失敗老是耿耿於懷。"
1989年春,遭受重創的奧斯本又折回到出版業。他創辦了Paperback軟體國際公司,準備出版低價軟體套件,與市場上價格高昂的軟體競爭。起初,這個新創意又大獲成功,引發市場震動,而且很快在英國開設公司。奧斯本最成功的產品就是VPPlanner電子表格軟體。

噩運再度降臨,1987年軟體大王Lotus控告奧斯本侵犯Lotusl-2-3的著作權,官司還未到法庭上,市場銷售就受到重創,因為用戶認為奧斯本根本就不是Lotus的對手。銷售量直線下滑,從1986年底每季度150萬美元的收入跌到1989年中每季度的30萬美元。更糟糕的是,奧斯本完全依靠風險投資擴展業務,這下子投資者再也不敢往公司投錢了。
1990年2月,官司付諸法庭。1990年3月,奧斯本宣布辭去Paperback軟體公司總裁一職。經過反覆審理,法庭判決Paperback公司的界面選單侵犯了Lotusl-2-3的著作權。據理力爭的奧斯本對美國司法系統徹底地厭惡了。
離開公司後,他開始在印度投資一家計算機公司和一家軟體公司。這個以自己的創新理念,促使計算機業發展方向發生革命的人物,這個一度是PC業內最具影響力、最富爭議的人物,就這樣淡出業界,將一切甩在了自己身後。這些年,印度軟體業如日中天,不知這一次,奧斯本的運氣和收成究竟如何。

矽谷時代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方興東,1987-1994年就讀於西安交通大學,獲本科和碩士學位;1996年3月考入清華大學、現攻讀博士學位。《南方周末》、《計算機世界》、《個人電腦》、《中國青年報》、《電腦報》等媒體的專欄作家和特約記者。"數字論壇"發起成員,中國信息化專家論壇主要學者,被譽為"中國信息產業最具有衝擊力的獨立評論家"。1999年,他對微軟"維納斯計畫"的批語及他提出住處時代"知識霸權"的概念,引發國內外的強烈爭論。
個人著作有:《起來�D�D挑戰微軟霸權》(合著,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1999年);《騷動與喧囂�D�DIT業隨筆》(數字論壇叢書之一,海洋出版社,1999年);《數字論壇�D�D計算機批判》(數字論壇叢書之一,海洋出版社,1999年);《你讓我順流漂去》(詩集,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還原�D�D改變計算機命運的英雄》(電子工業出版社,1999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