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里斯丹和綺瑟》

《特里斯丹和綺瑟》

《特里斯丹和綺瑟》,Tristan und Isolde, R.華格納創作的歌劇,共3幕,作曲家自撰腳本。

《特里斯丹和綺瑟》

作於1856~1859年 ,1865年在慕尼黑首演。它取材於中世紀騎士傳奇,劇情是寫康瓦爾國王向愛爾蘭公主綺瑟求婚,派武士特里斯丹迎娶。特里斯丹與綺瑟過去曾相愛,在途中兩人知道不能如願,企圖服毒同歸於盡,但誤食愛藥,反而更加熱戀起來。回國後,兩人在宮中幽會時被捉,在搏鬥中特里斯丹受重傷,後來終於在綺瑟懷中死去。綺瑟也倒在特里斯丹身上死去。華格納在這部歌劇中用狂熱的情慾來渲染命運的不可抗拒,表現黑暗、死亡和人生的毀滅,把死亡當做使人解脫的歸宿。歌劇全面體現了華格納樂劇的理論,從主張樂劇的題材內容應是神話或中世紀傳奇,到主導動機的運用;從冗長的無終旋律,到新穎的半音和聲;從複雜的和弦半音改變,到持續不斷的調性變換。華格納通過這些新的表現手法,揭示了歌劇中的思想內容,表現了劇中人的思想感情。他放棄了歌劇的傳統原則,把歌劇變成為交響樂式的聲樂交響詩,整個歌劇沒有什麼舞台動作。從思想內容上看,這部歌劇受叔本華唯意志主義哲學思想影響很大,在音樂上也預示了20世紀和聲風格的發展,對後人影響很大,在歐洲音樂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特里斯丹和綺瑟》特里斯丹和綺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