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原野(胡安·魯爾福短篇小說集)》

《燃燒的原野(胡安·魯爾福短篇小說集)》

《燃燒的原野(胡安·魯爾福短篇小說集)》,作者是 胡安·魯爾福 (作者), 張偉劼 (譯者) ,由 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譯林 出版社於 2010 年出版。描述的是20世紀80年代的某一天,在墨西哥城,大江健三郎在一家作家經常光顧的灑吧邂逅了一位上了年歲的紳士。“你認識墨西哥的小說家嗎?”紳士問。“知道一部作品,那確實是一部出色的小說……那位作家可是理應位於拉美文學中心的人啊……”兩三天后,當大江再度前往那家小酒館時,留給他的、附有胡安-魯爾福簽名的書已經放置在酒吧櫃檯那兒了。這就是《燃燒的原野》。又過了幾年,魯爾福去世了。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00
出版社: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譯林出版社;第1版(2010年9月1日)
平裝:173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32
ISBN:754471280X,9787544712804
條形碼:9787544712804
商品尺寸:21x14.8x1cm
商品重量:259g
ASIN:B0047XH4SC

內容簡介

燃燒的原野(胡安·魯爾福短篇小說集)》內容簡介:20世紀80年代的某一天,在墨西哥城,大江健三郎在一家作家經常光顧的灑吧邂逅了一位上了年歲的紳士。“你認識墨西哥的小說家嗎?”紳士問。“知道一部作品,那確實是一部出色的小說……那位作家可是理應位於拉美文學中心的人啊……”兩三天后,當大江再度前往那家小酒館時,留給他的、附有胡安-魯爾福簽名的書已經放置在酒吧櫃檯那兒了。這就是《燃燒的原野》。又過了幾年,魯爾福去世了。

編輯推薦

《燃燒的原野(胡安·魯爾福短篇小說集)》:
沒有魯爾福,也許就沒有《百年孤獨》。
馬爾克斯、大江健三郎、克萊齊奧……他們都熱愛魯爾福描寫原野的筆觸;
余華、莫言、蘇童……他們都曾受到魯爾福的深刻影響。

媒體推薦

在墨西哥的最後幾年,我感到有點孤獨,有點孤僻,有點離群,幾代新作家占據了一切。甚至出現了“職業丈學”必須用的一種時髦的寫作方式。人們寫了那么多小說,像火苗,像火焰,作家不得不寫另一種小說,以便沖淡前一種。所以他就失敗了,誰也不再記得他。今天使用的語言,每個季節都會過時。這個世界和我格格不入……不是我輟筆不寫作了,我仍在寫我沒有完成的東西。
——胡安·魯爾福
在讀了卡夫卡的《變形記》後我還沒有這么激動過。《燃燒的原野》令我震撼。那一年餘下的時間,我再也沒法讀其他作家的作品,因為我覺得他們都不夠分量。
——加西亞·馬爾克斯
我把這份獻辭(諾貝爾文學獎獲獎演說)送給……送給胡安·魯爾福和他的《佩德羅·巴拉莫》,及其短篇小說集《燃燒的原野》,還有他為墨西哥農村拍攝的純樸而悲傷的照片。
——勒·克萊齊奧
00
作者:(墨西哥)胡安·魯爾福譯者:張偉劼
胡安·魯爾福(1917-186),墨西哥小說家,被譽為“拉丁美洲新小說的先驅”,一生只留下篇幅極其有限的作品,卻被歷代文豪奉若至寶。出生於墨西哥農村,在孤兒院長大。貧苦的童年並未遮掩他求知的欲望和創作的才華。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說便是由自己創辦的刊物《麵包》刊發的。此後他創作了一系列短篇小說,並於1953年以《燃燒的原野》為題結集出版。
1955年,《佩德羅·巴拉莫》出版後,一度乏人問津,有人認為它“寫得很好”,也有人認為它是“一堆垃圾”。魯爾福平靜地面對著這一切。寫完了小說,還是安心地做他的汽車輪胎推銷員。幾年後,《佩德羅·巴拉莫》聲名鵲起,奠定了作家在拉美文學中的地位,魯爾福卻從此不再寫任何小說。

目錄

第一章清晨
第二章那個夜晚,他掉隊了
第三章我們分到了地
第四章科馬德雷斯坡
第五章都是因為我們窮
第六章那個人
第七章塔爾葩
第八章馬卡里
第九章燃燒的原野
第十章求他們別殺我
第十一章盧維納
第十二章北渡口
第十三章你還記得吧
第十四章你聽不到狗叫
第十五章地震的那天
第十六章瑪蒂爾德·阿爾坎赫爾的遺產
第十七章安納克萊托·莫羅內斯

文摘

“我在這裡坐個一兩天,然後我就回森松特拉。”他對我們這么說。
可我和娜塔麗婭不願這樣。我們的心裡有某種東西,讓我們對塔尼羅感覺不到絲毫憐憫。我們想把他帶到塔爾葩,因為到這地步,像他這個樣子,還能活一段時間。所以,在娜塔麗婭用燒酒給他洗腳消炎的時候,我一個勁兒地給他打氣。我跟他講,只有塔爾葩聖母才能治好他的病。唯有她才能讓他徹底痊癒。只有她。雖說聖母不止她一個,但只有塔爾葩聖母才頂事。這是娜塔麗婭跟他講的。
然後塔尼羅就痛哭起來,淚水在他汗涔涔的臉上開出道道溝渠,接著他就咒罵起來,說自己行過惡事。娜塔麗婭用她的披肩給他擦去淚水,然後我們倆把他從地上扶起來,讓他再走一刻鐘,趁著天黑之前。
就這樣,我們硬是把他帶到了塔爾葩。
在最後的那些天裡,連我們也感到累了。我和娜塔麗婭都覺得身子越發直不起來了。好像有什麼東西擋著我們,把一個重重的包袱壓在我們身上。塔尼羅越來越頻繁地倒下來,我們不得不一次次地把他扶起來,有時還得背著他走。大概就因為這樣,我們才走成這個樣子:渾身鬆軟發虛,沒力氣走下去了。可跟我們一同趕路的還有好多人,我們不得不加快了腳步。
到了晚上,這亂鬨鬨的世界才安靜下來。四處都亮起了篝火,朝聖的人們圍在火邊,兩臂交叉,朝塔爾葩上方的天空望去,嘴裡念著《玫瑰經》。這誦經聲被風兒吹過來又帶過去,來回翻轉,直至匯集成一股低沉的吼叫聲。不一會兒,一切都沉寂下來。差不多到午夜的時候,還能聽見有人在離我們很遠的地方唱著歌。然後我們就閉上眼,也不睡覺,就等天亮。
我們唱著讚美詩來到了塔爾葩。
我們是2月中出發的,直到3月底才走到塔爾葩,這時候好多人已經在往回走了。這都是因為塔尼羅非要懺悔給耽擱的。他看周圍的人都往身上掛幾片仙人掌當聖服穿,便也想穿。他用襯衫袖子把雙腳捆在一起,好讓他走起來顯得更加悽慘。然後他又想戴一個荊冠。沒過多久他把眼睛也蒙了起來,再後來,在最後的幾段路程中,他跪到了地上,兩手別在背後,雙膝著地前行,就這樣,就是這樣一團東西,我哥哥塔尼羅·桑托斯走到了塔爾葩;就是這樣一團東西,渾身塗滿了藥膏,淌著一道道暗紅色的血,所過之處,空氣中散發著一種像動物屍體那樣的酸臭的味道。
我們一不留神,發現他已經鑽到跳舞的人群中去了。我們剛回過神來,他已經在那裡了,搖著長長的串鈴,狠跺著他那雙發紫的赤裸的腳。他顯得極為憤怒,似乎要把積蓄多目的怒火全都抖出來;又好像為了能再多活一會兒,在作最後的努力。
也許看到別人跳舞,他想起自個兒曾經年年在苦難耶穌九日敬禮的時候去托里曼,整夜跳舞,跳得一身骨頭快要散架了也不覺著累。也許他記起了這個,便想重新體驗一下他過去的力量。
我和娜塔麗婭看著他這樣,有好一會兒。突然,我們看到他舉起雙臂,將身體重重地摔在地上,滿是血污的手還在搖晃著串鈴。我們趕緊把他拖走,就怕別的舞者一腳踩到他身上;那一隻只暴怒的腳在石子間滾動、跳躍著,拍打著地面,並不知道在它們中間有什麼東西倒下來了。
我們倆架著他,就好像架著一個癱瘓病人似的,進了教堂。娜塔麗婭讓他跪在她身旁,正對著塔爾葩聖母的金像。接著塔尼羅就開始祈禱,從他眼裡掉下一顆大大的淚珠來。這淚水來自他的內心深處,把娜塔麗婭放在他兩手間的蠟燭都澆滅了。但他沒察覺到;教堂里有那么多蠟燭在同時燃燒,發出的火光讓他看不見自己的這個拿來照亮四周的東西了。他手持蠟燭,繼續祈禱。他大叫大喊著祈禱,為的是能聽見自己在祈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