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譜溶劑系統的選擇與最佳化》

《液相色譜溶劑系統的選擇與最佳化》是瀋陽藥科大學孫毓慶教授與中國藥科大學胡育築教授、王東援教授等及其諸多研究生,根據多年從事液相色譜法溶劑系統的最佳化方法研究的成果及實踐經驗,並在參閱國外相關專著及大量國內外文獻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液相色譜溶劑系統的選擇與最佳化》可作為液相色譜工作者、藥學及化學專業研究生的參考書。
·《窗里窗外》林青霞唯一自傳>>·《超好看》南派三叔主編65折熱賣>>

內容簡介

本書是液相色譜溶劑系統(流動相)選擇與最佳化的專著。全書共三篇l2章。主要內容有:各類高效液相色譜法、薄層色譜法、毛細管電泳法、毛細管電色譜法及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法的分離機制與溶劑系統、各種常用溶劑的物理與色譜性質、溶劑的選擇、溶劑系統的組成原則與常用最佳化方法。本書理論與實踐並重,書中還包括大量樣品的色譜分析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與《美國藥典》品種的色譜分析方法等內容。
本書可作為液相色譜工作者、藥學及化學專業研究生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胡育築,女,中國藥科大學分析化學教研室教授,藥物分析博士點和分析化學碩士點的學術帶頭人之一。曾任分析化學教研室主任、基礎化學實驗室主任,基礎部主任等職務。現任中國色譜學會理事,全國及江蘇省新藥評審專家、中國藥學(英文版)及中國藥科大學學報編委等學術職務。先後主講本校分析化學、儀器分析、有機分析、高等藥物分析、比較藥典和化學計量學等多門課程,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等不同層次。所培養的研究生已有20餘名獲碩士學位,12名獲博士學位。主持完成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多次到歐洲、美國、日本等國講學、合作研究及出席國際學術會議。主要研究方向為現代儀器分析,在色譜分析質量控制、計算藥物分析、螢光分析等領域先後發表研究論文100多篇,有20餘篇研究論文被SCI和EI收載;出版的專著和教材有國家級十五規劃教材《分析化學》(第二版)(主編,科學出版社,2006)、《計算藥物分析》(主編,科學出版社,2006)、《化學計量學簡明教程》(主編,醫藥科技出版社,1997)等10餘部。1989年獲國家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3等獎,1991年作為有突出貢獻的回國留學人員受到國家教委和國家人事部的表彰,被評為江蘇省高等學校優秀共產黨員,1994年獲國家級科技成果證書,2001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2年分析化學(第四版)及《分析化學習題集》(排名第2)獲國家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
孫毓慶,教授,1930年10月生於山東煙臺市,原籍山東曹縣,I95O年考入山東濟南齊魯大學藥學系學習,1952於轉入南京華東藥學院(現中國藥科大學)藥物化學系學習,1954年畢業。同年來瀋陽藥科大學工作至令。1986年短期赴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從事二組核磁共振波譜法研修。現任瀋陽藥科教授、博士生導師;並於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色譜學會常務理事、遼寧省及瀋陽市色譜學會理事長、中國藥學會藥物分析專業委員等。曾任政協瀋陽市第十屆委員會副主席;兼任第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三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及衛生部第六屆藥典委員會委員等。受衛生部藥典委員會的委託,於1984年研究成功了中成藥的薄層掃描系統分析方法。該法可用於鑑定中成藥(十味以下)及中藥材的真偽、優劣及含量。該法雖為初級鑑定方法,但改變了中成藥大期無內在質量平價方法的局面。受國家醫藥管理局、衛生部及衛生部藥典會等的委託,舉辦全國性薄層掃描及儀器分析班近20期、並至北京、廣林、西安。哈爾濱等全國十餘個城市講學。培養在職人員數千人。1990年以來主編專著與教材5本。《薄層掃描法及其在藥物分析中的套用》及《現代色譜法及其在醫藥中的套用》、《分析化學》第三版(1996年獲衛生全國優秀教材二等獎)及《分析化學》第四版、配套教材《分析化學實驗》以及大量內部印刷講義200餘萬字。代表性論文“抗癌中藥鴉膽子油的主要成分研究”(首次發現其抗癌活性成分)、“中成藥薄層掃描鑑定法研究”、“微滲析取樣技術一流動注射分析法在體內藥物分析中的套用”)等藥物分析論文50餘篇。曾入編《中國當代高級科技人才詞典》《當代自然科學人物總傳》、《中國大陸名醫大典》、《國際名人詞典》等近20種辭書。
·查看全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