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意義》

《活出生命的意義》

《活出生命的意義》由弗蘭克爾編著,並由華夏出版社出版。這本書曾經感動千千萬萬的人,它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評選為最具影響力的十本著作之一。他並不是當年集中營里被編號為119104的待決囚徒,而是讓人的可能性得以擴大的聖者。著名心理學家弗蘭克爾是20世紀的一個奇蹟。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1

著名心理學家弗蘭克爾是20世紀的一個奇蹟。納粹時期,作為猶太人,他的全家都被關進了奧斯威辛集中營,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於毒氣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倖存。弗蘭克爾不但超越了這煉獄般的痛苦,更將自己的經驗與學術結合,開創了意義遼法,替人們找到絕處再生的意義,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見證。
弗蘭克爾一生對生命充滿了極大的熱情,67歲仍開始學習駕駛飛機,並在幾個月後領到駕照。一直到80歲還登上了阿爾卑斯山。
這本書曾經感動千千萬萬的人,它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評選為最具影響力的十本著作之一。到今天,這部作品銷售已達1200萬冊,被翻譯成24種語言。
他並不是當年集中營里被編號為119104的待決囚徒,而是讓人的可能性得以擴大的聖者。

目錄

前言
自序
第一部分 在集中營的經歷
第二部分 意義療法
追求意義
存在之挫折
意源性神經官能症
心理-動力
存在之虛無
生命之意義
存在之本質
愛之意義
苦難之意義
次臨床的問題
意義治療的心理劇

作者簡介

維克多·E.弗蘭克爾(1905-1997),醫學博士,維也納醫科大學神經與精神病學教授,擔任維也納神經綜合醫學院的首席專家長達25年,他創立了”意義遼法“及”存在主義分析“,被稱之為繼弗伊德的心理分析、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之後的維也納第三心理治遼學派。他擁有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達拉斯大學和匹茲堡大學教授職位,並在加利福尼亞聖迭哥國際大學教授意義遼法。弗蘭克爾共出版了39部作品,並被翻譯成34種語言。他的作品《活出生命的意義》”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十大圖書“之一。

編輯推薦

一名在戰役中失去雙腿的年輕士兵,他陷入抑鬱而企圖自殺。有一天,他的朋友注意到他變了,他的面容從沮喪變得莊嚴而神氣。士兵就是因為閱讀了《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書才發生如此巨大的轉變。
正如弗蘭克爾所說,“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惟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已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在弗蘭克爾逝世後,有人這樣評價他:“英雄稀有,他們靜靜地出現發光,在世界上留下印記。當他們逝去,做為整體的人性,已變得再也不一樣了。

書摘

第一部分 在集中營的經歷
首先申明,這並不是對某些事實的陳述,而是有關我個人經歷的記錄,同時也是對數以百萬的囚徒經歷過的事件的記錄。這是由一名集中營的倖存者親口講述的故事。故事的焦點不是大家常聽到的有關集中營的恐怖遭遇,而是一些小的磨難。換句話說,就是想要回答一個問題:集中營的日常生活是如何反映在普通囚徒的思想中的?
文中所描述的多數事件並不發生在諸如奧斯維辛這樣著名的大集中營,而是一些小的集中營,事實上死亡大多發生在這些小集中營。本書的主人公不是平日裡受人景仰的大英雄、烈士,也不是那些有名的囚頭—_就是獄中充當臨時財產託管人並享有特權的囚犯——或者一些有名的囚徒。本書不是名人的受難記,而是將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不為人所知、沒有記錄在案的遇難者所遭受的磨難和死亡。書中講述的正是這些普通的囚徒,他們沒有戴著表明身份和特權的袖箍,卻時常遭到囚頭的輕視。當普通囚徒饑寒交迫時,囚頭們卻衣食無憂。不誇張地說,許多囚頭在集中營的日子甚至要比以前任何時候都好。與看守相比,這些人更為兇狠,在鞭打囚徒時更為殘忍。當然,集中營挑選這一類人也有自己的標準,那就是性格要適合這份工作,而且,一旦這些人沒有遵照指令完成任務,那么他們的職位也會不保。不久,他們就會變得與納粹的看守一樣。人們可以以納粹看守的心理來判斷這些人的心理狀態。
對於沒有經歷過集中營生活的人來說,很容易對有過這種經歷的人抱有一種錯誤的同情心態。外人對於囚徒之間為了生存的殘酷鬥爭一無所知。這是一場為了每天的麵包、為了生活、為了朋友的鬥爭。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