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由河南大學主辦的綜合性科學技術期刊(季刊),主要刊載自然科學各分支學科的理論與套用研究學術論文和實用應科技成果報告,重點報導數論、光學、固體物理學、分析化學、植物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地理及自然資源學等專業方向的新成果。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期刊編號:

 


HDZR

期刊名稱:

 

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期刊漢語拼音:

 

Henan Daxue Xuebao (ziran Kexue Ban)

期刊外文名: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刊 期:

 

季刊

創辦日期:

 

1934

主管部門:

 

河南大學

主辦單位:

 

河南大學

主 編:

 

李小建

副主編:

 

劉 獻,馬同森,徐儀明

編輯部主任:

 

劉 獻

編輯:

 

河南大學學報編輯部

出版:

 

河南大學學報編輯部

編輯部通信地址:

 

河南省開封市明倫街85號

郵政編碼:

 

475001

聯繫電話:

 

0378-2860394

編輯部E-mail:

 

[email protected]

國內統一刊號:

 

CN 41-1100/N

國際標準刊號:

 

ISSN 1003-4978

國內總發行:

 

開封市郵政局

國外總發行:

 

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

訂購處:

 

全國各地郵政局

國內郵發代號:

 

36-27

國外郵發代號:

 

Q4692

國內定價:

 

5.00元/期

簡介

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本刊歷經滄桑之變,停刊復創,幾易刊名,始終以活躍學術思想為宗旨,立足河大,面向社會,報導科研成果,促進學術交流、弘揚科學精神、展現學者風範,推動科學技術研究,為社會精神文明和經濟建設服務。

學術範圍

主要刊載自然科學各分支學科的理論與套用研究學術論文和實用應科技成果報告,重點報導數論、光學、固體物理學、分析化學、植物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地理及自然資源學等專業方向的新成果。

本刊面向廣大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理工科教師和研究生,報導科研成果、促進學術交流、弘揚科學精神、展現學者風範,熱忱歡迎專家學者和青年新秀賜稿。

歷史與特色

《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河南大學主辦的自然科學類學術期刊。她源自1934年創刊的《河南大學學報》,歷經滄桑之變,停刊復創,幾易刊名,始終以活躍學術思想為宗旨,立足河大,面向社會,報導科研成果、促進學術交流、弘揚科學精神、展現學者風範,推動科學技術研究,為社會精神文明和經濟建設服務。
1934年4月,為進一步推動學術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及時反映學校最新科研成果,河南大學創辦了綜合性學術刊物——《河南大學學報》。同年,《河南大學學報》在出版3期後因戰亂等故停刊。解放後,河南大學復校,後更名為開封師範學院,《河南大學學報》獲得新生。1956年11月,復刊更名為《開封師院學報》;1971年增出自然科學專輯;1975年文理分刊,《開封師院學報(自然科學版)》正式出版。1979年8月,因學校易名,《開封師院學報(自然科學版)》更名為《河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並發展成為公開發行的季刊;1984年5月,隨校名恢復更名為《河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目前的《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設有“數學”、“現代物理學與材料科學”、“化學化工”、“計算機與信息科學”、“生命科學”、“建築結構與環境”和“自然資源學”等欄目,面向科技界、教育界刊載專業學術論文、綜述報告和科研成果報導,是河南大學對外交流科研學術成果的重要園地。

獲獎情況

河南省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
河南省高校優秀自然科學學報
全國學術期刊規範執行優秀獎

欄目介紹

建築環境與結構

該欄目常設於本刊第1期、第3期,主要刊發建築理論、環境與結構分析等研究論文。

生命科學

該欄目常設於本刊的第1期、第3期,以發表植物學研究論文為主,內容涉及動植物生理、分布等。

計算機與信息技術

該欄目常設於本刊第1期第3期,主要刊發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論文和信息技術類論文,內容涉及計算機套用技術、自動控制理論等。

現代物理與材料科學

該欄目常設於本刊的第1期和第3期,以發表凝聚態物理、現代光學、納米材料科學研究論文為主,刊發物理學各分支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成就

國內

被列為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

《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在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2000年的期刊評價與調整中被列為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共同資助下建成的一個大型綜合性多功能期刊引文資料庫。它以國內出版的數、理、化、天、地、生、農林、醫藥衛生、工程技術等領域的核心期刊和優秀期刊作為來源期刊。它的建立彌補了美國SCI收錄中國期刊少的缺憾,可為科技人員查詢論著被引用情況提供有效途徑,為我國科研管理、期刊評價、科學計量學和文獻計量學研究提供客觀的基礎性的定量數據。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在來源期刊的選擇上強調了期刊的學術水平,因此,將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與SCI匹配使用已經在我國科研績效定量評價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先後被中國科學院院士主席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家重點實驗室辦公室、國家青年科學家獎組委會等重要的管理部門指定為查詢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的統計結果也充分體現了來源期刊的核心效應。
《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近幾年來,以全新的理念指導辦刊,刊物的總體質量不斷提升。在河南省第三、第四屆科技期刊評比中,蟬聯河南省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在第一、第二屆河南省高等學校學報系統“三優”評比中,蟬聯河南省優秀高等學校學報一等獎,在2000年全國期刊執行中國學術期刊規範評比中,榮獲優秀期刊獎。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科學技術信息的傳播更加方便與快捷。科學技術期刊的出版方式也逐漸形成印刷版、光碟版和網路版三足鼎立之勢。《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質量的全面提高,為信息的傳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幾年來,《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先後被批准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期刊網”全文上網期刊;中國科技期刊群“萬方數據(ChinaInfo)”上網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和《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到目前為止,在中國所有權威的資料庫中皆可查到《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所刊載論文的全部信息,這對於我校的對外學術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太陽每一天都是新的,人類每一年都在前進。《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不斷發展的,是隨著河南大學的發展不斷進步的。在新的世紀裡,《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一定會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提高質量,加快發展,攀登新的高峰。

國外

國外資料庫收錄
俄羅斯文摘雜誌

美國化學文

徵稿

1.來稿應為作者的原創作品,並且不涉及泄密問題,無政治性錯誤
2.來稿應有一定的學術價值或實用價值。要求觀點正確、論題合理、論述嚴謹,所報導的內容在本學科領域中具有創新性。
3.來稿應結構合理、文字精煉、書寫工整,符合學術期刊編排規範。
(1)來稿應包括以下內容:題名、作者姓名及機構名稱、摘要、關鍵字、中圖分類號、英文題名、作者英文姓名(漢語拼音)及機構名稱、英文摘要、英文關鍵字、正文、參考文獻表,並附有作者簡介、基金項目、聯繫方式等。
(2)題名應能確切反映文章特定的內容,其中不得有非公知公用、同行不熟悉的外來語、縮寫詞、符號、代號和商品名稱。為便於資料庫收錄,題名中應儘可能地不出現數學式和化學式,中文題名的字數不宜超過20個漢字,英文題名一般不超過10個實詞,確有必要時可使用副標題。
(3)作者姓名及機構名稱著錄於題名下。機構名稱即工作單位、通訊地和郵政編碼,須真實有效。當作者署名為多個不同機構的作者時,各作者工作單位及通訊地和郵政編碼套用注序法列於作者名下。
(4)研究性論文和學術報告,應具有不少200字的摘要和3~5個關鍵字,並附有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四版)對本文所屬學科的分類號。摘要應能充分反映論文的思想和結論。
(5)文中所用漢字必須是國標簡體字,不得草書;文中涉及的量與單位及其符號必須附合國家標準,不得使用已廢止的量和單位。對於文字研究類論文,涉及到的繁體字、異體字、甲骨文等必須書寫工整;對於手寫稿尚需作者對英文C,c,K,k,O,o,P,p,S,s,V,v進行大小寫標註,對英文u,r,x,v與希文μ,γ,χ,υ,ν,及英文o,l與數字0,1進行文種標註。
(6)參考文獻的著錄應依據有關國家標準,對所引用的文獻,按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將序號置於方括弧中,並視具體情況把序號作為右上角標或語句的具體成分。文後的參考文獻條目的格式如下:
①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其他責任者(任選).版本(第1版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任選).
其中,序號採用阿拉伯數字,與文內的文獻序號相對應;主要責任者即作者,當有多個作者時,僅著錄前三名,且用逗號分開,超過三位作者時加“等”字;其他責任者即古籍、譯著的校、譯者;出版地、出版者指文獻的出版或收藏單位及其所在地;文獻類型標識用於表明本參考文獻的類型,規定如下:
專著(含教材)—M,論文集—C,學位論文—D,報告—R,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標準—S,專利—P,專著或論文集中析出的文獻—A,其他未說明的文獻—Z。
②期刊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③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A].原文獻主要責任者(任選).原文獻題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④報紙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其中,出版日期表示為:年-月-日。
⑤國際、國家標準
[序號]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
⑥專利
[序號]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出版日期.
⑦電子文獻
[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類型標識/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其中,電子文獻類型標識規定如下:
資料庫—DB,電腦程式—CP,電子公告—EB。
非紙張型載體的電子文獻被引為參考文獻時還需要標明其載體類型。電子文獻載體類型和標識如下:
磁帶—MT,磁碟—DK,光碟—CD,在線上網路OL。
⑧各種未定義類型的文獻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其中,文獻題名、報刊名、出版者和有關單位套用全稱。
外文文獻的著錄必須遵照以上規定。在以各類參考文獻中,文獻題名不得省略;責任者的姓名,無論是何語種,均採用姓前名後著錄方式,如J.C.Smith應注錄為SMITHJC;中國人、日本人的西文譯名不能縮寫。
(7)研究性論文必須附有與中文(英文文章附中文)題名、作者姓名及機構名稱、摘要、關鍵字等相對應的英文內容。中國作者姓名須使用漢語拼音。
4.基金項目、作者簡介等應按如下格式著錄於首頁地腳:
基金項目:項目名稱(項目編號)
作者簡介:姓名(生年-卒年),性別(民族),籍貫,職稱,學位,簡歷及研究方向.
其中,基金項目、卒年、學位、簡歷及研究方向有時著錄;民族為漢族時省略。介紹多個作者或多基金項目時,應依次列出,其間用分號分開。致謝內容請附於正文之後。
5.來稿需用每面300字的稿紙工整抄寫或作間行列印。圖稿要求附以幅面合適的清繪稿,否則我刊請人代繪,費用作者承擔;所附照片必須是具有較大反差的黑白照片。目前,本刊所接受電子文稿限於Word文檔和方正書版小樣或大樣文檔。作者在使用軟磁碟或網路向本刊傳遞電子文檔的同時,需附列印稿。

著作權聲明

1.《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的著作權歸河南大學學報編輯部所有,本刊有權向有關文摘性期刊、綜合電子讀物或有關資料庫、期刊網提供所刊發的全部文章信息。目前,本刊已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並加入了《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科技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該部分稿酬已包含於本刊付於作者的稿酬中。
2.來稿著作權歸作者所有。作者將在本刊已發表文章轉發於論文集或其他刊物時,或以此文章獲獎時,請及時告知本刊,本刊將據此對優秀論文予以一定的獎勵。
3.本刊在接到來稿後的3個月內向作者通報稿件的審理意見。在此期間,請勿一稿多投。3個月後作者若收不到本刊的錄用通知,可自選處理來稿。
4.來稿一經刊出,我刊將依據專家評審意見付與作者稿酬,並贈送樣書。

聯繫方式

河南大學學報編輯部設在河南大學老辦公樓三樓。
通訊地址:河南省開封市明倫街85號
郵政編碼:475001
電話:(0378)2860394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