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商道真經》

《比爾·蓋茨商道真經》

《比爾·蓋茨商道真經》詳實的講述了比爾·蓋茨如何從一個一名不文的文弱書生走向無人輕視、成為全球傳奇的成功之道。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他知道如何利用自身的優勢去抓住身邊的機遇,並憑藉著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成為新經濟的英雄偶像。
他的財富後面隱藏著一種更為根本的東西:那就是讓他成名或致富的秘密;讓他跌倒後重新站起來的經驗教訓;他今經年累月與人周旋所摸索出來的黃金法則;他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的精神支柱……正靠著這些,他走到了讓我們無比欽羨的人生巔峰。
他超乎常人的個人素質,無比個性,他的生意頭腦,他的管理大智及成功的用人之道,都給我們以啟發。

目錄

第一章雄心勃勃的天才少年
1.西雅圖的童年生活
2.在湖濱中學的日子
3.與生俱來的商業頭腦
4.一輩子一起走的好朋友
第二章微軟公司的成立
1.比爾·蓋茨的哈佛生活
2.成立電腦公司
3.編制BASIC語言
4.從小就有經商頭腦
5.忘我工作的電腦神童
第三章微軟帝國的崛起
1.微軟公司的飛躍
2.微軟的初步成功
3.微軟公司的騰飛
4.趁虛而入的重大轉折
5.小小的視窗,大大的市場
6.無敵的微軟帝國
第四章比爾·蓋茨的賺錢之道
1.腳踏兩隻船——投資生物科技領域
2.賭徒般的冒險精神
3.行動,馬上行動
4.想賺錢就要從小到大
5.要懂得挖掘商機
6.落後就是恥辱
7.蓋茨工作高效率的秘訣
8.借要借得恰到好處
9.市場領先
10.技術是創新的基礎
11.遠見成就你的財富
12.機遇有時也是偶然
13.丟掉無利可圖的事
第五章比爾·蓋茨的用人之道
1.誰比我更聰明
2.寧缺勿濫,人盡其才
3.以成敗論英雄
4.招聘戰略人才
5.要雇用最出色的員工
6.微軟衡量好員工的十個標準
7.注重年輕、有才華的人
第六章比爾·蓋茨的管理之道
1.和天才們在一起工作
2.“比爾·蓋茨風格”管理
3.給員工一個寬鬆的環境
4.靠人格化管理微軟
5.工作與娛樂兩不誤
6.適者生存的管理風格
7.靈魂人物的魅力
8.戰勝對手的十大絕招
9.塑造獨特的企業文化
10.別具一格的管理方式
11.蓋茨星期天也工作
12.郵件連通微軟
13.最好的研究環境
14.鼓勵競爭
15.完善的激勵制度
16.組建高效團隊
第七章比爾·蓋茨的理財之道
1.降低風險投資
2.會算“大賬”
3.挖掘投資高手
4.節約日常開支
5.再富不能富孩子
6.巨額財產怎么花
第八章比爾·蓋茨的處世之道
1.蓋茨的人際關係法則
2.增強合作力
3.合作才能成功
4.建立廣泛的社會關係
5.人際交往中不要“過度投資”
6.抓住交際的最初四分鐘
7.人際交往的三種不良模式
第九章比爾·蓋茨的個人魅力
1.開拓創新,勇於登攀
2.與時間賽跑
3.挑戰你的缺憾
4.成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5.正視錯誤
6.做事盡善盡美
7.打天下靠自己
8.工作狂人
9.比爾·蓋茨的成功準則
10.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11.創新思維的神奇魔力
12.蓋茨眼中的未來媒體
第十章比爾·蓋茨的家庭生活
1.把整條街據為己有
2.比爾·蓋茨的科技豪宅
3.比爾·蓋茨的家庭生活
4.比爾·蓋茨與母親的故事
5.老比爾·蓋茨談他的富翁兒子
6.比爾·蓋茨的興趣愛好
7.蓋茨強調健康更重要
8.比爾·蓋茨預言人類的未來
第十一章蓋茨的演講
1.“新一代無縫計算”精彩演講
2.PC在改變世界
3.與沃倫巴菲特在華盛頓大學的演講
4.比爾·蓋茨憶創業
5.恐怖攻擊後的美國IT業——比爾·蓋茨訪談錄
6.從未放棄野心:XML時代我們擁有.Net
7.軟體的競爭對手是IBM和索尼
8.專訪:最大的威脅來自自己
9.微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10.榮獲清華大學的名譽博士
11.取得哈佛畢業證之際
12.蓋茨慷慨解囊的“裸捐”
13.比爾·蓋茨的隱退
附錄一比爾·蓋茨的個人檔案
附錄二比爾·蓋茨、微軟公司和蓋茨夫婦基金會大事記
附錄三比爾·蓋茨11次成為《財富》的封面人物
附錄四比爾·蓋茨如是說

前言

前言
他是當今世上最富有的人,多年來,在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始終都是排名第一。
他超乎常人的個人質素,無比個性,他的生意頭腦,他的管理大智及成功的用人之道,都給我們以啟發。
他就是比爾·蓋茨,英文名WilliamGates(威廉姆·蓋茨)。名字為William的人被與其親近的人稱為Bill(比爾)。他是世界最大的軟體企業美國微軟(Microsoft)公司的創始人和董事長,是世界首富、軟體大王和信息時代的先鋒,他加速了數字時代的到來,並站在了這個時代潮頭的最前端。
比爾·蓋茨曾連續7年被美國《福布斯》雜誌評為世界首富,並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數位技術領域影響重大的50人之一。2006年再次登上了世界首富的寶座。他14歲開始接觸商業軟體的設計,17歲成立了首家公司。20歲時成立了微軟公司,從哈佛退學後,全心經營微軟業務,於31歲時成為百萬富翁,不到40歲即被《福布斯》評為世界首富。
比爾·蓋茨也曾經和我們一樣一文不名,但他知道如何利用自身的優勢去抓住身邊的機遇,於是他成功了。在比爾·蓋茨的財富後面,還隱藏著一種更為根本的東西,那就是讓他成名或致富的秘密;讓他跌倒後重新站起來的經驗教訓;他經年累月與人周旋所摸索出來的黃金法則;他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的精神支柱……正是靠著這些,蓋茨走到了讓我們無比欽羨的人生巔峰。
蓋茨的成功是商業達爾文主義和全球資本主義联姻下的奇蹟,也是自由競爭和市場預測場強權雙重槓桿遊戲下的神話。如今微軟已成為了軟體的帝國,除了PC作業系統和辦公軟體外,還插足個人財務軟體、教育軟體及遊戲軟體、網路作業系統、商用電子郵件、資料庫及內部網伺服器軟體、手持設備軟體、網路瀏覽器、網路電視、上網服務以及幾十萬個不同的全球資訊網站。就如拉爾夫·納德所說:“與約翰·洛克菲勒不同,蓋茨清楚地認識到,他的壟斷行為沒有界限。除了反壟斷法,他已天下無敵。”
無論是對我們每個人還是對於世界,比爾·蓋茨都絕對是一個奇蹟。地球人幾乎都知道他的名字,他在短短20多年的時間裡創造的財富比傳統的汽車大王、石油大王、鋼鐵大王和金融寡頭在200年時間裡創造的家族財富還多,目前這類家族財富一般在200億美元左右。儘管現在人們對他褒貶不一,儘管他官司纏身,但歷史已經給他留下了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計算機的發展史上。他的財富,他的奇特的創業道路,他創造的“微軟”帝國,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現在的時代已經是一個“電腦”化的時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比爾·蓋茨用他的計算機軟體統治著整個世界。
“每張書桌上會有電腦,每個家庭會有電腦。”而“每台電腦都用微軟產品”則是他的夢想。
矽谷稱蓋茨為“軟體業里的撒旦”,wordperfect公司前主管甚至稱他為“帶你過河,然後吃掉你的狐狸”。蓮花軟體創辦人卡波爾說得比較中肯,“蓋茨代表我們最好或最壞的一面。”究竟蓋茨是魔鬼還是天使,微軟是新科技的締造者,還是商業規則的破壞者,現在還沒有誰能下一個公正的結論,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蓋茨不是靠幸運取得成功的,微軟也不是建立在偶然的基礎上的軟體帝國
如今已再也沒有人敢輕視蓋茨和微軟的能量了。有人戲言,蓋茨一拍腦袋,就連上帝也會緊張。根據微軟以往的行事風格,只要微軟決定去發展,並納入到戰略計畫當中的項目,就會讓整個市場產生濃郁的緊張氣氛。
從一個中途退學的小子的軟體作坊,發展到現在的微軟帝國,在微軟之路上,沒有任何權力背景或者家族餘蔭,蓋茨憑藉的是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正是這一點,使蓋茨成為新經濟的英雄偶像。
蓋茨是全球的一個奇蹟,是計算機行業的奇蹟。是科技成就了他,而他,也用自己的技術和智慧給了世界不斷的驚喜和改變。尤其在全球“電腦化”的今天,當我們使用“Windows”技術的同時,我們應該感謝比爾——這個看似貌不驚人的文弱書生。

精彩書摘

比爾·蓋茨擁有好多個“世界之最”,例如:他是世界上第一個靠觀念、智慧型和思維致富的人;他是世界首富,2007年的財產達560億美元;他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世界第一富翁;他是第一個從一無所有白手起家,在短短20年內創造財產達139億美元的奇才;他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靠電腦軟體積累億萬財富的先行者;他是率先開發利用高科技和高智商,創造巨大財富的典範……因此,在20世紀90年代的地球上颳起了一陣強勁的比爾·蓋茨旋風。
美國《福布斯》雜誌在2007年3月9日公布了2007年度全球富豪排行榜。比爾·蓋茨連續13年高居榜首。
那么,比爾·蓋茨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1.西雅圖的童年生活
1955年10月28日9點多一點的時候,威廉·哈瑞·蓋茨出生了。他的家庭在商業、政治、社區服務等方面都有悠久的歷史。他的曾祖父曾經在立法委員會有一席之地,並且是一位經理,他的祖父過去曾擔任過國家銀行的副董事長,而他的父親則是一位傑出的律師。在蓋茨童年的時候,顯而易見,他已經繼承了家族的野心、智慧和競爭精神——這些是曾經幫助他的祖先們抵達事業高峰的信念。
蓋茨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妹妹。姐姐克里斯蒂長他1歲,是後來的微軟公司的稅務會計,妹妹莉比他小9歲。蓋茨的父親老蓋茨曾經回憶說:“我們一家都喜歡運動。星期六我們舉行網球邀請賽,而星期天則是家庭奧運會,有各種各樣的項目,但他們更喜歡個人項目,如滑水。”
1986年,微軟成功以後,蓋茨為他的家人建了一個名叫Gateaway的度假營,在那裡,父母和他可以重溫舊日時光,只不過這次遊戲的規模擴大了,一些朋友和微軟的職工也加入進來。除了通常的項目外,總有一些智力遊戲和表演。
比爾·蓋茨的童年是在美國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度過的,西雅圖是美國波音公司的基地,全市職工近半數在這家公司工作,所以人們也把西雅圖稱為“波音城”。它和舊金山、洛杉磯並列為美國西海岸的三大門戶之一。長著一頭沙色頭髮的7歲男孩蓋茨最喜歡反覆看個沒完的是那套《世界圖書百科全書》。他經常連續幾個小時地閱讀這本幾乎有他體重1/3的大書,一字一句地從頭看到尾。他常常陷入沉思,冥冥之中似乎強烈地感覺到,小小的文字和巨大的書本中藏著一個多么神奇和魔幻般的世界啊!文字的符號竟能把前人和世界各地人們的無數有趣的事情記錄下來,又傳播出去。他又想,人類歷史將越來越長,那么以後的百科全書不是越來越大而又笨重了嗎!能有什麼好辦法造出一個魔盒來,只要小小的一個香菸盒那么大,就能包羅萬象地把一大本大百科全書都收進去,那該有多方便。
這個奇妙的思想火花,後來竟變成了現實,而且其魔盒比香菸盒還要小,只要一塊小小的晶片就行了。蓋茨看的書越來越多,想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一次,他忽然對他四年級的同學卡爾·愛德說:“與其做一棵草坪里的小草,還不如成為一株聳立於禿丘上的橡樹。作為小草千篇一律,毫無個性,而橡樹則高大挺拔,昂首蒼穹。”他堅持寫日記,隨時記下自己的想法,小小的年紀卻常常如大人般深思熟慮。他很早就感悟到人的生命來之不易,要十分珍惜來到人世的寶貴機會。他在日記里這樣寫道:“人生是一次盛大的赴約,對於一個人來說,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信守由人類積累起來的理智所提出的至高無上的諾言……”那么“諾言”是什麼呢?就是要乾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他在另一篇日記里又寫道:“也許,人的生命是一場正在焚燒的‘火災’,一個人所能做的,就是竭盡全力從這場‘火災’中去搶救點什麼東西出來。”這種“追趕生命”的意識,在同齡的孩子中是極少有的。
蓋茨所想的“諾言”也好,追趕生命中要搶救的“東西”也好,表現在蓋茨的日常行動中,就是學校的任何功課和老師布置的作業,無論是演奏樂器,還是寫作文,或者體育競賽,他都會全心全意地花所有時間去出色地完成。
一次,老師給他所在的四年級學生班級布置了一篇關於人體特殊作用的作文,要求4、5頁的篇幅。結果蓋茨利用他爸爸書房裡的百科全書和其他醫學、生理、心理方面的書籍,洋洋灑灑地一口氣寫了30多頁。又有一次老師布置同學寫一篇不超過20頁的故事,蓋茨浮想聯翩,竟寫出長達100頁的神奇而又曲折無比的故事,使老師和同學都十分驚訝!大家說:“不管蓋茨做什麼事,他總喜歡來個登峰造極,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然他是不會甘心的。”
蓋茨在體育和社會活動方面也表現出這種不落人後的精神。有一次暑假安排了一個童子軍的80公里徒步行軍的活動,時間是一個星期,他穿了一雙嶄新的高筒靴,顯然新鞋不大合腳,每天13公里的徒步行軍,又是爬山,又是穿越森林,讓他吃盡了苦頭。第一天晚上,他的腳後跟磨破了皮,腳趾上起了許多水泡,他咬緊牙關,堅持走下去。第二天晚上,他的腳紅腫得非常厲害,開裂的皮膚還流了血。同伴們都勸他停止前進,他卻搖搖頭,只是向隨隊醫生要了點藥棉和紗布包紮一下,又要了些止痛片服用,便繼續上路了。就這樣他一直堅持到一個途中偵察站的時候,領隊發現他的腳發炎嚴重,下令必須醫治,才中止了這次行軍。蓋茨的母親從西雅圖趕來,看到他雙腳潰爛的樣子時,難過地哭了,直埋怨兒子為什麼不早點停止行軍。蓋茨卻淡淡地說:“可惜我這次沒有到達目的地。”
2.在湖濱中學的日子
1.第一次接觸電腦
蓋茨要升國中的時候,父母很為他發愁。他個頭很小,又生性靦腆,十分需要保護,況且他的興趣與六年級的同齡孩子迥然不同,為了讓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蓋茨的父母決定送他到一所有名的私立中學就讀,公立學校很可能無法滿足他的智力發展,於是,蓋茨進入了以管教嚴格而著稱的西雅圖湖濱私立中學。
在湖濱中學裡,蓋茨第一次接觸並迷上了一台笨拙的計算機終端。它是湖濱中學母親俱樂部捐贈的。這些母親們決定,把一次義賣所得的錢用來為學生們安裝一台終端機,並為他們支付機時費。在20世紀60年代末的西雅圖,就讓學生使用計算機,這是非常罕見的!然而,事實證明,它對蓋茨的成長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這裡,小蓋茨還遇到了未來的工作夥伴——保羅·艾倫。
那時,電腦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在年輕人當中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強烈地吸引著年輕人的好奇心。比爾·蓋茨、保羅·艾倫,還有一些其他的湖濱中學的學生們(他們其中的一些後來成為了微軟公司的創始人)立刻與電腦變得密不可分。他們整天待在電腦教室里,閱讀電腦文獻並且學習一切有關電腦的知識。很快,蓋茨等人的電腦知識就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同時,他們的執著也帶來了不少的麻煩,他們遲交作業,甚至逃課待在電腦教室,他們在短短几個禮拜的時間就用完了學校分給他們的機時。
在1968年的秋天,電腦中心在西雅圖開始了商業性的開放,中心以優惠的價格提供上機時間。一個為公司編程的程式設計組的頭目的孩子在湖濱中學上學,所以湖濱中學和電腦中心有了微妙的聯繫。中心為學校提供了一些機時,可以讓學校的學生們在這裡繼續他們的研究。蓋茨和他的夥伴們立刻開始研究這種新機器的內容和構造。但是很快,年輕的“黑客們”就開始製造問題了。他們導致系統崩潰了好長時間並且破壞了電腦安全系統。他們甚至變更他們所使用過的電腦記錄與程式。當他們被電腦中心的人抓住的時候,他們不得不被禁止好幾個星期不得碰觸那些電腦。
1968年年末,此時的比爾·蓋茨、保羅·艾倫,還有另外兩個湖濱中學的同學組成了一個程式設計小組。他們決定尋找一個可以把他們的電腦技術轉化為實踐的方法。第一個機會出現在他們在學校電腦課的惡作劇的活動中。電腦中心的商業經營正由於其系統的安全隱患和崩潰頻率而苦惱。由於蓋茨和湖濱中學的學生們對電腦的認知能力給中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心決定雇用這些學生去找出電腦系統中的小錯誤和暴露出的缺點。作為給湖濱中學程式設計小組提供幫助的回報,電腦中心決定送給他們無限的上機時間。男孩子們沒法拒絕這個工作。蓋茨引用了一段話說:“這是我們得到電腦中心無限機時的時候,也是我們更真正認識電腦的時候。”儘管小組只是被僱傭去找出小錯誤,但他們卻研究了所有相關的資料。年輕的電腦迷們甚至給正式雇員提供新的信息。就在那裡,蓋茨和艾倫開始發揮他們的才幹,以至於在若干年後領導微軟走向騰飛之路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