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語》[雜誌]

《母語》[雜誌]
《母語》[雜誌]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母語》由《湖南文學》改版,是一本白領男性雜誌,集文化與時尚一體,知識與信息並存,是讀者閒暇消遣、獲取知識的首選刊物。

基本信息

簡介

《母語》《母語》

《母語》是用原《湖南文學》的刊號改版過來的,當初的合作者是電廣傳媒公司,湖南電視台的龍秋雲任該刊的董事長,社長主編為王靜怡,《母語》雜誌,是一本白領男性的高檔文化雜誌,該雜誌本著“深度、人文、高尚”辦刊理念。

《母語》是中國第一本帶多媒體光碟的大眾文化類雜誌、第一本以對話為主的雜誌。《母語》112頁全銅版紙全彩色印刷,且配有一本多媒體光碟。該雜誌以50%的版面、用對話實錄的形式對16—35歲年輕人關注的問題進行重點採訪報導,從紀實的層面上更向真實推進了一步。欄目有:主打對話、人物報導、新聞線索、另類生活娛樂是非、地下影視、前衛藝術、文學先鋒……

特色

在2000年第1期《母語》創刊號封面上,該刊打出了三個第一:第一本傾聽另類聲音的雜誌,第一本附送光碟的大眾文化雜誌,第一本以對話為主的雜誌。應該承認,該刊創刊號以全新的對話體裁對另類聲音的傾聽的確給人一種全新的視角,也以文本的形式對應了視聽媒體對話節目熱的潮流,反響良好。同時,一些特色欄目如“行為藝術家學習婚姻法”及附送光碟里更多前衛新鮮的內容,都使這本雜誌以鮮明的個性與其他普通雜誌區分開來,只是20元的價位實在是高了點,多少有些自絕於普羅大眾的味道。

在創刊後一年多的時間裡,《母語》人做了一些可貴的探索。《母語》的一些欄目如“母語群落”、“母語地理”、“母語最後一頁”等都有較新的創意和可讀性,每期由李敬澤執筆的卷首語也很精彩。其中“母語群落”關於刑滿釋放人員的一期專題做得非常到位,並配有對監獄這一詞語的解讀,做出了《母語》的氣質。

自始至終,《母語》的一些欄目一直在調整,可以看出,辦刊人也一直在探索,圖片亦是該刊的一大特色,前衛另類的圖片讓讀者大開眼界,但該刊在圖片上也沒能走得更遠,始終未能超過《新周刊》的水平,其實,單是圖片做得好的話,也是有生存空間的,比如現在的《視覺21》。

定位

《母語》把自己定位於白領男性雜誌,應該說是有獨到眼光的,國內男性雜誌還是個空檔,另外,還有幾期專題如“切·格瓦拉”、“五大城市夜生活一瞥”、“過聖誕看洋節”、“改造北京”、“設計我們”等都有較好的獨家性,足以支撐起他們“深度、人文、精神”的辦刊理念,如果每期都能有這樣分量的專題出現,其前景可參照《新周刊》的成功模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