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報》

《歐洲時報》

《歐洲時報》創刊於1983年1月1日,總部設在巴黎,面向西歐發行。《歐洲時報》已成為一個包括華文日報、法文期刊、旅遊部和文化中心的文化企業。2001年起《歐洲時報》與法國發行量最大的周刊《巴黎競賽畫報》合作,出版了法文《巴黎競賽畫報中國特刊》,發行量為10萬冊,向法國、瑞士、比利時等法語國家和地區介紹中國。

創辦

《歐洲時報》《歐洲時報》

《歐洲時報》的誕生,是歐洲華人社會發展的需要。早期來到歐洲的華僑,多數不諳當地語言,他們需要熟悉所在國的法律、規章、風俗習慣,需要了解國際的風雲變幻,更渴望得到中國家鄉的訊息。順應華人社會的需要,1983年,一群熱心的華人在巴黎創辦了華埠自己的報紙--《歐洲時報》。

《歐洲時報》1983年1月1日在法國創刊發行,是歐洲最大的華文報紙之一。《歐洲時報》總部設在巴黎,面向西歐,並逐步向東歐和北非發展。

發展

1983年~2011年這20餘年過去,《歐洲時報》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已經成為一個包括中文日報、法文期刊、旅遊部、文化中心的文化企業。

報紙的發行量逐年增加,讀者遍及西歐、北非,影響日益擴大。

法國總統席哈克,中國領導人胡錦濤江澤民等,或曾接見報社負責人並接受專訪,或對《歐洲時報》給予高度評價,充分肯定了《歐洲時報》為促進法中友好作出的積極努力。

進入21世紀後,《歐洲時報》邁出了新的步伐。2001年起,《歐洲時報》與法國發行量最大的周刊《巴黎競賽周刊》合作,開始出版《巴黎競賽周刊中國特刊》,每期發行超過10萬冊,用法文向法國、瑞士、比利時以及其他法語國家和地區,介紹改革開放後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主流社會以極大的熱情歡迎這一合作成果。

版面

《歐洲時報》平日16版,周末28版,不僅及時提供全球新聞,突出歐洲報導,還以大量的篇幅報導中國訊息,開設中國各省市專版,讓歐洲僑胞了解“家鄉事”。報紙並辟出相當的版面,刊登服務信息,幫助僑胞安居樂業,促進融入主流社會。2000年增刊的周末版,則為讀者的業餘生活,錦上添花。

附屬產業

《歐洲時報》中文版面《歐洲時報》中文版面

《歐洲時報》還建設了自己的網站,為廣大網民提供最新出版報紙的電子版。
《歐洲時報》的讀者之家,以服務讀者、服務僑界為宗旨,是一個多功能的文化中心,已成功地舉辦了多次大型文化活動和各種展覽。其開辦的中文學校,為海外青少年繼承中華文化傳統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越來越多的華人子弟前來就讀。他們在這裡學習中文,豐富了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增進了對祖籍國的認同感。
《歐洲時報》附屬的旅行社,承接歐中商業、文化的合作與交流項目,為專業考察、洽談、交流、培訓、旅遊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地位評價

《歐洲時報》社長楊詠桔指出,《歐洲時報》走過了20年的艱難歷程,現已成為歐洲最大的華文媒體,“正在更高更全面的起點上,為旅歐百萬僑胞服務”。她形象地把《歐洲時報》的發展歸功與土地、江河和太陽。她說,廣大僑胞和僑社是《歐洲時報》的土地,是《歐洲時報》生存的根基;源遠流長的法中友誼是《歐洲時報》發展的保證;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似燦爛的陽光照耀著《歐洲時報》,是《歐洲時報》取之不盡的力量源泉。
中國駐法國大使吳建民大使讚揚《歐洲時報》為增進旅歐華僑華人對中國的了解作出了巨大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