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布大草甸子上的鷹》

《查布大草甸子上的鷹》

《查布大草甸子上的鷹》主要內容:反思文學、改革文學、尋根文學、暴露文學、鄉土文學;現代派作品、現實主義作品、浪漫主義作品;喧囂的城市、沉寂的鄉村、荒涼神秘的戈壁、美侖美奐的草原……這一切,構成了《查布大草甸子上的鷹》。《查布大草甸子上的鷹》是一位寧夏北部草根回族作家的文學作品。分為兩輯,包括《午夜羔羊》、《鄰居》、《裸奔》、《月色薔薇》、《查布大草甸子上的鷹》、《無奈今宵》、《好好生活》、《美女如雲》、《在塬之上》等二十四篇短篇小說。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蘇子,原名吳會平,回族,1963年生。自由作家。作品新穎奇特,不論是寫意、狀物、白描、對話、心理刻畫、意象追求上,都有奇妙的語境;鄉村、城市、草原、戈壁都納入他的視野,被喻為走在鄉村和城市之間的作家。風流倜儻,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處事態度低調淡泊。創作格言:劍出偏鋒。曾經的職業:農民、漁民、礦工、小商販、報社記者、雜誌專欄作家。著有長篇小說《科里克爾瑪扎之謎》。部分作品獲獎。

目錄

序言
第一輯
午夜羔羊
鄰居
裸奔
月色薔薇
查布大草甸子上的鷹
選舉
殺死一隻巴兒狗
乾涸的河床
趕馬車的迪迦勒吉
一嘴狗毛
第二輯
無奈今宵
好好生活
美女如雲
在塬之上
皮子客
荒墳
山雀雀又叫起來
雜耍兒
知識青年下鄉來
夢春
索索人生
往事鉤沉
到溫泉去
我本善良

前言

我的家鄉,是在寧夏平羅縣一個叫紅崖子的鄉里,東靠鄂爾多斯台地,西臨黃河,面積不是很大,人口也不是很多,是一個安寧、平靜的地方,風景優美,人民善良質樸。我在這裡生活的時間裡,七歲開始上學,讀完了國中,然後就回鄉務農,絕大部分的時間是在這裡度過的:雖然是一個安靜的地方,但生活方式也扣著社會的大動脈進行,我的思想也是在這裡發生著大的裂變著的。剛一開始接觸文學,是想通過寫作,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我的小說處女作《夢春》,是一篇多多少少帶有現代派氣息的作品,當然也不乏幼稚。後來又發了一些。三十歲的時候,生活也沒有發生什麼大的改變,依然生活在貧困當中。那時候,對寫作,對前途都失去了信心,就不在寫作,反而逐漸沉淪。恣睢地生活,有十年之久。直到我四十歲的時候,父親的突然去世,對自己震動很大。開始接觸《古蘭經》,反思自己,思考人生,逐漸地又寫了一些作品。收在這個集子裡的,絕大多數都是這時期的作品。
贅述一點的是,我的出生地寶豐鎮,那是平羅縣的另一個鄉鎮,與我現在的家鄉,隔著一條黃河,有不到三十里路的距離。我大約是三歲時隨父母搬遷到紅崖子的,但我的幼年,包括童年的許多日子,都是在寶豐度過的。那裡有我的祖父祖母、伯父、姑父、姨夫等,也算一個不小的家族。我至今還能憶起的,是夏天傍晚時赭紅的天空中飛翔的、吱吱叫著的胡燕。祖父家住北門,那裡的水鹽鹼含量大到根本無法飲用,我和堂姐就從二里路遠的南門抬水回來。盛夏,生產隊的瓜果上市,我和小夥伴們就圍在賣瓜的車子旁偷瓜,偶爾也有得手的時候。那時候,北門的城門墩還在,土築的城門墩上有一個木架子,高在二十米左右。同伴們比試自己的膽量,一個一個都敢攀緣而上,唯有我,驚恐地站在地上,仰一下頭,都有些目眩的,那么高。當然,現在,那個門墩與那門墩上的木架子,旱已經拆除,不復存在了。
所有的生活都是一筆財富。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我們的所見所聞,都是我們的寫作源泉,讀到這個集子的讀者,如果您留心,您就會發現,故事裡的許多事情,就發生在您身邊。當然,文學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不可能是現實生活的照搬,您也無需對號入座。寫作首先是自己的事,要對自己負責。現在,我把這本集子奉獻給你。希望你讀。希望你有關的享受。希望你有收穫。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精彩書摘

午夜羔羊
1.正午時分,他已經站在大河的邊上。當他第一次面對這條大河,面對它的激越、洶湧、澎湃,他真的驚呆了。河水仿佛來自遠天,流經他的腳下,九曲徘徊,注入一個全新的、未知的世界。急遽流動的水,義無反顧地投奔遠方。河岸塌陷的聲音,就在不遠處,感覺他的思維已經被掀翻了一角;那些魚鷹,戛然鳴叫著從天上俯衝而下,銳利的喙在河面上輕輕地一點,又箭一樣地直竄雲霄。蒸騰的水汽,讓整個世界都虛幻、浮動、縹緲。他完全處在一個全新的境界,面對大河,是一部歷史悠久、誨人不倦的教科書,需要用心地去閱讀、領悟。在他四十歲之後,他感覺自己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正在翻閱的這部書,填充了他人生路途中許多的虛無、寂寞的空白。
多少個夜晚,睡夢中,他與大河肌膚相親,孰料一覺醒來,夢幻已經變成了事實。往昔的歡樂和痛苦,只不過是一些虛幻的夢境。他知道這肯定不同於他以往見到過的任何的河流,這是他夢中的大河。他是個作家,一個學究氣很濃、視寫作就是他的全部生命的意義的人,多愁善感,不喜歡社交,拘謹嚴肅。但是他思想豐富、深沉,洞察力敏銳,在事業上的碩果纍纍,正如他面臨的這條大河一樣,是有口皆碑的。
他的家鄉,是在賀蘭山的那邊,在那么遼闊的、死氣沉沉的沙漠的邊緣,有這樣一座美麗的小城,連他也感到是一種驕傲。這座城市,有一個詩一樣的名字,叫阿拉善。那裡盛產的奇石、蓯蓉、瑣陽都是挺有名的,當然,尤以奇石著稱。繽紛的瑪瑙石、雞血石、玉石,名貴的讓人心裡發顫。因為有了奇石,許多人也就有了賴以生存的依託,兜售奇石的店鋪到處都是。一些價格不菲的石頭,昂貴到他都不敢問津。不過,他也不是戀石狂,儘管他也喜歡,卻也沒有喜歡到費盡心機地去搜羅。他曾花了三乾塊錢,買了一塊瑪瑙石擺在了案頭,在寫作到疲憊的時候,他會一邊養神,一邊仰起頭來欣賞、把玩這塊石頭。藍格茵茵的石頭,倒置起來,就是一些形態各異的鐘乳,美不勝收,有時候確實能讓人產生一些奇妙的想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