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路小狂花》

《末路小狂花》

《末路小狂花》是一部菲利普·諾伊斯導演,肯尼斯·布拉納、蘿拉·莫納根主演的澳大利亞冒險劇情片。影片講述了20世紀初,澳大利亞政府針對原住民開始實施一項計畫,把白人在那些部落里留下的混血子女強行從他們的土著母親身邊帶走,遣送到摩爾河營地,將他們改造為英裔澳大利亞人。14歲的莫莉無法忍受這非人的折磨,對母親的思念更讓她堅定了逃離的決心。她帶著8歲的妹妹黛西和10歲的表妹格蕾西冒險逃出了營地,開始了長達1500英里的漫漫返家路。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導演:

《末路小狂花》《末路小狂花》

菲利普·諾伊斯Phillip Noyce

編劇:

Doris Pilkington .....(book Follow the Rabbit-Proof Fence) (as Doris Pilkington Garimara)

Christine Olsen .....(screenplay)

主演:

Everlyn Sampi .....Molly Craig

Tianna Sansbury .....Daisy Kadibill

影片類型:劇情 / 冒險

片長:94 min

國家/地區:澳大利亞

影片簡介

1905年到1971年,澳大利亞政府為了同化土著人,強迫所有的混血土著孩子離開家庭,到白人家庭去做僕從和工人。1931年,14歲的小女孩莫利和她8歲的妹妹黛西,10歲的表妹格雷斯也被和其它的孩子集中到離家1500里的混血兒居住區。面對著背井離鄉和離開親人的痛苦,莫利說服了黛西和格雷斯和她一起逃跑,憑著運氣和莫利驚人的成熟,責任感與聰明。她們巧妙的一直與抓捕她的人們周鏇。後來,在追捕人設定的陷阱下,格雷斯被抓住了。但堅強的莫利和黛西則穿越了危險荒蕪的死亡沙漠,回到了故鄉。來抓捕她們的警官也等候在那裡,但憤怒的人群衝上前去,最終警官不得不讓步放莫利回家,然而,土著人的白人統治者們仍然放出話說早晚要抓莫利回去……

劇情介紹

《末路小狂花》《末路小狂花》

20世紀初,澳大利亞政府針對原住民開始實施一項計畫,把白人在那些部落里留下的混血子女強行從他們的土著母親身邊帶走,遣送到摩爾河營地,將他們改造為英裔澳大利亞人。表面看起來,似乎只是為了以此培訓出更多廉價勞動力,但實際上這項殘酷的計畫背後還隱藏著更陰險的目的。澳大利亞政府視土著為低等種族,必然要在物競天擇的自然生存法則下被淘汰、滅絕,為了“保護”他們,政府決定以此逐步“改良”他們的血統:這些已有白人血統的土著後裔除了將接受一系列“教育”之外,還被強迫與白人通婚。

在營地里,他們受到嚴厲的管制,被禁止使用土著語言習俗,甚至被告知他們是沒有父母的孩子。惡劣的生活條件更令他們身心飽受摧殘。

14歲的莫莉無法忍受這非人的折磨,對母親的思念更讓她堅定了逃離的決心。她帶著8歲的妹妹黛西和10歲的表妹格蕾西冒險逃出了營地,開始了長達1500英里的漫漫返家路。

莫莉只能依靠橫貫西部的防兔籬笆勉強尋找故鄉的方位。三個女孩沿著籬笆一步一步向著遙遠的家鄉走去,在這段三個月的征程中,她們以乞討為生,得到了一些好心人的幫助,也不得不膽戰心驚地躲避奉命追捕她們的穆都——諷刺的是,他也是一位土著。而這項計畫的狂熱支持者、以土著民保護人自居的政府官員內維爾更是勃然大怒,出動了警察全力搜尋。最終格蕾西被抓走,莫莉和黛西曆經千辛萬苦回到了家,並得到部落的保護。今天,兩位80歲的老人依然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

影片評價

《末路小狂花》《末路小狂花》

這部電影故事來源於真人真事,1905年起,澳大利亞的統治者——白人們,認為應該讓土著人逐漸消失,於是禁止土著混血兒們再和土著人通婚,強迫他們遷往城市成為白人的僕從。這項政策一直持續到1971年,所波及的成千上萬的混血兒在日後被稱為“被偷竊的一代”。真實生活中的莫利後來又和她的孩子們被捉拿回去,然後她又返回並帶回了一個孩子,但孩子鏇即又被捉回。最終這個孩子多麗斯在三十年後和母親相見,並根據母親的故事寫成了一部傳記小說,本片正是根據這部小說拍攝的。導演菲利普·諾伊斯是一部高產導演,拍過《骨頭收藏者》的影片,而他也是一個澳大利亞人。因此這部影片在拍攝伊始便備受關注。但影片完成後,被評論界普遍認為過於著重幾個小女孩出逃的戲劇性效果,濫觴於人文主義的煽情而削弱了對那個時代的反思和批判,沒有能夠從政治的層面上真正的揭示出造成這種悲劇的根源。儘管有著這樣的批評,但影片題材本身所飽含的強大的震懾力,曲折的故事情節再加上攝影杜可風精心捕捉的澳洲的自然風景。這部影片仍是一部不容錯過的傑出電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