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宿田家作》

[10]沒:通“歿”,死亡。 [12]官司:官府。 [13]兵戈:戰爭。

作品原文

暮宿田家作

木落天正寒[1],山空日將暮。

荒林倦鳥歸[2],亂水行人渡[3]。

窮年滯草莽[4],裋褐被霜露[5]。

晚宿依田家,主人情亦故。

汲水泉滿澗,燒竹煙在戶。

鍾殘溪上村,月照階前樹。

濁酒初潑醅[6],嘉蔬亦時具[7]。

且慰飢渴懷[8],況諳村野趣[9]。

老翁八十餘,有子沒征戍[10]。

秔稻歲莫收[11],官司日加賦[12]。

我願息兵戈[13],海宇重農務[14]。

愧乏經濟才[15],徒然守章句[16]。

作品注釋

[1]木落:葉落。張載《七哀詩》:“白露中夜結,木落柯條森。”

[2]倦鳥:疲倦之鳥。

[3]亂水:橫流而渡。《詩·大雅·公劉》:“涉渭為亂”。疏:“水以流為順,橫渡則絕其流,故為亂。”

[4]窮年:終年。《莊子》:“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窮年也。”滯:停留。草莽:草叢,喻在野。《孟子·萬章》:“在國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

[5]裋(shù)褐(hè):短褐,短而窄的衣服,為勞動人民的衣服。

[6]醅(pēi):未濾過的酒。

[7]具:備辦。

[8]且:姑且。饑渴懷:應瑒詩:“凡百敬爾位,以慰饑渴懷。”

[9]諳(àn):熟悉,了解。

[10]沒:通“歿”,死亡。《論語·子罕》:“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征戍:遠行戍守邊境。

[11]秔(jīng)稻:即粳稻。

[12]官司:官府。賦:賦稅。

[13]兵戈:戰爭。

[14]海宇:海內。

[15]經濟:經國濟民。

[16]章句:分析古書的章節句讀。

作品簡析

此詩寫詩人暮宿田家所見所感。詩從“木落天正寒”至“月照階前樹”寫詩人投宿農家時所見的鄉野自然景物。“窮年滯草莽,裋褐被霜露”句見出農家生活的不易和艱辛。“主人情亦故”可見農家的熱情淳樸。“濁酒初潑醅”至“官司日加賦”,寫出因戰亂而民不聊生,人民掙扎在死亡線上的苦況:老翁的兒子死於征戍,還要承擔日益加重的賦稅徭役,勞動人民的悲苦命運可見一斑。最後四句是詩人的心愿和感慨。詩人盼望戰亂平息,農民能安居樂業,但又哀嘆自己回天乏力,只能讀點死書而已。詩中流露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報國無門的憤懣。

作者簡介

王蒙(?—1385),字叔明,號香光居士,湖州(今浙江吳興)人。趙孟頫之甥。元末官理問,戰亂中棄官,隱居臨平黃鶴山,自號黃鶴山樵。明初,知山東泰安知州,嘗謁胡惟庸於私第。後胡惟庸被誅,王蒙坐事被逮,瘐死獄中。王蒙詩學王維,工畫山水,筆墨秀潤,頗有時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