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是北宋蘇軾寫的一首詞。

概述

【詞牌】昭君怨
【詞題】金山送柳子玉
【朝代】北宋
【作者】蘇軾
【體裁】詞

原文

昭君怨
金山送柳子玉
誰作桓伊三弄,驚破綠窗幽夢?新月與愁煙,滿江天。 
欲去又還不去,明日落花飛絮。飛絮送行舟,水東流。

注釋

⑴桓伊三弄: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東晉時音樂家,善箏笛。《世說新語·任誕》載:“王子猷(徽之)出都,尚在渚下。舊聞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識。遇桓於岸上過,王在船中,客有識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與相聞云:“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桓時已貴顯,素聞王名,即便回,下車,踞胡床,為作三調。弄畢,便上車去,客主不交一言。”
⑵ “綠窗”,碧紗窗
⑶ 新月句:客將遠行,故如此說。張繼《楓橋夜泊》:“月落鳥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⑷ 欲去又還不去:欲去還留戀,終於不得不去。

詞牌

《昭君怨》本琴曲名。《琴曲譜錄》:“中古琴弄名有《昭君怨》,明妃制。”又《琴操》:“齊國王穰,以其女昭君,獻之元帝,帝不之幸。後欲以一女賜單于,昭君請行。及至,單于大悅。昭君恨帝始不見遇,乃作怨思之歌。”故李商隱詩有“七彈《明君怨》,一去怨不回”(晉人避司馬昭之諱,昭君改稱明君)之句。至隋唐由樂府而入長短句,浸成詞曲名。清毛先舒《詞學全書》云:“漢王昭君作怨詩,入琴操,樂府吟嘆曲,有《王明君》,蓋石崇擬作,以教綠珠;隋唐相沿有此曲。”亦名《一痕沙》、《宴西園》。雙調四十字,前後闋相同。

格律

誰作桓伊三弄,
⊙●⊙○⊙▲(仄韻)
驚破綠窗幽夢?
⊙●⊙○⊙▲(協仄韻)
新月與愁煙,
⊙●●○△(換平韻)
滿江天。
●○△(協平韻)
欲去又還不去,
⊙●⊙○⊙▲ (三換仄韻)
明日落花飛絮。
⊙●⊙○⊙▲(協三仄韻)
飛絮送行舟,
⊙●●○△(四換平韻)
水東流。
●○△(協四平韻)

作者

蘇軾
(1037~1101)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文與歐陽修齊名;詩與黃庭堅齊名;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代表詞人。
嘉祐二年(1057)進士,任福昌縣主簿、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召直史館。神宗元豐二年(1079)知湖州時,以訕謗系御史台獄,三年貶黃州團練使,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哲宗元祐元年(1086)還朝,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九年,又被劾奏譏斥先朝,遠貶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歸,卒於常州。著有《東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賞析

這首詞作於熙寧七年(1074)二月,是作者為送別柳子玉(名瑾)而作。子玉是潤州丹徒人,與東坡誼兼戚友。熙寧六年(1073)十一月,蘇軾時任杭州通判,赴常州、潤州一帶賑饑,子玉赴懷守之靈仙觀,二人結伴而行。次年二月,蘇軾金山(潤州西北長江中)送別子玉,遂作此詞以贈。
上闋寫離別時的情景。首二句以晉人桓伊為王徽之吹奏三個曲調的典故,以發問的形式提出疑問:夜深人靜時,是誰吹奏有名的古曲,將人們從夢中喚醒?此二句暗寫離別。次二句融情入景,通過新月、煙雲、天空、江面等景,將整個送別情景和盤托出。
下闋遙想“明日”分別的情景。“欲去又還不去”,道了千萬聲珍重,但遲遲沒有成行。二月春深,將是“落花飛絮”的時節,景象淒迷,那時別情更使人黯然。“飛絮送行舟,水東流。”構想離別的人終於走了,船兒離開江岸漸漸西去。送別的人站立江邊,引頸遠望,不願離開,只有那多情的柳絮,像是明白人的心愿,追逐著行舟,代替人送行。而滔滔江水,全不理解人的心情,依舊東流入海。以“流水無情”反襯人之有情,又借“飛絮送行舟”表達人的深厚情意,結束全詞,分外含蓄雋永。詞所謂明日送行舟,未必即謂作此詞的第二日開船,須作稍為寬泛的理解。
此詞上片寫送別情景,以景色作為笛聲的背景,情景交融地渲染出送別時的感傷氛圍。下片運用疊句造境傳情,想像次日分別的情景,大大擴展了離情別緒的空間。如此虛實結合,渲染出一種強烈的情感氛圍,使讀者受到極強的藝術感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