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出塞寄東台詳正學士》

《早秋出塞寄東台詳正學士》是唐代詩人駱賓王的作品之一。

作者

駱賓王

詩詞正文

促駕逾三水,長驅望五原。天階分斗極,地理接樓煩。
溪月明關隴,戎雲聚塞垣。山川殊物候,風壤涼暄
戍古秋塵合,沙寒宿霧繁。昔余迷學步,投跡忝詞源。
蘭渚浮延閣,蓬山款禁園。纓陪紱冕,載筆偶璵璠。
汲冢寧詳蠹,秦牢詎辨冤。一朝從篚服,千里騖輕軒。
鄉夢隨魂斷,邊聲入聽喧。南圖終鎩翮,北上遽催轅。
弔影慚連茹,浮生倦觸藩。數奇何以托,桃李自無言

注釋

⑴東台,此指唐官署名。唐高宗時改門下省為東台,中書省為西台。詳正,姓不詳,似是作者的朋友。學士,官名。唐開元時始置學士院,官員稱翰林學士,掌起草皇帝詔命。其後有承旨、侍讀、侍講、直學士、待制等品秩之分。

⑵促駕:匆忙乘馬。三水:地名。此指漢代三水縣。因縣內有羅山谷三泉並流,故名。在今陝西邠(彬)縣。

⑶五原:此指唐代龍游原、乞地乾原、青嶺原、可嵐貞原、橫槽原的合稱,在今寧夏鹽池縣境內。

⑷天階:星名。《晉書·天文志》上:“三台為天階,太一躡以上下。”斗極:北斗星與北極星。

⑸地理:指山川土地的環境形勢。樓煩:春秋時戰國時國名,以遊牧為生,精於騎射,東與趙國為鄰。秦末,服屬於匈奴,移徙河南地。漢武帝元朔二年,衛青破匈奴,取河南地,立朔方郡。

⑹關隴:指函谷關以西、隴山以東一帶地區。

⑺蘭渚:水邊的蘭草。延閣:漢宮廷藏書處。後泛指帝王藏書處。

⑻蓬山:古代相傳東海中的三座仙島之一。款:叩,敲。禁園:帝王的園林。

彯纓:彯,猶飄;纓,冠帶。謂冠纓飄動,指在朝為官。紱冕:古時系官印的絲帶及大夫以上的禮冠。引申為官服﹑禮服。也比喻高官顯位。

⑽載筆:攜帶文具記錄王事。璵璠:美玉。古代的一種佩玉,喻美好的人物。

⑾汲冢:即汲冢書。晉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汲郡人不準盜發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數十車竹書。武帝因命荀勖撰次,以為《中經》。詳蠹:審查被蠹蟲蛀蝕的竹書。

⑿秦牢:謂韓非陷秦國獄中事。比喻自己所陷之冤獄。陳熙晉箋註:“此言為學士時,以事獲罪也。”另解,指秦始皇焚書坑儒事。詎:豈。辨冤:對所受的冤屈進行申辯。

⒀篚服:篚,竹器;服,通“箙”,古代盛箭的器具。篚服,指盛箭的竹器,意謂從戎。

⒁騖:《文選·班固〈答賓戲〉》:“戰國橫騖。”李善註:“東西交馳謂之騖。”引申為急。輕軒:古代田獵之車。因其輕便,故稱。

⒂南圖:即圖南。《莊子·逍遙遊》:“背負青天,而莫之天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南,指南海,言置於九萬里之上,始謀徙於南海。用以比喻遠大的志向。鎩翮:猶鎩羽,羽毛摧落。也喻失意。

⒃弔影:對影自憐。喻孤獨寂寞。連茹:語本《易·泰》:“拔茅茹以其匯,征吉。”王弼註:“茅之為物,拔其根而相牽引者也。茹,相牽引之貌也。”後因以“連茹”表示擢用一人而連帶起用其他人。

⒄浮生:《莊子·刻意》:“其生如浮,其死若休。”老莊以人生在世,虛浮無定。後來相沿稱人生為浮生。觸藩:以角牴撞籬垣。後以喻所至碰壁,進退兩難。

⒅數奇:命運乖舛,指遭遇不順當。數:命運、命數;奇:不偶,不好。古代占法以偶為吉,奇為凶。

⒆“桃李”句:古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都不會說話,可是人們自然會接近它們,來的人多了,下面給踏出一條小路。比喻實至名歸,尚事實不尚虛聲。《漢書·李廣傳贊》:“李將軍恂恂如鄙人,口不能出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流涕,彼其中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喻大。”此詩句喻指人心性忠厚誠實。

作者簡介

駱賓王,唐代詩人。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七歲能詩,號稱“神童”。早年喪父,家境窮困。龍朔(唐高宗年號,公元661—663年)初,道王李元慶闢為府屬。後拜奉禮郎,曾從軍西域,又入蜀從征雲南。返京後,任武功主簿,轉明堂主簿,遷侍御史。被誣入獄,遇赦後出為臨海丞。為徐敬業草討武后檄文,討武兵敗,逃亡不知所終。他與王勃楊炯盧照鄰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傑”。其為五律,精工整煉,不在沈、宋之下,尤擅七言長歌,排比鋪陳,圓熟流轉,或被譽為“絕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