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學》

《新醫學》

《新醫學》,以內科為主的緊密結合臨床的綜合性醫學月刊雜誌,由中山大學主辦,曾獲得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較快幫助讀者提高診療水平,促進醫學科學的發展。

基本信息

《新醫學》《新醫學》
《新醫學》雜誌是以內科為主的緊密結合臨床的綜合性醫學月刊,宗旨是通過形式多樣的欄目,及時報導我國醫學新進展,為我國醫學學術及經驗交流提供園地,迅速介紹國內外的醫學先進動態、先進經驗。幫助讀者較快地提高診療水平,促進醫學科學的發展。

雜誌簡介

《新醫學》《新醫學》
本刊是以內科為主的緊密結合臨床的綜合性醫學月刊,宗旨是通過形式多樣的欄目,及時報導我國醫學新進展,為我國醫學學術及經驗交流提供園地,迅速介紹國內外的醫學先進動態、先進經驗。幫助讀者較快地提高診療水平,促進醫學科學的發展。本刊辟有查房選錄、述評、臨床經.....
本刊辟有查房選錄、述評、臨床經驗之談、專題討論、論著等20多個欄目。本刊以市級醫院、鎮醫院、工廠及機關醫務所、基層部隊醫療單位的醫務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兼顧其他醫務人員,既能普及又能提高。本刊1992年獲廣東省首屆優秀期刊獎;1997年第二屆全國科技期刊評比中榮獲優秀期刊二等獎;1997、2000年廣東省科技期刊評比中獲一等獎。

主要欄目
查房選錄述評21世紀醫學展望臨床經驗之談論著臨床研究論文病例報告誤診分析

刊名:新醫學
NewMedicine
主辦:中山大學
周期:月刊
出版地:廣東省廣州市
語種:中文
開本:大16開

ISSN0253-9802
CN44-1211/R
郵發代號46-33
創刊年:1969
中國期刊方陣來源刊
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2004版核心期刊

所獲榮譽

《新醫學》《新醫學》
第三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
綜合性醫藥衛生類核心期刊
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
廣東省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期刊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
“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入網期刊
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資料庫收錄期刊

編委會介紹

陳規劃簡介

陳規劃,1955年10月出生於安徽長豐縣,中國共產黨員,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1978年7月畢業安徽醫科大學;1981年9月~1989年7月師從著名胃腸外科專家王吉甫教授攻讀碩士及博士研究生,畢業後留任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外科講師。1993年12聘為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外科副教授。1996年12月聘為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外科教授。1997年被批准為博士研究生導師,並於1991年1月~1992年11月到瑞典Huddinge醫院器官移植中心進行博士後研究。1999年至今先後擔任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院長職務。

陳規劃院長兼任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肝臟移植學組副組長,廣東省器官移植學分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廣東分會外科學會委員,廣東省器官移植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學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長。

研究方向以肝臟、胰腺移植為主。曾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衛生部、廣東省科委、省衛生廳等多項基金資助。近幾年發表與肝、胰移植有關文章數十篇,研究課題“原位肝移植治療終末期肝病的臨床及實驗研究”獲1997年廣東省科委科技成果一等獎;“原位肝移植術後的監測”獲2002年度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原位肝臟移植的系列研究”獲2003年度廣州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陳規劃院長在多年肝移植經驗的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附加腔靜脈整形的改良背馱式肝移植”手術方式,對於提高肝移植手術的安全性,減少手術出血,縮短手術時間和普及肝移植技術具有十分重要意義。該手術方式已在國內50多家醫院推廣並套用,得到了移植界同行的肯定和好評。2004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作為副主編出版專著有《臨床肝臟移植》、《肝臟移植理論與實踐》、《胃腸外科》、《門診外科疾病診斷與治療》等專著,主編衛生部視聽教材《原位肝移植》(人民衛生出版社),獲2002年第四屆全國優秀教育音像製品三等獎。《器官移植的基礎理論與實驗方法》(人民衛生出版社)正在編寫中。

李剛簡介

李剛,醫學博士,傳染病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副院長。

本科、碩士、博士均畢業於中山醫科大學,1998~1999年到英國做訪問學者。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傳染病科副主任及實驗室主任,廣東省病毒性肝炎臨床與實驗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粵港肝炎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英國皇家熱帶醫學與衛生學會海外會員。1993年評為廣東省南粵優秀研究生,2001年評為首屆廣東省十大傑出留學青年回國創業之星,2002年被選為廣東省“千百十工程”省級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2003年被評為廣東省抗擊非典二等功臣、廣州市抗擊非典標兵,2004年獲第六屆廣東省“五四”青年獎章。1995年以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分題等19個項目,發表第一作者論文38篇,其中SARS研究的論文發表在醫學界最高級別學術期刊《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其《黃病毒屬不同種病毒的基因分析研究》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四種黃病毒基因的實驗和套用研究》獲廣東省科委科技進步三等獎,廣東省醫藥衛生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統編教材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傳染病學》均為編委,均負責編寫病毒性肝炎、SARS、登革熱等章節。

一直從事傳染病的防治,主要研究方向是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學,目前集中研究肝炎病毒的耐藥機制。

讀者評論

《新醫學》《新醫學》
我是一位西南地區的臨床醫師,訂閱《新醫學》雜誌已有十多年之久,是貴刊的忠實讀者,親眼目睹《新醫學》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緊緊把握讀者和時代脈搏,欄目形式多樣,既有科學性較強的“專題討論”、“論著”、“連載講座”,又有對基層醫院套用性較強的各類小欄目,使我從中獲益匪淺,並常用於指導臨床工作。另外,近幾年來雜誌的封面變得賞心悅目,加之內容的可讀性強,對臨床醫師掌握新信息,提高診療水平有很大幫助。新醫學與我$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550001)@唐海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