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文明禮儀讀本》

《新農村文明禮儀讀本》

《新農村文明禮儀讀本》內容充實,鄉土氣息濃郁,圖文並茂.通俗易懂.雅俗共賞,可讀性、可操作性強,是農村各級組織進行知禮儀、懂禮儀、講禮儀、行禮儀的培訓0和教育的良好範本.也是廣大農村工作者、農民朋友、城市務工人員學習禮儀的好教材。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建設開放、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離不開文明禮儀。本書順應時代的需要應運而生。它對個人形象禮儀、家庭交往禮儀、日常交際禮儀、社會公共禮儀和傳統民俗,禮儀等現代基本文明禮儀規範進行了較系統、全面的闡述。每部分後面都附了若干個生動有趣、經典鮮活的禮儀小故事,許多故事就發生在農民朋友身邊,貼近農村實際,便於農民朋友加深對文明禮儀規範的理解和運用。本書內容充實。鄉土氣息濃郁,圖文並茂,通俗易懂,雅俗共賞,可讀性、可操作性強,是農村各級組織進行知禮儀、懂禮儀、講禮儀、行禮儀的培訓和教育的良好範本,也是廣大農村工作者、農民朋友、城市務工人員學習禮儀的好教材。

作者簡介

張岩松,教授,中國公共關係協會學術委員會特邀研究員。長期從事禮儀等教學科研工作。編著、主編、參編《現代交際禮儀》、《公關交際藝術》等專著36部。在《光明日報》、《中外管理》等報刊發表論文90餘篇。長期擔任禮儀公司顧問並為TCL集團銷售公司、環字通信設備有限公司、大連市銀監會等50餘家企事業單位進行禮儀等方面的培訓。曾獲遼寧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高校教學成果獎和社科進步獎等多項獎勵。

目錄

緒論一、什麼是禮儀二、禮儀與道德三、禮儀的修養第一章個人形象禮儀一、面必淨髮必理——儀容整潔二、揚長避短藏露得當——化妝適度三、佛要金裝人要衣裝——服飾得體四、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儀態端莊五、禮儀小故事1.松下與理髮師2.尼克森因何敗北3.中山裝4.英國女王的著裝5.世界通用的體態語6.微笑的魅力7.我的財都被他抖掉了8.一口痰毀了一項契約9.小節的象徵第二章家庭交往禮儀一、家和萬事興——家庭相處禮儀二、百萬買宅千萬買鄰——鄰里之間禮儀三、多個朋友多條路一朋友交往禮儀四、禮儀小故事1.日記2.家是什麼3.虞舜大孝成首領4.江下黃童天下無雙5.為母捐腎的田世國6.豐子愷教子7.家中沒有女王8.孔融讓梨9.美國家庭的文明禮儀10.張良納履11.曾子避席12.孟母擇鄰13.管鮑之交第三章日常交際禮儀一、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見面問候禮儀二、家書抵萬金——通信聯絡禮儀三、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禮物饋贈禮儀四、民以食為天——宴請赴宴禮儀五、良言一句三冬暖——說話交談禮儀六、瓜子敬客一點心——做客待客禮儀七、求而不倚助人為樂——相互有求禮儀八、禮儀小故事1.“我不願意在禮貌上不如任何人2.葉永烈應怎樣稱呼陳伯達3.“小姐”稱呼在中國4.不和諧的聲音5.手機鈴聲6.千里送鵝毛7.一堂禮儀課8.雪中送炭9.李先生剔牙10.清朝官員出洋相11.老田雞退二線12.不說國語惹的禍13.該來的不來14.“高規格”的接待15.在美國感受打招呼第四章社會公共禮儀一、有“禮”走遍天下——交通出行禮儀二、無“禮”事難如意——公共場所禮儀三、禮儀小故事1.許街不吃無主梨2.在捷運車廂里3.乘火車4.國外“一米線”面面觀5.我的成功從電梯口開始6.馬路文明——各國的臉面7.“農家說事”說出文明鄉風第五章傳統民俗禮儀一、每逢佳節倍思親——傳統節日禮俗二、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婚姻嫁娶禮俗三、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誕生壽慶禮俗四、安居樂業——蓋房擇吉禮俗五、入土為安——喪葬哀輓禮俗六、禮儀小故事1.牛郎與織女2.壽比南山的傳說3.上樑喊好的由來主要參考書目

前言

文明的農村需要文明禮儀,開放的農村需要文明禮儀,和諧的農村需要文明禮儀。自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等重要檔案頒布實施以來,我國農村經濟、社會、文化得到了快速發展,對外交往曰益頻繁,交往的範圍也曰益擴大,農民朋友,尤其是青年農民朋友迫切需要了解、掌握符合時代特徵的禮儀規範。因此,在廣大農民朋友中普及文明禮儀知識,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已成當務之急。在廣大農村,普及文明禮儀知識,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對塑造新型農民的良好禮儀形象,貫徹以德治國的重要方針,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尤其是精神文明建設和道德文化水平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良好的文明禮儀可以幫助農民朋友立足社會。一個人儀表得當,才不會被人拒之門外;舉止得體,才不會被人們側目相看;對人有禮,才不會被人視為缺乏教養。良好的文明禮儀可以幫助農民朋友抬高身價。交往有禮,別人才會對你刮目相看;談吐文明,別人才會對你欣賞有加;辦事得法,別人才願意為你開“綠燈”;公共場合禮貌表現,才會真正地縮短城鄉之間的差距。良好的文明禮儀可以幫助農民朋友獲得家庭幸福。有良好的家庭禮儀作指導,夫妻之間、婆媳之間、父母子女之間、親戚鄰里之間的矛盾和摩擦才會迎刃而解,和諧文明的家庭氛圍將使每一個成員受益。良好的文明禮儀可以幫助農民朋友弘揚禮儀傳統。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禮儀,走進傳統,親和傳統,就可以體味民族文化的厚重,找回民族自信的力量!良好的文明禮儀還可以帶給農民朋友很多很多……正是適應時代的需要,本書應運而生。本書對個人形象禮儀、家庭交往禮儀、日常交際禮儀、社會公共禮儀和傳統民俗禮儀等現代基本文明禮儀規範進行了較系統全面的闡述,每部分後附了若干個生動有趣、經典鮮活的禮儀小故事,許多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貼近農村實際,便於農民朋友加深對文明禮儀規範的理解和運用。本書內容充實,鄉土氣息濃郁,通俗易懂,雅俗共賞,圖文並茂,符合農民朋友的閱讀習慣,可讀性、可操作性強,是農村各級組織進行知禮儀、懂禮儀、講禮儀、行禮儀培訓和教育的良好範本,也是廣大農村工作者、農民朋友學習禮儀的極好教材。

精彩書摘

禮儀的原則人們的各種交際活動自始至終都有一些具有普遍性、共同性、指導性的規律可循,這就是禮儀的原則。探討這些原則,有助於文明禮儀的規範化,增強人們對禮儀的認識,進而加強禮儀在社會活動中的指導作用。 (1)遵守原則。禮儀規範是為維護社會生活的穩定而形成和存在的,實際上是反映了人們的共同利益要求。社會上的每個成員不論身份高低、職位大小、財富多寡,都有自覺遵守、套用禮儀的義務,都要以禮儀去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如果違背了禮儀規範,會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自然交際就難以成功。例如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在這方面就有前車之鑑,他在一次聯合國會議上為了讓人們安靜下來,竟然脫下鞋子,並用鞋子敲打會議桌,他的不雅舉止顯然違背了禮儀規範,更有損他本人及蘇聯的國際形象,在這次會議上聯合國做出決定:對蘇聯代表團罰款一萬美元,可見,違背交際禮儀的遵守原則是不行的.(2)敬人原則。孔子說:“禮者,敬人也。”敬人是禮儀的一個基本原則,它要求人們在交際活動中互尊互敬,友好相待,對交往對象要重視、恭敬。尊敬是“禮”的本義,是禮儀的重點和核心。在對待他人的諸多做法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敬人之心長存,處處不可失敬於人,不可傷害他人的個人尊嚴,更不能侮辱對方的人格。可以說,掌握了敬人的原則就等於掌握了禮儀的靈魂。尊敬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日本東芝電器公司董事長士光敏夫的做法就是很好的說明。日本東芝電器公司曾一度陷入困境,員工士氣低落。當士光敏夫出任董事長時,他經常不帶秘書,一個人深入各工廠與工人聊天,聽工人的意見,更有意思的是,士光還經常提著一瓶酒去慰勞員工,和他們共飲。他終於贏得了公司上下的支持,員工的士氣也高漲起來。在三年內,士光敏夫終於重振了暮曰窮途的東芝公司。士光敏夫的訣竅就是關心、重視、尊重每一個員工,“敬人者,人恆敬之”,他同時也贏得了員工的信服與支持。(3)寬容原則。一般來說,交往雙方的心理總存在一定的距離,存在不相容的心理狀態,這種差異會在交往者之間產生思想隔膜,甚至會使關係僵化,要想縮小這種心理上的差異,求得人與人之間能多一份和諧、多一份信賴,就必須抱著寬容之心。寬容就是要求人們既要嚴於律己,又要寬以待人,要多容忍他人,多體諒他人,多理解他人,而不能求全責備,斤斤計較,過分苛求,咄咄逼人。惟有寬容才能排除人際交往中的各種障礙,不能寬容他人的人,往往會得理不饒人,使人際間關係惡化。共性是寓於個性之中的,人們應該維護和發展共性,以理解和寬容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