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文地理》

《新疆人文地理》

《新疆人文地理》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暑批准公開發行的一份全彩印製的綜合文化類雜誌,由自治區新聞出版局主管、新疆電子音像出版社和新疆書報刊發展規中心主辦。

基本信息

期刊信息

《新疆人文地理》新疆人文地理

刊物名稱:新疆人文地理 (月刊)

出版地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

期刊開本:16開

發刊日期:每月1日

合作媒體:新疆天山網

期刊簡介

《新疆人文地理》已於2012年正式改版為月刊,16開160頁,全銅板紙彩色印刷。雜誌以精美的圖片、豐富的內容和獨到的見解,全面展示新疆豐厚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之美。其辦刊宗旨為:展示邊地原色,觀感多元文化,攬勝西域地理,揭秘人文新疆

期刊內容

新疆地域廣闊、民族眾多、文化豐厚、風光奇美、物種豐富,南北疆民情風俗各異,旅遊資源極為誘人。這是一本全面揭示新疆豐富的人文活動和自然地理風光的人文地理類雜誌,為愛好新疆文化的人和旅行者提供一個獨特的閱讀媒介。

期刊發行

《新疆人文地理》《新疆人文地理》

疆內覆蓋烏魯木齊市及部分地州城市,疆外以北京上海、廣州、武漢、西安等全國重點城市為主,發行對象為熱愛自然、熱愛探險、熱愛旅遊、熱愛新疆的中高端讀者。發行方式為社會團體、企業白領個人會員訂閱;疆內外資料室、圖書室、文化室訂閱;各大旅行社、旅遊公司、旅遊景點、酒店賓館的贈訂或代銷;機場、列車、報刊亭的代銷。發行手段以郵局訂閱為主,報刊亭零售為輔。發行渠道有雜誌郵發渠道、音像製品發行渠道、圖書發行渠道等。
預計創刊號發行將達到1.5萬份。2009年正式出版後每期發行量穩定在2萬份以上。

期刊團隊

《新疆人文地理》,每期擬推出一個重點主題進行深度發掘和展示。雜誌將聘請多位各民族的專家,擔任雜誌的歷史、文化、民俗地理、考古等方面的顧問,準確闡述歷史,尋找失落的文明,繼承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傳統,全方位推介和展示新疆的人文之深厚、地理之美麗。為達到內容豐富、圖片精彩的要求,雜誌社特邀請全疆最好的平面設計師和攝影家加盟。

市場分析

地理類期刊方興未艾國際地理類期刊已有百年歷史。目前,國際地理類期刊影響較大的是美國國家地理協會主辦的《國家地理》雜誌,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現在已經成了通向自然界的大門,“國家地理”幾乎成了一種雜誌的類型,很多國家都有了自己的“國家地理”。近幾年,我國也可以在書報亭上看到《中國國家地理》、《華夏人文地理》、《西藏人文地理》這樣的人文地理雜誌了,中央電視台有了《探索•發現》欄目,收視率名列前茅。2006年10月《中國國家地理》以“318國道——中國人的景觀大道”為主打,其發行量突破100萬冊;《西藏人文地理》精裝本成為中國定價最貴的雜誌(99元)。
新疆人文地理類媒體缺少領頭羊新疆屬於中國西部少數民族地區,悠久的民族文化和奇特的地理景觀為人們展現了一幅神秘的畫卷。在人文地理概念里,中國西部代表著多民族的多彩文化。這裡是古老文化民俗傳統的保存之地,是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之所,是新疆吸引世界的理由之一。目前宣傳介紹新疆的報刊雜誌不少,但大都以介紹新疆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及旅遊推介為主。系統挖掘和全面展示新疆人文地理,並形成一定影響力的刊物幾近空白,《新疆人文地理》的正式推出,適應了這一發展的要求,填補了這一空白。

期刊優勢

品牌優勢

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人文地理雜誌,《新疆人文地理》有著得天獨厚的品牌經營資源:邊地、多民族、多元文化、神秘景觀,《新疆人文地理》最有條件成為中國最具權威的全面介紹和展示新疆人文特徵、地理環境的品牌雜誌。
出版發行資源優勢

《新疆人文地理》是自治區新聞出版局主管、新疆電子出版社、新疆書報刊發展中心主辦的一份雜誌。主辦方具有的資源,也是雜誌社的資源。如書報刊發展中心與眾多國內外、疆內外有關新疆歷史、文化、民俗、地理、考古等方面的專家、攝影師保持著聯繫,他們是新疆人文地理的研究者、發掘者,對新疆多元文化和神秘地理具有獨到的理解和體會,將成為《新疆人文地理》的主要撰稿、攝影力量,是形成頂尖的專家團隊和“記者+學者+作家+科學家”的采編隊伍的基礎;而電子音像出版社則擁有大量新疆地理類圖書和音像電子出版物的著作權及出版經驗,以及遍布全國各大城市100多個發行網點,在選題策劃、著作權、文字、圖片資料、發行網路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
三位一體的出版優勢

《新疆人文地理》雜誌不僅有紙質書,還每本帶一張60分鐘的光碟,內容包括雜誌的電子書和新疆音樂,同時,還通過圖書渠道出版精裝圖書。

市場展望

在當今的傳媒市場裡,人文地理類雜誌、節目的崛起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的大發展的步伐,社會上已經積聚了一大批認同和喜愛大自然、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和閱讀需求的新階層,他們受到過良好的教育,眼界和思路都很開闊,樂於接受新生事物,視戶外活動、探險旅遊、看地理雜誌為一種時尚生活。這一階層,普遍存在於城市社會主流人群中,並且有很強的購買力。
對於讀者來說,文化和地理有時空的界限,但閱讀和體驗沒有界限。從這個意義上說,《新疆人文地理》的讀者區域三分之二分布在內地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廣州武漢、西安等內地大中城市;三分之一集中在疆內;這為新疆的名優特產品走出去及旅遊景點酒店提供了展示的視窗,同時為需要占領新疆中高端市場的國內產品提供了一個視窗。從發行上看,個人訂閱會員制和理事會形式,為雜誌與讀者的互動,企業產品與讀者的互動提供了保障。各地圖書館、研究會所、資料室訂閱,擴大了雜誌的傳閱率;酒店賓館、旅遊景區鋪售,強化了雜誌的正對性。
因此由《新疆人文地理》讀者分布及構成看,他們不僅是城市文化產品的主要閱讀力量,也代表著城市商品的實際購買力量,具有廣闊的市場潛力和巨大的購買能力。

火熱征訂

《新疆人文地理》是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最新批准的,面向全國公開發行(國內統一刊號:65—1273/k)的一份綜合文化類刊物。是目前新疆惟一一份面向全國全面介紹新疆旅遊文化、歷史民俗的綜合類文化刊物。《新疆人文地理》雜誌有新疆新聞出版局主管,新疆電子音像出版社和新疆書報刊發展中心主辦,雙月刊16開160頁,全銅板紙彩色印刷。《新疆人文地理》雜誌以精美的圖片、豐富的內容和獨到的見解,全面展示新疆豐厚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之美。其辦刊宗旨為:展示邊地原色,觀感多元文化,攬勝西域地理,揭秘人文新疆。

相關信息

《新疆人文地理》《新疆人文地理》

2012年1月,《新疆人文地理》月刊正式亮相讀者。

《新疆人文地理》2011年第6期目錄

1
新疆邊疆賓館3
2
新疆吐魯番耿德寶旅遊產品開發有限公司11
3
用胸膛行走新藏線——極致的“天路”體驗錢毓;12-26
4
羊啃時間的細節一夫;黃宏才;27-32
5
蒙古族長調與婚俗熊紅久;黃宏才;34-38
6
點燃祖魯燈黃萍;阿·烏雲;39-41
7
帕米爾高原上的氂牛叼羊吳波;夏建國;42-45
8
阿爾金山保護區野生動物考察記李維東;46-55
9
我與黃喉蜂虎65天的約會楊永光;56-59
10
黃鴨回歸自然記景俊;60-61
11
走進新疆“植物王國”杜宗陽;62-65
12
蛇與魚的死亡遊戲袁國映;郭宏;66-69
13
蘭州灣子,古牧道下的王庭遺址田蓉紅;70-76
14
清乾隆玉石大案高朴私鬻玉石案馬吉青;78-81
15
藍胸佛法僧景俊;申廣志;82-83
16
黑翅長腳鷸郭宏;申廣志;84-86
17
季節之美88-95
18
走向胡楊劉醒龍;96-103
19
山與湖阿來;錢偉明;104-109
20
穿越葡萄溝孫繼泉;王英強;110-111
《新疆人文地理》2011年第5期目錄

首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中國·新疆烏魯木齊2011年9月1日—9月5日(8)

新疆邊疆賓館(9)

羅布人最後的家園探險記楊鐮;(22-31)

喀什的三種時間周磊;(32-41)

柯爾克孜族:用史詩撰寫歷史的民族尼加提江·鐵來西;包迪;(42-49)

塔克拉瑪乾神秘之水康拉克湖李建宏;白志剛;(50-57)

沙漠深處的魚湖車吉爾;(58-63)

走,到烏蘇泥火山去做面膜劉笑天;(64-70)

紅色的優酪乳泉周軍成;晏先;(72-74)

塔茜古麗的滿月禮韓連贇;(76-77)

艾山·拜克的上馬禮韓連贇;(78-79)

奴爾古麗的洗髮扎耳禮韓連贇;(80-81)

原始的狩獵記憶賀振平;(82-89+91)

空中殺手金雕景俊;(92-95)

芨芨草編織的哈薩克族風情趙勤;(96-103)

和田人的蘇帕情結張釗;金煒;(104-107)

大地的密碼趙光鳴;范書財;(108-109)

織金洞探幽於文勝;(110-115)

遊走在曼妙的亞門草場古嘯;(116-121)

水磨風情佚名;(122-125)

樹,澤普的城市表情周磊;(126-129)

西域戈壁法桐天堂蔣南樺;(130-135)

水鄉胡楊令治清;(136-143)

澤普傳奇:黑水營之戰王維克;包迪;(144-149)

澤普:漂著金子的河吳波;(150-153)

澤普民間傳統體育競技包迪;(154-155)

天山天池八大景(156-157)

絲綢之路名城——烏魯木齊肖凱提·吐爾地;(158)

風情喀什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高翊;(159)

西域樂都——庫車張文遠;(160)

江格爾的故鄉和布克賽爾才布格加甫;(161)

塞外江南神奇溫宿吳宕;(162)

2009年第一期《新疆人文地理》雜誌進入最後的印製階段,1月5日將隆重上市。雜誌社負責人告訴記者,第一期雜誌將有驚人的獨家刊發文章,一定會引起讀者的廣泛關注。
《新疆人文地理》創刊號於2008年9月份出版以來,引起廣大讀者和有關專家的關注和好評,1.2萬份雜誌很快售完。
新疆人文地理雜誌社在總結創刊號成功經驗和不足的基礎上,對2009年第一期的選題反覆研究論證,最終確定了刊登的文章和圖片。據悉,第一期的“特別策劃”欄目選登的文章有著名作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楊鐮的《守望天山》。這篇文章寫的是作者及科考人員近年來在東天山發現了一個神秘的大型軍事要塞。這是近代新疆歷史及考古方面的重要發現。今天隨著軍事要塞的復現於世,一段關係到當年天山綠洲存亡、絲綢古道興起的往事,便穿過八十年的歲月,成為現實生活的新話題。
這一期首發的文圖還有著名攝影家李學亮的《阿爾金:天邊的秘境》,著名電視導演、文化學者劉湘晨的《勒斯卡木村:帕米爾高原上的人文縮影》。此外,攝影人馬秦、范書財的《龜茲:鏡頭中延伸的文明》,媒體人李穎超的《特克斯八卦城:易經文化的絕版之作》,作家安靜的《冬捕:烏倫古湖的風情演繹》和媒體人李橋江的《探秘中國海藍寶石之鄉》等文章,也從不同的角度,對新疆獨具特色的文化景觀及自然地理風情進行了全面的展示。
最令人稱奇的是由神秘文化研究者璋琿先生撰寫的《謎中之謎:新疆“野人”尋蹤》,資料翔實,文圖並茂,對新疆到底有沒有“野人”,作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定會滿足讀者的好奇心。
第二期信息:

卷首語新疆,新疆?新疆!撰文/祝謙
特別策劃守望天山撰文/攝影/楊鐮
西地影像阿爾金:天邊的秘境撰文/攝影/李學亮
文明傳承新疆博物館:世界文明視野中的經典展示撰文/張暉攝影/劉玉生張暉
新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撰文/張迎春攝影/吳鳳翔
絲路密碼特克斯八卦城:易經文化的絕版之作撰文/攝影/李穎超
生態視覺勒斯卡木村:帕米爾高原上的人文縮影撰文/攝影/劉湘晨
聚焦新疆龜茲:鏡頭中延伸的文明撰文/馬秦攝影/范書財馬秦
人與自然拍攝白鷺:堅守中的追尋撰文/攝影/陳新文
塞外秘事謎中之謎:新疆“野人”尋蹤撰文/璋琿
邊地原色慕薩萊思:以水的姿態撰文/趙勤攝影/趙偉燕金誠
夢幻行旅新疆冰雪風情游:不可抗拒的誘惑撰文/畢亞丁
冬捕:烏倫古湖的風情演繹撰文/安靜攝影/莊曉頗
戶外天堂胡楊樹:塔里木盆地的生命圖騰撰文/鹿子攝影/王劍波
冬季戶外旅遊:條條道路都快樂撰文/楊軍
旅遊推介相約秋天:請到新疆看胡楊撰文/遲重慶
寶地寶藏富蘊真富:探秘中國海藍寶石之鄉撰文/李橋江攝影/丁寧
中國和田玉玉都玉事:千年不變的傳奇撰文/武夫安攝影/格姆
和田玉精品賞析撰文/攝影/東方潤
2009年1月5日出版,各報刊亭、新華書店有售

軍事與體育類期刊

學術論文是科學或者社會研究工作者在學術書籍或學術期刊上刊登的呈現自己研究成果的文章。學術論文往往強調原創性的工作總結,但當然也可以是對前人工作總結的回顧及做出評價,後者也往往被稱為綜述性文章(Review)。學術論文的出版正在經歷著重大變化,出現了從傳統的印刷版到網路上電子格式的興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