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治淮六十周年》紀念郵票

《新中國治淮六十周年》紀念郵票

中國郵政於2010年10月14日發行《新中國治淮六十周年》紀念郵票1套4枚。該郵票設計:張石奇;印製:遼寧省瀋陽郵電印刷廠;志號:2010-24。

郵品樣板

(4-1)J南灣水庫 (4-1)J南灣水庫
(4-2)J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 (4-2)J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
(4-3)J淮河入海水道 (4-3)J淮河入海水道
(4-4)J南四湖二級壩水利樞紐 (4-4)J南四湖二級壩水利樞紐
首日封 首日封
首日封 首日封

郵品資料

郵票名稱:《新中國治淮六十周年》
郵品類型:紀念郵票
郵品套/枚:1套4枚
發行單位:中國郵政
發行時間:2010年10月14日
郵票志號:2010-24
圖序/圖名/面值
(4-1)J/南灣水庫/1.20元
(4-2)J/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1.20元
(4-3)J/淮河入海水道/1.20元
(4-4)J/南四湖二級壩水利樞紐/1.20元
郵票規格:50×30毫米
齒孔度數:13度
整張枚數:16枚
整張規格:240×150毫米
版別:膠印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防偽油墨、異形齒孔、螢光噴碼
設計者:張石奇
攝影者:鄭泰森、孟憲玉、繆宜江、韓茂林
責任編輯:秦巍
印製廠:遼寧省瀋陽郵電印刷廠
出售辦法:自發行之日起,在全國指定郵政網點出售,出售期限6個月。

主題背景

毛澤東主席題詞毛澤東主席題詞
淮河發源於河南南部桐柏山,向東會合潁河、渦河等大支流,最後在江蘇江都縣三江營注入長江。淮河是新中國第一條全面綜合治理的大河,治淮是新中國大規模治水事業的開端。以1950年10月14日政務院發布《關於治理淮河的決定》為標誌,新中國治淮已走過60年光輝歷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地處安徽蚌埠市東海大道3055號的淮河水利委員會是水利部派出的淮河流域管理機構。
建國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對淮河水患的根治。1950年8月25日,根據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指示,為了加強治淮工程的統一,水利部召開了治淮會議,成立了治淮委員會,曾山為主任,下設河南、皖北、蘇北三省、區治淮指揮部。治淮委員會根據治淮方針,進行了上中下游全面的勘測,分析研究了已有的基本資料,廣泛徵集淮河流域民眾的意見,草擬了全面規劃。治淮委員會決定1950年12月以前以勘測工作為中心,上游和下游的查勘蓄洪工程和入海水道為重點,同時並進行放寬堤距、疏浚、涵閘等勘測工作,中游地區在整個計畫內選擇對上、下游關係較小的部分工程先行開工,1951年2月即全部動工。為保證治淮工作的順利進行,會議建議由華東、中南各有關地區在現有淮河水利工程總局的基礎之上,組成治淮委員會,統一領導治淮工作,並成立淮河上、中、下游的三個工程局,以便統籌兼顧。

郵品內容

首日封首日封(實寄封)
為紀念新中國治淮60周年,中國郵政於2010年10月14日發行《新中國治淮六十周年》紀念郵票1套4枚。該郵票設計:張石奇;印製:遼寧省瀋陽郵電印刷廠;志號:2010-24。
4枚郵票的主圖分別為淮河流域河南、安徽、江蘇、山東四省具有代表性的治淮工程。“南灣水庫”地處河南信陽市淮河上游,是建國初期興建的一座大型治淮水利工程。“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位於淮河幹流中游王家壩和正陽關之間,跨霍邱潁上阜南三縣,是國務院確定的19項治淮骨幹工程之一。“淮河入海水道”表現了江蘇淮安市楚州區的淮安樞紐,其上部渡槽承京杭運河航運之需,下部涵洞則溝通淮河入海水道,是亞洲最大的“水路立交”工程。“南四湖二級壩水利樞紐”地處山東微山縣境內,工程位於微山湖和昭陽湖之間,東起微山縣歡城鎮,西至微山縣張樓鄉。

發行資訊

首日封首日封(實寄封)
淮河全長約1000千米。由於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歷史上淮河流域水旱災害頻繁發生。1950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頒布《關於治理淮河的決定》,開創了新中國治理淮河的新紀元,淮河也成為新中國第一條全面、系統治理的大河。60年來,黨和國家始終把淮河作為全國江河治理的重點,擺在關係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地位,先後12次召開國務院治淮工作會議,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領導人民開展了波瀾壯闊的治淮建設,淮河治理取得舉世公認的偉大成就。
此次發行的紀念郵票,是中國郵政為紀念新中國治淮60周年精心設計的一套水利題材郵票,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首次發行的一套題材完整、全面反映淮河治理成果的郵票。全套郵票由郵票設計家張石奇設計,1套4枚,每枚面值1.20元。全套郵票以反映新中國治淮60周年成就為主題,以不同省份、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類型的治淮重點工程——河南省南灣水庫安徽省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江蘇省淮河入海水道山東省南四湖二級壩水利樞紐為題材,採用寫實手法,運用恢弘大氣的場景表現,輔以反映淮河治理後環境改善、生態良好、農業豐收、城鄉發展的喜人畫面,全面展示新中國治淮60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

創作構思

首日封首日封(實寄封)
《新中國治淮六十周年》郵票在創意設計上運用左右雙畫面突出展示郵票主題,運用寓意“水”的流暢曲線將左右畫面有機統一。全套郵票色調明亮,以綠、藍、黃、紫色為主,體現展示成就、寓意積極向上的設計思想。
第一枚郵票上,不僅可以領略到“高峽出平湖”的壯美,體會著綠色生態和白鷺翱翔帶給我們心曠神怡的心境,而且通過南灣水庫大壩上再一次重溫到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治好”的親筆題詞,感受著老一輩革命領袖和中央政府治理淮河的決心。
第二枚郵票上的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被稱為“淮河上的三峽工程”,看到如此雄偉的淮河水利工程,不禁讓我又一次想起毛澤東的“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的詩句,有著一種“截斷長淮雲雨,縛住龍蟠咽喉”之讚嘆!那金黃的稻穗、高壓線鐵塔更是帶給我們無限收穫的希望。
第三枚郵票首先讓我們看到的是桀驁不馴的淮河經過治理以後,變得溫順輕盈,淮河兩岸變得繁華昌茂、貨運通達,現代化的城市伴隨著淮河奔流不息的脈搏,溫馨依戀,使我們深切地感受到母親河的博大胸懷。
第四枚郵票為大家展現的是一幅漁歌唱晚、魚肥荷香,看不完、賞不夠的淮河美景。攔湖大壩橫架淮河南北,碧水一泓孕育兩岸生靈,讓我們從中感受到幾代治淮人無怨無悔的奉獻精神、無懼無畏的浪漫情懷。

作者簡介

1
張石奇,1953年8月出生於北京,祖籍河北文安。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書法家協會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國禮品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中國集郵總公司資深工藝美術設計師。說起張石奇在書法藝術上的追求與造詣,不得不提他在中國集郵界所綻放的光彩。張石奇在此領域享有盛名,被譽為中國集郵總公司首席設計師,他設計的作品創意新穎、獨巨匠心,從專題郵冊、郵票首日封、特種紀念封、圖卡、郵資明信片、郵票年冊到為中央電視台春晚發行的拜年封系列,涉獵廣泛。在業界,張石奇是公認的多面才子,是個對藝術永不滿足,始終追求創新的設計師。

設計有感

發行《新中國治淮六十周年》紀念郵票的意義十分重大,6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曾經大雨大災、小雨小災、無雨旱災的淮河已經被徹底治理。由於淮河流域經濟的發展,目前又把讓淮河水變清作為環境治理的又一重大舉措。
1首日封(實寄封)
為了設計好這套郵票,我在設計前先查閱了大量資料,調動了自己從事郵票策劃、設計多年的功底,對設計素材做了認真的分析和整理,同時對以前發行過的類似題材郵票也進行了研究。我認為如果沒有新的設計理念作指導、不從深層次發掘治理淮河的內涵,尤其是治理淮河60年取得的成果,只是把一批防洪治洪的工程項目展現出來,肯定達不到該套郵票所要體現的宗旨,設計出來的郵票也將流於一般。為此,我把治理淮河的必要手段--興修水利工程項目作為主要部分來展現,同時把治理淮河後給流經省份的經濟繁榮和給人民帶來的實際成果用"農業豐收"、"森林茂盛"、"城市建設"(第一稿中為"牧業發達")、"漁業興旺"4大主題來作為4枚郵票內涵的補充。這樣更能體現治理淮河的目的和成就。關於郵票畫面兩個設計元素之間的銜接,"流動的曲線"既協調了整個畫面的動感和靈性,又給人們帶來了無限遐想。為了防止畫面過於呆板,我將補充的4大主題用裝飾繪畫的手法來表現,以達到與照片形成對比的效果,同時畫面中的"白鳥"、"綠樹"、"麥穗"、"魚兒"都做了突破處理。在整套郵票的色彩處理上,我聽取了編輯的建議,4幅畫稿由4個色調構成,豐富了視覺效果,又達到了統一中求變化的目的。
這套郵票能夠入選,首先應該感謝郵票印製局郵票編輯部的閻炳武主任和編輯秦巍。在設計過程中,他們多次給予指導,對把握大方向起到了關鍵作用。另外,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郵票發行部鄧慧國總經理對該套郵票"流動的曲線"度的把握以及應體現"城市建設"和"旅遊概念"的指導意見,促成了現在的正式圖稿。瀋陽郵票廠的印製和再創作對郵票的誕生也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可以說,這套郵票的誕生,是凝聚了大家智慧的結晶。郵票發行後,我真誠地希望廣大集郵愛好者給予中肯的點評。(作者:張石奇)

原地郵局

郵票主題原地郵局是北京中南海郵政支局(100017)和安徽蚌埠市迎湖路郵政所(233040)。“南灣水庫”郵票主圖原地郵局是河南信陽市南灣郵政所(464000)。“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郵票主圖原地郵局是安徽霍邱縣臨淮崗郵政所(237483)。“淮河入海水道”郵票主圖原地郵局是江蘇淮安市楚州郵政分局(223200)。“南四海二級壩水利樞紐”郵票主圖原地郵局是山東微山縣歡城郵政支局(277606)和張樓郵政支局(277607)。

首發花絮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訊息,《新中國治淮六十周年》郵票首發式14日在河南、安徽、江蘇、山東“四省七地”(信陽、桐柏、平頂山、蚌埠、六安、淮安、濟寧)同步舉行。水利專家們指出,郵票的發行充分體現了國家對淮河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60年來治淮成就的肯定,在新中國治淮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1
【安徽霍邱】2010年10月14日上午,六安市治淮六十周年紀念大會暨紀念郵票、郵冊、首日封首發儀式在舉行。60年來,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偉大號召鼓舞下,皖西人民治淮熱情高漲,掀起了三次治淮高潮,取得了巨大成就。上世紀五十年代,以整治淮乾、開闢行蓄洪區、興建大型水庫為重點;1991年大水之後,以淮乾整治、行蓄洪區安全建設為重點;2003年大水前後,以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建設為重點,將治淮推向了新的階段。
1
【河南桐柏】10月14日上午,《新中國治淮六十周年》紀念郵票暨《淮河之源·生態桐柏》郵票珍藏冊首發儀式在河南省桐柏縣淮祠隆重舉行。1951年5月,毛澤東主席親自發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偉大號召,如今,新中國治淮已走過60年光輝歷程,淮河流域各地區經濟社會得到快速發展。作為淮河發源地的桐柏縣,始終把淮河源頭生態建設、水源地保護作為自己的責任,努力為淮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儀式上,省郵政局局長楊漢振、市長穆為民、省集郵總公司總經理閆貴臻、縣委書記楊忠分別為《新中國治淮六十周年》紀念郵票和《淮河之源生態》紀念郵冊揭幕,並簽名紀念。
1
【安徽蚌埠】10月14日上午,在《新中國治淮六十周年》紀念郵票的主要首發地安徽省蚌埠市,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水利部、安徽省人民政府聯合舉行了紀念郵票首發式。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黃海嵩、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常務副會長譚小為、水利部辦公廳副主任陳茂山出席儀式並為郵票揭幕;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郵票發行部主任馬洪科宣讀了《新中國治淮六十周年》紀念郵票發行公告,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主任錢敏、蚌埠市人民政府市長張學群、安徽省郵政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鞠勇出席儀式並講話;郵票設計者現場進行簽售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