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呼喚》

書籍信息

文明的呼喚文明的呼喚

作者:陳立紅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09-01
版次:1
印次:1
ISBN:7-5006-7669-0
開本:32
紙張:輕質紙
包裝:平裝
責任編輯:萬同林

內容簡介

本書是詩人陳立紅為紀念新詩誕生90周年而精心編輯的獻禮力作,由《祖先:歷史的面容》《家鄉:現實的背影》《文明:未來的呼喚》三部分組成,包含從歷史、現實、未來到鄉土、國家、國際的廣闊題材,既有對田園、家鄉、人生的深情吟唱,也有對社會醜陋現象和世界霸權行徑的嚴厲批判,是一部反思歷史、審視現實和展望未來的抒情詩劇。作品視野開闊,恢宏大氣;語言通俗曉暢.深沉激越;意境深邃博大,哲思豐富。為方便讀者閱讀避免新詩“難懂”,作者對全部作品重新加了註標點符號,對歷史事件和人物進行注釋,在當代詩壇可謂獨樹一幟。
詩集還從一個側面再現了作者從憤怒青年成長為抒情詩人的心路歷程,從感嘆個人際遇到期盼民族復興的巨大轉變,表現出詩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表達了作者對中華文明偉大復興的深情呼喚和對和諧世界的無限嚮往,是引人思索、催人奮進的勵志佳作。

作者簡介

陳立紅,筆名、網名有阿東陳、憤怒詩人等。1966年9月出生於河南省桐柏縣農村。畢業於鄭州大學中文系作家班。曾從事編輯記者及出版發行工作多年,現任團中央“我們的文明”主題活動組委會、中國青少年社會服務中心信息部部長,民族魂、血鑄中華網站執行主編,致力於弘揚民族精神,實現民族復興。
1985年開始發表作品,1990年加入河南省作家協會。曾獲《詩刊》《詩神》河南作協等授予的全國及省以上文學獎6次。主編、編輯有《中國旅遊名勝大詞典》《永遠的毛澤東》《永遠的鄧小平》《世典》等圖書和光碟10餘種。1995年開始自學電腦,2000年進入網際網路行業。策劃編輯有網上魯迅紀念館、聞一多紀念館、巴金紀念館及鴉片戰爭紀念館、五四運動紀念館等網站100多個,所負責的網站曾獲“中國優秀文化網站”獎。被評為2005—2006年度“中直機關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個人”。

書籍目錄

序於友先/1
自序/6
第一部祖先:歷史的面容
祖先/2
大手筆/6
永恆的燈火/9
蠟燭倒下之後/11
詩歌精神/13
炮烙之刑/15
高貴的膝蓋/19
屈原今天自殺/22
馬之草原/25
痛苦隨頭髮在悄悄增長/27
鎂光燈的魔眼/21
人生夜路/29
登山/30
息夫人之死/31
老包/33
汩羅江/35
太白頂/36
淮源/38
鐵礦/40
厚重的歲月/42
世紀末/44
天安門廣場/46
讚美鐵塔/48
第二部家鄉:現實的背影
農父/52
土地/55
陽光的重量/56
夏天/58
遠山/59
一掠而過/6l
老天不下雨了/62
乾冬/64
撒滿化肥的田野/66
許多人都不認識你了,家鄉/67
兄弟,你不是商人/68
母親的鎖/70
柳葉茶/71
老家的綠色——懷念母親/72
家鄉/74
遠方門5
詩之小屋/76
大白菜湧進城市/78
櫥窗模特兒/80
進城的農民/82
季節/84
走上街頭的菊花/86
春風吹進高樓/88
雷的呼喊/89
50次特快經過南陽/91
春雨越過北京/93
滴血的手/95
蛇在二胡中歌唱/96
城市角落/97
讓孩子生在老家/99
現實的臉/100
文盲傳閱的圖書。/101
讀夜/102
隱喻/104
良知/105
神童問世/107
第三部文明:未來的呼喚
中華文明/110
歌唱河流/111
春節組詩/113
臘月/113
瑞雪/115
春聯/116
滿堂紅/117
守年根/118
出天方/119
拜年/120
春節/l2l
小河與陽光/124
讀齊白石《對蝦圖》/125
收穫猶如節日/126
鄉土中國/127
猶如偉人進入思想/129
電腦時代/13l
對視/133
毛主席來到網際網路上/134
焦裕祿之歌/137
看黃河橋去/139
理解亞運會/141
“非典”時期的日常生活/143
找呀找/145
裝滿咖啡的瓶子/147
金色荒蕪/148
城市或森林/150
暴雨打擊城市/151文明的碎片/173
伊拉克的天空/175
和諧之光
——獻給2008北京奧運會/177
日出東方/179
附暴
打撈生命的源頭
——陳立紅《祖先》及其他艾雲/183
塤把靈魂帶走/153
心中的石頭/155
滾動在國家邊緣的沙漠/157
抽象的孩子/159
瞄準地球/163
沙漠風暴/165
誤炸/167
碰撞2001/169
伊拉克的石油人民的血/171
文明的碎片/173
伊拉克的天空/175
和諧之光
——獻給2008北京奧運會/177
日出東方/179
附錄
打撈生命的源頭
——陳立紅《祖先》及其他艾雲/183
後記/187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