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吐魯番文獻》

《敦煌吐魯番文獻》

《敦煌吐魯番文獻》從敦煌吐魯番的歷史與文化入手,對20世紀敦煌吐魯番文獻從發現到研究的經過及其重要成果進行了綜述,對敦煌吐魯番文獻的主要內容和重要價值進行了評介。配有彩圖6幅,插圖32幅,圖文並茂,資料翔實,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欣賞價值。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敦煌吐魯番文獻》敦煌吐魯番文獻

《敦煌吐魯番文獻》是一套學科發展史和學術研究史書籍。其內容包括對20世紀考古文物工作概況的綜合闡述;對一些重要的考古學文化和古代區域文化研究情況的敘述;對文物考古的專題研究;對重要的文物考古發現、發掘及研究的個例紀實。

圖書前言

俗稱“鋤頭考古學”的田野考古學的誕生以及中國考古學學科體系的基本完善,由此而引起的古物鑒玩觀賞著錄向科學的文物學的轉變,是22世紀中國學術與文化界的大事。它從材料與方法兩個方面徹底刷新了持續了數千年之久的中國古代史學傳統,不但為中國學術界和文化界開拓出更加廣闊的研究天地,也為一切關心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人們不斷地提供了可貴的精神滋養和力量源泉。
仰古、述古、探古,進而考古,向來為我國傳統文化中一個明顯的學術特點。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發其端,漢代司馬遷撰寫《史記》,北魏酈道元作注《水經》。他們對區⒌和書齋式的究古相繼開展,特別是對古器物的研究,成了唐、宋時期的文化時尚。

精彩書摘

(二)吐魯番的歷史與文化
吐魯番現為地區,轄一市(吐魯番)二縣(鄯善、託克遜),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北部,在庫魯克塔格北,天山東脈博格多山南。這裡羌笛幽怨,胡笳嗚咽,自古就是西域的一部分,由於正當絲綢北路,也是中西交通的著名樞紐。其歷史的發展,文化的形成,不僅與中原不同,與敦煌也稍有區別。
1.吐魯番的歷史
吐魯番的歷史,從考古上說,似較敦煌更為悠久。這裡曾發現多處新石器時代的細石器文化遺址,說明這裡很早以前就有人類居住。《史記?大宛列傳》記載:張騫通西域前,這一帶都是姑師國的國土。考古資料也顯示:西周晚期至西漢早期,今天山東脈博格多山南北廣大地區,都有姑師民族的遺存。其中,吐魯番一帶民族尤為複雜。塞、月氏、烏孫三大民族由敦煌向伊犁河流域遷徙,都曾經過吐魯番。後來,匈奴控制西域,也曾以吐魯番為進出西域的通道。因此,在吐魯番,又都有塞、月氏、烏孫、匈奴等民族的遺存。這樣,吐魯番的歷史,一開始就具有非常複雜的多民族色彩。

圖書目錄

前言
一 敦煌吐魯番的歷史與文化
(一)敦煌的歷史與文化
1.敦煌的歷史
2.敦煌的文化
3.莫高窟的開鑿及藏經洞的封閉
(二)吐魯番的歷史與文化
1.吐魯番的歷史
2.吐魯番的文化
3.吐魯番的古代墓葬與城窟遺址
二 敦煌吐魯番文獻的發現與盜掘
(一)敦煌文獻的發現與盜掠
1.敦煌文獻的發現
2.敦煌文獻的盜掠
3.敦煌文獻的新收穫
(二)吐魯番文獻的發現與盜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