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你自己》

《改變你自己》

《改變你自己》人生勵志的奠基巨著 亞馬遜超級暢銷經典   國學大師林語堂推薦給每一個年輕人的勵志經典。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
.

作者:(美)查思特羅林語堂

叢書名:美國歷史上最暢銷勵志經典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1342398
出版時間:2008-07-01
版次:1
頁數:230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勵志與成功>成功學
印刷時間:2008-07-01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正文語種:中文
定價:¥29.80

內容簡介

格登·史密斯說過,他曾經見過的最幸福的人就是在德蘭德斯的防禦工事上勞動的一個奴隸——他僅有一條腿,相貌極其醜陋,身上還戴著沉重的鎖鏈。他被判處終生為奴,不得不夜以繼日地做繁重的勞動,然而他每天都非常快樂地面對生活。他一邊笑一邊唱歌,成為那個邊塞裡面最快樂的人。一位欽佩者說:“看看那些樂觀和熱情的傢伙,你會經常從他們那裡感覺到,上帝是如此垂青於他們,以至於他們深信國家風景秀麗、食品豐盛、山川高大、女孩美麗。即使在從事極其艱苦的勞動之後,他們總是能夠找到最廉價的處所,最善良的房東,最好的風景和最甜美的食物。他們總是樂觀地看待一切,對生活充滿著熱愛和感激之情。但是,從有些悲觀者的眼中看到的,通常總是好像有人在掠奪他們一樣,看不到美好的將來。他們的房東好像都是非常苛刻的,臥室也很不舒適,羊肉是如此的堅硬以至於他們幾乎難以下咽。”在美國明尼阿波利斯的一位紳士由於遭受火災而欠了一大筆債務。這場意想不到的災禍使他變得非常憂鬱,最終一病不起。他的朋友想盡辦法勸說他堅強起來,但都徒勞無功,任何事情都不能讓他再度高興起來。他幾乎到了想要自殺的地步。自從不幸的事情發生以來,他就一直悶悶不樂地待在家裡,直到有一天他收到了一封來自他七歲大的小女兒的信,情況才發生了變化。

作者簡介

約瑟夫·查思特羅,美國著名心理學大師。是威斯康星大學心理學系的創始人。曾擔任美國心理學會會長,並任《紐約晚報》及其他報紙之日常心理指導編輯。約瑟夫·查思特羅不僅在學術上造詣頗深,同時也致力於向大眾讀者普及心理學知識。他曾連續多年寫作了“保持心理健康”的系列專欄,發表在150多種報紙上。曾受美國廣播公司的邀請,在《大眾心理健康》欄目中舉辦了“保持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在美國心理學界地位顯赫。

媒體評論

偉大人物的最明顯的標誌,就是他堅強的意志,不管環境變換到何種地步,他的初衷與希望仍不會有絲毫的改變,並能始終克服障礙,達到期望的目的。 ——[美]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敗,實際上並不存在什麼失敗,只要不是一敗塗地,你一定會取得勝利的。 ——[英]簡·奧斯汀在一番激烈抗爭之餘,當瀕臨絕望之際,倏然返回自我的人,即可認清自己和世界,進而改變自己的所有本質,超越自身和一切的痛苦。 ——[德]叔本華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心:別人所能

目錄

第一篇 如何培植兒童的心理一、未成年以前的心理二、遺傳與訓練三、男孩的心理和女孩的心理四、兒童應當如何選擇朋友五、你的孩子有怪癖嗎六、如何使兒童保持快樂七、什麼叫做IO八、的價值九、你的小孩得到了一些什麼知識十、疲倦是兒童危險的符號十一、聰明的兒童體弱些嗎十二、學校當領袖的學生十三、怪傑的剖解十四、城市裡的兒童比鄉村兒童聰明些嗎十五、指導兒童心智的規律十六、應不應當責打孩子呢十七、變野十八、學識和常識是互通的嗎第二篇 如何保持快樂一、快樂的藝術二、何謂精神健康三、常態四、你怕什麼五、懼怕的心理六、表現與抑制七、高潮的情緒八、情緒之約束與放縱九、你有儲存的精力嗎十、如何填補你心靈的缺憾十一、如何制止你的怒氣十二、意結造成的悲劇十三、如何養成堅強的意志十四、睡覺的藝術十五、“盛在瓶里的光輝”十六、怎樣破除你的抑鬱十七、如何排除憂慮十八、強硬十九、你不要太神經過敏了二十、靜寂的樂園二十一、恬靜的生活二十二、“馴良些,讓別人去賣弄聰明吧”第三篇 幾個不易答覆的問題一、假使你是一個犯人二、根據於成見的思想三、為什麼你要做作四、為什麼你要詛罵五、為什麼我不能做得好六、你討人厭嗎七、你是一個守財奴嗎八、為什麼你要喝咖啡九、你是上進的嗎十、你的記憶力差嗎十一、你容易受欺騙嗎十二、你有一種要“自大”的感覺嗎十三、堂表親可以結婚嗎十四、你有一種自卑的感覺嗎十五、我們是由內分泌腺所支配嗎十六、你被夢所煩惱嗎十七、依賴性有醫治的方法嗎十八、“差不多”的人究竟是什麼毛病十九、你需要監視者去抵抗試探嗎二十、如何可以改除偷竊的行為二十一、何以有騙子二十二、你能絕對不受欺騙嗎二十三、你是一個精確的見證人嗎二十四、你是患著歇斯底里嗎第四篇 心智的巧妙一、誇大狂二、你的好奇心勝於懼怕心嗎三、行為的研究四、看魔術的快樂五、打野六、如果有人注視你時,你能感覺得到嗎七、心境與工作的關係八、什麼時候是我們工作最好的時候第五篇 怪特的性情一、何謂意結二、當你飢餓的時候三、當你感覺疲倦的時候四、失眠時的心理五、氣候與人生六、養成的愚笨七、蒐集的怪癖八、心理疾病和心理治療九、禮拜五和十三號十、何以向右轉十一、為什麼迷路你總是打圓圈十二、你能同時做兩件事嗎第六篇 美的神秘一、美和行為智慧二、美的代價三、表現個性的服裝四、嘴紅心理學五、顏裝的巧妙第七篇 游賤的心理一、遊戲中之冒險性二、捧角迷三、孤獨與好群四、網球與個人的性情五、休養第八篇 人格的察看和批評一、看相二、你能知道你自己嗎三、生人和熟人如何批評你四、由書法可以看人嗎五、相片看人的可靠性六、英美人談話的資料第九篇 職業的選擇和保持一、你是偏於社交,還是偏於機械工作呢二、勞心與勞力三、你的才能高於你現在的工作嗎四、如何勝過你的缺憾五、每日工作能力的升降六、如何減少浪費的工作七、無人知道的秘密八、集中注意力的阻礙九、大人物和大事業十、你以為難的事便是難事嗎十一、刺激與行為第十篇 幾個可以代表多數人的問題一、令人不解的失敗者二、意結的治療三、一個難駕馭的女兒四、性別感覺的過敏五、怎樣診治神經衰弱的青年六、自賤的意結七、一個家庭的衝突八、冤枉造成的悲劇九、心理的注射治療法十、家庭心理學十一、下意識與習慣十二、社交中的膽怯十三、如何勝過懼怕十四、不易克服的神經十五、心理病

精彩書摘

一、未成年以前的心理兒童的心理和成人的心理的分界是人類行為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在人的一生從小到老——從幼稚的行為到成熟的行為一種徹底的變遷。兒童和成人的心理,比他們外表的身體,更是顯得不同。我們總是盼望一個人的行動是與年齡相稱的。在一個普通常態的人,心靈的發育是和身體的發育同進的。人類進化的七個時期,便顯出行為的進步或是興趣和事業的變遷。假如不是兒童的性格能改變為成人的性格,世界上是絕對沒有文化的。因為兒童的心智不能擔任世界的工作。人類的長成是比其他動物都較遲的。這個長而依賴的時期,便是在你行為未固定之前,一個培養學習的時期。一隻小雞自己啄開蛋殼出來便知道如何走路,而一個小孩卻要用幾年工夫去學習行走;一個剛生的昆蟲比一個小雞的身體組織更為完備。由天生的本能少,則後來能學的多。人類心靈的發育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個人自己當然不記得是如何困難的,但是為父母的在當時便能曉得。兒童的心理便是成年心理的一種原料。一個人長成的意思不專是說智識的增長。最大的變化便是你的感覺,你如何去對付事情,什麼使你發生興趣、感覺滿足,什麼使你悲傷或快樂,你是為什麼目標而工作,你的希望是怎樣。從這些方面便可以決定你是如何的幼稚,或是如何的成熟。人類也像其他動物一樣,生出來便有許多天性傾向於某類的行為。這些本能是根於所刺激的情緒而發泄出來。假如一個成人不過是一大束習慣所造成,則一個小孩便是一束本能由情緒的繩子縛起來的。許多兒童的情緒——如發怒——以成人套用起來,實在是太強,這種情感是應當壓制或小心引導的。兒童的長進也就是要擺脫幼時性格,所以幼年的情感訓練比學識訓練尤為重要。為兒童將來的處世為人著想,則親職教育和學校訓育去訓練他們的情感自製,要比他們在學校課本上所學的重要得多。我們人人都是由兩次製造而成的:第一次是先天遺傳的天性,第二次是後天所得的訓練。你幼年的生活訓練,你以後漸漸心理的育成,長大成人,雖則我們認為是一種平常的事,但實在是費了一番工夫。幼年的生活是最難的,也就是我們生長學習最快的時期。假如人類長進的速度。總是像嬰孩時一樣。那么,到七歲我們便可以大學畢業了。現在的世界,是成人的世界。我們尚沒有準備一個完全的地方為兒童式的生活的。如果我們認清了兒童實在是人類之祖,或許我們對於兒童訓練會更加努力。成年的生活能夠快樂成功,完全有賴於幼年得到快樂良好訓練的結果。一個小孩任憑先天如何優好,仍舊必須後天的良好訓練。兒童心理健康便是訓練兒童的目標。我們要心理健康必須要身體健康,而兒童尤其如此。麻疹和百日咳是兒童身體常有的疾病。發脾氣、恐怖、自私、頑強、依賴,都是兒童心理方面的毛病。成年人的問題和兒童的問題都是一樣,是要依照自己的缺憾而加以改正的。兒童的欲望雖則簡單些,但要強烈些,而他的自制力也要懦弱些。小孩子是有雙層的困難的,所以必須要特別專門的人才去訓練兒童。保育心理學是很重要的。為父母者應當為他們兒女的緣故而研究心理衛生。不懂兒童天性的人也不會懂人類的天性。心理學家對於兒童的天性,都是有精深的研究的。二、遺傳與訓練你的遺傳(從母胎內帶出來的天性),你的環境(從經驗和訓練所得的),哪方面對於你將來的造就大些昵?這兩方面的關係太接近。恐怕你要在這兩方面都嘗試過,然後才敢回答這個問題。即便如此,甚至你仍舊不能確信那就是同一個你自己,並且我們不能依據我們現在的造就,認為遺傳與環境的總和,以為不屬於這方面的必屬於那方面。你必須考察你的遺傳是怎樣的幫助了你的環境去努力——去努力什麼呢?這所努力的方向便是最重要的。這樣才把問題看清楚了。譬如你想用環境使你成為一侖音樂家。有許多人天生是好音樂的,他們有音樂的天才,因此,他們在音樂界上必能成功。也有許多人是天生不宜於音樂,無論受多少訓練,也不能成為音樂家。還有大多數的人是居中的,有些如果加以訓練,則或許成為頗好或頗壞的音樂家,其餘的不過大概對於音樂頗有興趣而已。至於那些赴音樂會去欣賞的,是天性略有好音樂之傾向,而同時略有訓練。毫無音樂興趣的,則音樂會也不會去參加。如果從音樂方面推到作詩方面,也是如此。我們說詩人是天生的,非養成的。同樣,雖則不是十分準確,我們對於工程師或其他有專長的,也可以如此推論。他是由他所喜愛的事訓練起而成為一個專家,他是最合宜於做這類的事。我們對於這個最困難的問題,當然不能以很少的例子而一概論之。不過至少我們可以得到答案的一些線索。這裡有一個很好的例子,是關於一種兒童的性癖,發現於幼年時代的。這種性癖與行為有密切的關係,是屬於情感方面的——譬如膽小或發怒。我所舉的這個例子,父母兩人都是有訓練的心理學家。他們的頭生小孩吉爾是一個十分精神衰弱的小孩,她三歲的時候便不愛吃食物,常常坐在地板上休息,玩耍不到十五分鐘便疲倦了;容易無故地發怒而且矛盾,不斷地總是折磨別人,尤其是在吃飯的時候。她的父母有時氣極了,便說假如他們再有一個小孩,開始便要禁止這一切的壞脾氣:給她什麼便吃什麼,‘叫她去睡,便需去睡,不讓她成一個普通懶惰討厭的孩子。當吉爾四歲時,便生了賈克,於是父母兩人便很留心地察看他是否有這些壞毛病,決定不讓自己再受像吉爾一樣的折磨。可是他們的察看完全沒有用處,他們的擔心也是無須的,因為賈克不像他姐姐。他無論什麼東西都吃,你把他放在床上他便睡覺,你搖他他就醒來。當賈克四歲時,他常常可以看到他姐姐的壞模樣:只吃一點點,然後休息,這對於他一點沒有影響,他完全不學壞模樣,他儘管一人照他自己的性情行事。他的父親說,他不能在賈克身上尋出一點神經衰弱的象徵,他好像牡蠣~樣沉靜;除非受了傷,從來不會哭,也從不會對於玩耍表示疲倦。賈克六歲,吉爾十歲時,他們兩人的性情仍舊如此的不同。從他們的父母方面看,賈克和吉爾所受的遺傳是同樣的,他們的訓練也是相同的。因此看上去似乎他們的不同是天生如此。當然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說,吉爾的神經衰弱。雖有良好的處治,還是不能減少;或是說賈克雖是極壞的看管,也還不會學到一點壞脾氣。不過天性賦予這兩姊弟的,便是前者神經系統的根基不優良而後者優良。音樂天才的生性也是同一道理,不過我們不能將分量限定就是了。遺傳和環境的關係在我們生活上,仍舊是一個悶葫蘆。◎三、男孩的心理和女孩的心理約翰和貞安不同。他們自己知道,也都表現出來;我們也知道,也都注意到了;一切世上的事及生活的安排,都必須按照約翰和貞安的不同而適應之。當約翰下決心時,他便有一種約翰式的方法去行,而蔑視貞安的方式,反過來貞安也是一樣。學校的成績和特別試驗,可以看出約翰以及和約翰同類的人與貞安一類的學生是有何不同之處。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的桑戴克(Thorndyke)教授便是研究這個問題的。約翰對於手指和手臂的動作方面敏捷,動作正確,應付信號以及物理、化學、機械等方面,做得好些。不過男性的約翰對於這些方面並不是完全勝過女性的貞安;實際上假如你挑選一群在這些特殊才能上有高分數的學生,每五個之中總會有兩個貞安,三個約翰。貞安在辨別顏色、分卡片、校對物單上的物件,拼字、英文,及外國語言上,比約翰成績好些,在這些特殊才能中,每五個之中便會有三個貞安兩個約翰。同時在其餘的功課,如算術和各門的平均分數,常識,記憶感覺的能力等,只有很少的分別,再其他的也只差別略大一點。這便是約翰在學校里的智力與貞安的比較。假如你隨意挑出一個成績單來,你會要費許多時間去猜想:這是約翰的記錄呢,還是貞安的記錄?但是如果你看照片的時候,則一定可以分辨出來,雖則有些男孩子有長頭髮,而且他們演戲裝女孩時是很像的。假如你轉到約翰及貞安的感情方面看,用教師、親戚、朋友的評判去作為試驗,你看出約翰的特性,第一是“獨立”,第二“幽默”,還有“自我的感覺”和“發脾氣”。而貞安最顯著的特性是她對人的興趣比對物的興趣深,更進一步,她的情感、脾氣、激勵、宗教信仰、同情,忍耐等,便非約翰所及了。特曼(Terman)教授說明在天資最高(智力方面)的兒童中以及天資最低(心智懦弱)的兒童,像約翰的要比像貞安的多些。我們對於結論應當十分小心,不然恐怕要作成一個無意義或是完全錯誤的結論;假如我們還用這種結論來指導人,那結果就更壞了。以在學校及出校以後,大體的智力以及普通生活的準備上看來,約翰和貞安的差別是可以比較的,他們的不同並不是很微小的。在許多人生的道路上,有許多小的差別是有重大影響的。成功的程度和方式其差別尤為顯著。即算約翰和貞安一樣的成功,他們乃是由不同的特性的長處湊合而成的。約翰和貞安在感情方面比智力方面,更顯出根本的差別。世上有許多工作是約翰能做得好些的,有許多是貞安能做得好些的,恐怕還有一些是兩人都能做得很好,但是路途不同。世上的工作總是需要約翰與貞安兩類人的。◎四、兒童應當如何選擇朋友“當一個人需要朋友時’而不能得到一個正當的朋友,他或許會走到錯誤的路上去。如果你去問那些為低能兒設立的學校里的兒童——那些被煩惱所困的兒童——問他們如何選擇他們的好友,他們的回答多半是近乎一種小孩子的話。因為這些兒童,除非遇著了種種人生的試探,而受了一種打擊外,便也同別的兒童一樣,總不會停住去想的。他們所需要的朋友是一個很有趣味、優美、端正、友愛,而能替朋友做事的青年。他們要好玩也要一種忠心,含有一部分團體精神的,就是所謂好朋友常在一堆,如同同類的鳥集合在一處。這些兒童因為同樣的緣故,便常常牽拉著鬧出亂子來。小小的偷竊,是最普通的過犯。如果你問一群孩子:“假如你們的朋友欺騙人或是偷東西,你會偏袒他嗎?”大半他們的答覆,三個之中有兩個是會的。“你會去告發他嗎?”十分之九是不會的。其次如果你問:“假如他表現一種示弱的態度你會忠心於他嗎?”如果有這種情形,恐怕他們是各占一半。一般孩子們,甚至於已長大的成人,是否大概如此呢?對於兒童大概有兩種教育:一種是在學校或家庭中由成人管束指導,另一種是在街上及遊戲場中由一群玩伴互相指導。你想哪一種影響最大呢?在這兩個世界裡都各有其善惡的標準。問題就是“這些孩子們的行為是由書本及談話的影響去養成呢,還是由他們的團體及朋友的影響所養成的呢?”所以這是兩種規律,而這些孩子們是兩方都去適應的。團體的規律是完全為遊戲和自己的興趣設定的,而其中有些人常常喜歡去違犯公眾的律法,反對巡警。我們大人也都有同樣的衝動!去用不正當的方法得錢呢?還是憑自己的心力去賺正當錢?然後你去問這些孩子何以如此不法。多數的會說,因為他是他們的朋友,所以他們應當忠心於他。然而在他們中間也很有一部分是品行端正的,這些便會說,他們會去規勸他,使他許諾下次不再做欺騙偷竊的事。還有少數的便會很隨便地說:“我自己不是一個天使,我喜歡不法的朋友。’有些孩子去和一個做賊的朋友絕交,是因為怕學壞榜樣;更有一些是生性恨賊。如果你去告發一個朋友——那便是違反團體精神。因為那既非你所應管的事情,而且假如你去告發了,連你自己也會被牽連在內的。膽小當然又是不同,有些他們曉得這是一種試探,而願意有人有共同的感覺;另外大多數的人,以為他們能夠使一個膽小的人變為勇敢,所以事情到他們手上時,便用嚴厲的方法去處治他們。無論何人如果他想去處理孩子們,他自己便應當像一個孩子,能深知兒童的心理,他不應當專站在律法的這邊著想,他應當同時是一個兒童的朋友和判別者。你不可以去教訓孩子們——即算是壞的孩子——好像他們是無可救藥了。在每一個孩子心裡總有一種趨向對於律法和秩序方面的心理;你要幫助他自己去抵抗那種不正當的衝動,這種衝動也是我們從前所難管束的,而現在已經勝過它們了。孩子仍舊是孩子,但是看要做哪種孩子,並引導他們做一個正當的人便是為父母及師長的問題,尤其是當他們在一種變遷的年齡,由小孩走入成人的時候。這當然是一個很難的問題,父母及師長也不能完全指揮周到,恐怕連一大部分都不能做到。一個孩子的夥伴們是隨時隨地和他一處的,曉得他的內心,因為只有孩子才能懂得孩子。選擇一個正當的朋友或是一個哥哥,在一個孩子的一生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查看全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