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帆南海——華光礁1號沉船出水文物特展》

作品簡介

《揚帆南海——華光礁1號沉船出水文物特展》《揚帆南海——華光礁1號沉船出水文物特展》
《揚帆南海——華光礁1號沉船出水文物特展》一書介紹了在“華光礁1號沉船出水文物特展”中展出的文物,從一個側面展示了南海水下考古的豐碩成果,形象地再現了中國先民揚帆南海的繁華盛景。書中除了介紹出水的瓷器、青銅器、錢幣等文物外,還有水下考古照片,內容豐富,形式新穎,視覺震撼,翻開此書就仿佛潛行在海底世界與古代船家對話。通過本書能夠啟發人們了解古代海洋文明的興趣,認識南海及其諸島的歷史與現實。進而加深海洋意識,更好地保護海洋,造福未來。
書中文物綻放著南海海洋文明的風采,圍繞著西沙華光礁打撈出水的1號沉船,集中展示了南海水下考古的成果和海上絲綢之路(南海段)的繁盛。隨著我國水下考古技術的成熟和進步,這些遺落在海底的顆顆明珠開始重現光芒。“華光礁1號”是南海眾多沉船的代表,從這艘南宋時期的遠洋商貿航船,可以想見當時南海水域商貿的繁榮景象。這是海南省第一個反映南海水下文化遺產和水下考古工作的展覽,不僅可以了解海南省特有的文物資源,還可以直觀感受到國際旅遊島的魅力。
該書於2014年5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主編:王軼凌
出版: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編審: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六里橋北里甲1號
責任編輯:徐傳洲
印刷:中國文化出版社印刷廠
開本:889×1194mm1/16
印張:8
版次:2014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價:160.00元

作品導讀

第一部分華光遺珍
華光礁位於西沙群島中部靠南,是一個尚未完全封閉的大環礁,漁民們形象的稱之為“大筐”獲“大圈”,又因為潟湖內珊瑚叢生,艷麗如花,而“華”與“花”同音,故將其命名為“華光礁”。八百年前,一艘載滿著中國貨物的貿易商船意外地沉沒在了西沙華光礁內。1996年中國漁民作業時首次發現,1998-1999年、2007-2008年經過兩次水下考古發掘,該沉船被命名為華光礁1號沉船,遺物散布面積約1000平方米,出水遺物近萬件,有瓷器、鐵器、銅器等。通過對其中一件刻有楷書“壬午載潘三郎造”字樣的青白釉碗以及其他一些器物的研究,推斷該船應是南宋中期,從福建泉州港啟航,途徑海南,駛向東南亞地區的貿易商船。
第二部分絲路滄桑
南海地處東西方海上交通航道的要衝,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保存至今的古代文獻和近年來眾多考古的發現,見證了海南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要津的盛況。滄海桑田,悲歡離合,在這裡也遺留下了大量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文物,其中數量最多的便是瓷器,品種主要有青白瓷、青瓷、白瓷、青花瓷等,故“海上絲綢之路”也被稱作“陶瓷之路”。

《揚帆南海——華光礁1號沉船出水文物特展》1《揚帆南海——華光礁1號沉船出水文物特展》1
《揚帆南海——華光礁1號沉船出水文物特展》2《揚帆南海——華光礁1號沉船出水文物特展》2
《揚帆南海——華光礁1號沉船出水文物特展》3《揚帆南海——華光礁1號沉船出水文物特展》3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