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傳》

《托爾斯泰傳》

《托爾斯泰傳》是奧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傳記作品,描寫了一代文學巨匠托爾斯泰生命最後三十年的心路歷程和人生遭遇,真實地再現了托爾斯泰最後的人生是如何悲壯地落幕的。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托爾斯泰的人生不是一種享樂,而是一樁十分沉重的工作。我認為
圖書封面圖書封面
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生命的意義只是在於助長人生的愛。托爾斯泰為真理而進行的鬥爭不是為了拯救自己,而是為了拯救全人類。他執行這項任務,從而成了英雄,而且幾乎成了聖徒。他為這項任務付出了生命,這使他成了一切人中最有人性的人。

目錄

譯序
序言
肖像
生命力和它的對立物
藝術家
自我描述
危機和轉變
假基督教徒
教義及其荒謬
為實現而鬥爭
托爾斯泰生活中的一天
決斷和神化
逃向上帝
尾聲

精彩書摘

肖像
他的面容如繁茂的叢林,可以窺探內部的各個通道都被封住了,主教式的鬍子如波濤涌流。他的面頰幾十年來為性感的嘴唇所淹沒,現在滿布了一層樹皮一樣皸裂的褐色皮膚。他的眉毛粗壯,有手指般寬,像是扭結在一起的樹根,又像是茂盛的灌木。在他的頭頂上是密集而雜亂的一束束頭髮,像是晃動的浪花。他這像混沌世界一樣混亂的頭髮,繁茂得如同到處混雜蔓生的熱帶植物。
因此,要認識他的真容,我們就得從他的臉上除掉那稠密的鬍鬚。只有他青年時代的肖像,他那沒有鬍子的肖像,才能讓我們看到他的真正的形象。看過他的肖像以後,人們都感到吃驚,因為這位貴族英才的面孔輪廓是粗線條的,簡直無異於一個農民的面孔。他的外貌毫無藝術感,顯得很粗野,幾乎是平庸粗俗。
在他的臉上到處都是陰影和昏暗,到處是坑坑窪窪和嚴酷的艱辛。無論哪裡都沒有奮發向上的活力,沒有溪水流動的明亮,也沒有勇敢精神的升華。無論哪裡都沒有射進光明,無論哪裡都沒有煥發光輝。對於這一點誰要是否認,那么,他就是在進行美化,他就是在撒謊騙人。青年時代的托爾斯泰,他對自己這副令人失望的尊容早就有所了解,任何與他的容貌有關的暗喻“都使他感到不愉快”。他深感懷疑的是,“有這么一個寬平鼻子,這么一副厚實嘴唇和這么一雙灰色小眼睛的人會有人世間的幸福”。因此,他這個年輕人很早就把自己惹人生厭的臉隱藏在黑色鬍鬚這個嚴密的假面具後邊。後來,那是到了很久以後,年齡才使他的鬍鬚透出銀白色的光芒,令人敬畏。只有在最後十年,這塊陰沉沉的烏雲才散開了。
有這副普普通通的俄國人相貌的人,人們可能想到他是其他任何行業的人,而不可能想到他是個文化人,是個作家,是個塑造人物的人。托爾斯泰作為少年男孩,作為青年小伙子,作為成年男人,甚至作為白髮老人,始終都像芸芸眾生中的普通一員。什麼樣的外套都合他的意,什麼樣的帽子他都喜歡戴。他無論在哪裡,無論乾哪個職業,無論穿上什麼衣服,無論在俄羅斯的什麼地方,都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他作為大學生沒有任何特色,作為軍官如同任何一個腰挎戰刀的人一樣,作為農村貴族如同任何一個容克地主。如果在乘車時他與一個長白鬍子的用人並肩坐在車上,那么,我們就得很細心地觀察,在車夫座位上的這兩個老人中間到底哪一個是伯爵,哪一個是車夫。他的面孔看上去是典型的俄羅斯人,正是由於托爾斯泰胸中裝著整個俄羅斯,所以他的面容不是他個人的面容,而是俄羅斯的面容。
因此,他的樣子最初幾乎使所有第一次看到他的人感到失望。瞻仰他的人不遠千里而來,敬畏地聚集在接待廳里恭候這位大師,每個人都在等待這個扣人心弦的時刻。在大家的想像中,他是一個高大威嚴的人,胸前飄著大主教的鬍子,他偉岸挺拔,具有巨人和天才的外表。這時候接待廳的大門終於打開了,快看呀!一個矮個頭粗胖的人,長髯飄舞,邁著幾乎是飛動的步子,十分輕快靈活地走了進來。他在頗為驚愕的客人們面前停住腳步,親切微笑地站定。他用快速的語調活躍地與客人交談,並靈巧地向每位客人伸出手來。客人們在握住他的手的時候,內心深處感到驚訝。怎么?這個親切隨和的人,這個“靈活的發自如雪的老人”,果真就是列夫?托爾斯泰嗎?先前對偉人的恐懼感煙消雲散了,他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有些興奮起來,膽敢細看他的容貌了。
可是仰望的人突然都驚果了,在熱帶灌木叢似的眉毛後邊,青灰色的目光像豹子一樣向他們撲了過來,這就是前所未聞的托爾斯泰的目光,沒有一幅畫表現出來,只有親眼看到過這位大人物面貌的人才說到過的這種目光。它如同一把刺刀,光亮閃閃,像鋼鐵一樣堅硬,牢牢地對準每一個人,要想避開它,那是不可能的。托爾斯泰最初的目光審視是無法防禦的,它如同炮彈,能射穿偽裝的一切裝甲,如同金剛石能切割一切玻璃鏡子一樣。屠格涅夫、高爾基及其他數以百計的人都可以作證:在托爾斯泰這種穿透力極強的目光面前沒有人能夠撒謊。
但是這目光只是一瞬間如此冷酷和嚴厲,隨後他眼裡便又顯露出彩虹,發射出灰色的光芒。這光芒在有所抑制的微笑中閃爍不定,或者親切地變成柔和的、令人舒服的光輝。他那雙頗有魅力和不大安靜的瞳孔里的感情有種種變化,飄忽不定,就像雲影在水面上不住地飄搖那樣。憤怒能使他的瞳孔迸發出獨特的冷酷的閃電,煩悶能把這對瞳孔凝成冰一樣透明的結晶,親切寬容使這對瞳孔如同陽光普照般的溫暖,狂熱激情又能使這對瞳孔起火燃燒。緊繃的嘴巴不用動彈,這對瞳孔就能產生髮自內心之光的微笑,他的瞳孔是無比神秘的星辰。在為悅耳的音樂而情緒激動的時候,這對瞳孔能夠“哭得淚如泉湧”,就像農婦的眼淚那樣。這對瞳孔能夠從精神滿足中獲得明亮度,也能夠在憂傷的陰影籠罩的時候,突然抑鬱地轉為昏暗,並且逃避一切人,令人難知底蘊。這對瞳孔能夠進行毫無同情心的冷酷觀察,能夠像外科手術刀一樣進行切割,也能夠像x射線一樣進行透視,然後又重新變成充滿輕鬆好奇、閃爍不定的目光。——他這一雙“最有雄辯力的眼睛”,本是從人的額頭裡閃光發亮的,所以能夠講富有一切感情的語言。因此高爾基為這一雙眼睛找到最形象的言語:“托爾斯泰在自己的眼睛裡擁有上百隻眼睛。”
托爾斯泰的面貌在這雙眼睛裡,而且完全是由於有了這雙眼睛,才有了天才。他的目光能像蒼鷹那樣,對準任何具體的東西像箭一樣俯衝下去,但是他的目光同時也能夠對無邊無際的整個宇宙進行全景環視。他的目光能夠在精神的高峰上燃燒,也能夠在內心裡的陰暗之處進行掃視,就像在外部領域中進行掃視一樣。他的目光感情強烈,而且純潔性高,還勇於正視虛無。對於他的眼睛來說,沒有什麼事物是不能夠看清楚的。或許只有一件事是他的眼睛做不到的:無所作為,胡思亂想,昏昏欲睡,純粹的和平靜的愉快,夢想幸福和恩惠。因為他的眼睛剛一睜開就必定是無情地清醒,堅定而且毫無錯覺地去追捕獵物。他的眼睛會戳破一切空想,揭穿一切謊言,摧毀一切信念:在這雙真實的眼睛前邊一切都變得赤裸裸。因此每逢他把目光這把青灰色的匕首拔出來,對準自己,而且用力把刀尖捅到內心最深處的時候,那總是很可怕的。
有這種眼睛的人就能看到真實情況,就會擁有整個世界和一切知識。但是具有這種永遠看到真實情況和永遠清醒的眼睛的人,是不會幸福的。
生命力和它的對立物
他非常健壯。他的體格是為一個世紀建造的。他的筋骨結實,充滿活力,節狀的肌肉高高隆起,真的有熊一般的力氣:年輕的托爾斯泰躺在地上能夠用單臂把一個強壯笨重的士兵舉起來。他的筋骨很靈活,在體操方面,他不用助跑就能夠輕而易舉地跳過高高的繩子。他游起泳來如同一條魚,他騎馬賓士活像一個哥薩克人,他割起草來就像一個農民——這個鐵打的人從來只是在思想上知道疲勞。在他的生命力的圍牆上無論哪裡都沒有缺口、縫隙、裂紋、缺陷、毛病。因此,從來沒有重大疾病侵襲過他這鐵石般結實的身體,托爾斯泰的令人難以置信的強健身體始終攔阻著虛弱無力的侵入。
他的生命力是無與倫比的:近代所有的藝術家來到這個胸前飄動主教的長髯,粗俗得如同農民一樣的男子漢跟前都形如婦女或者虛弱的人。歌德(由於生於同一天——八月二十八日和由於創作的世界視野直到同樣八十三個年頭,與他成為星相上的兄弟),早在六十歲時就已經畏懼冬寒,身體發胖,小心謹慎地坐在關閉的窗子裡邊;伏爾泰的骨質硬化,與其說他是個人,不如說是一隻剝了皮的猛禽,伏身在寫字檯上,一張紙接一張紙不住地塗寫。而托爾斯泰這位精力充沛的白髮老人卻依舊笑聲朗朗,把凍得發紅的身體浸泡在漂浮著小冰塊的水中。他還在花園裡從事體力勞動,還在網球場上靈活機敏地追著網球奔跑,學騎腳踏車的好奇心還引誘著他這個六十七歲的老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