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飛了》

《我飛了》

《我飛了》講述了一個少年微微疼痛的成長和兩個少年之間清澈純真的友情。作者是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創作室主任黃蓓佳。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我飛了》《我飛了》
《我飛了》是黃蓓佳的長篇兒童小說名作,講述了一個少年微微疼痛的成長和兩個少年之間清澈純真的友情。國小六年級男生單明明的生活和其他同齡人不太一樣。在家裡,母親的去世使這個家庭早早地失去了溫暖,父親根本顧不上管他,單明明總是一副邋裡邋遢的樣子。在學校,單明明的學習成績勉勉強強,也不是老師寵愛的學生。唯一使他驕傲的是他的跑步特長,但他也開始感到力不從心了。一天,班上新來了一個清秀瘦弱的男生杜小亞,在其他男生欺負他時,單明明挺身而出保護了他,兩個人成為了好朋友。和杜小亞的友情成為單明明灰撲撲的生活中出現的唯一亮色,也給他原本單調壓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樂趣,可是杜小亞卻因病離他而去。一個清晨,杜小亞回來了,不過只有單明明能夠看見他……

小說目錄

1 生日的早晨
2 我想看看你
3 鴿子能不能飛
4 體育課
5 給兔子媽媽的信
6 樂極生悲的事
7 站在舞台上的是我嗎
8 比生命更重要的
9 我們的帽子
10 太陽和月亮
11 飛翔的天使
12 生活在一起的日子
13 石破天驚的一瞬
14 穿曼聯隊球衣的狗
15 月亮的光輝
16 爸爸和媽媽的孩子
17 我飛啦

評價

整部小說激情蕩漾,既有對現實生活的真切描繪,又結合了浪漫的魔幻手法,在作家以往的寫作風格上有大膽的突破和成功的嘗試。

獲獎

本書榮獲第六屆全國優秀少兒圖書獎、2002年度全國優秀暢銷書獎、2002年度新聞出版署優秀出版物獎。

描寫男童生殖器引發爭議

微博質疑

2013年6月14日上午,網友“請文明食用食物”在新浪微博上,發布了一條訊息。在這條後來引發廣泛關注的微博中,網友寫道:“這竟然是兒童文學?!”,並在文字後附了一張小說內容的照片,照片為兒童文學小說《我飛了》的部分片段。

該片段大致講述的是一個羞澀的男孩褪下褲子讓另外一名男孩檢驗自己是否是男孩。“在他細瘦的、皮膚發白的兩腿間,蜷縮著一團顫巍巍的東西,像一隻出殼不久,軀體還是半透明的小鳥……”

網友熱議

這段50餘字的描述,在網上掀起了討論的熱潮。

部分網友認為,這樣的描述不應該出現在兒童文學裡面,並稱其為“兒童不宜”內容。網友“嘉峰”稱這本小說為“兒童毒物”。

有人則認為:“雖然略顯露骨,但是從全書的氛圍看仍然合理。都是器官,它們和鼻子的地位是一樣的。”

作者回應

黃蓓佳在接受採訪時稱,網友貼上出的圖片上,節選了《我飛了》的一段文字,就說是黃色段子,其實完全是斷章取義。

黃蓓佳黃蓓

她希望大家能先把書看了再說,“小說描寫了兩個男孩的清澈純真的友誼。單明明是貧困家庭,學習成績勉勉強強,也不是老師寵愛的學生,但他很仗義。另外一名男生杜小亞患了白血病,瘦弱內向,班上其他男生欺負他,單明明挺身保護他,兩個人成了好朋友。被網友討論的那段就是杜小亞被單明明問到底是男孩女孩,然後杜小亞就把褲子脫下來給他看,這是非常正常的一段描寫,而且是非常必要的一段描寫。”

至於有人說《我飛了》少兒不宜,黃蓓佳回應:“任何一本書斷章取義都會找出這類某個情節,文學作品不能這樣看。”

黃蓓佳覺得,掀起這次討論不是壞事,大家可以關注兒童文學尺度問題,怎么描寫恰到好處,此外,她認為,性教育對於孩子也是非常必要的,國外很多繪本是給幼稚園入學前的小朋友閱讀,就科普性地講到了生理學。在生理方面,家長遮遮掩掩其實不好,孩子反而好奇心更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