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李宗仁》

《我與李宗仁》

根據第一夫人李秀文回憶李宗仁家國往事編輯的圖書《我與李宗仁》。

基本信息

簡介

作者:李秀文譚明

分類:軍政界

《我與李宗仁》我與李宗仁

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

定價:29.8元

目錄

我與李宗仁(第一章家世)
我的童年,和哥哥姐姐們一樣,是在泥土中滾大的。從小就要幫做農活和家務。父親長年肚痛,一家重活,都落在母親身上。我出世那年,大哥雖只十二三歲,已開始學著犁耙田了。大姐八歲,也幫得不少家務和農活。二姐七歲,每天要去討豬菜。三姐五歲,也要在家照看我了。我長到五歲,就可以坐在灶門燒火、搬柴禾。家裡人都誇我說:“四妹乖巧!”我從小生得比三個姐姐聰明伶俐,因此,父母比較疼我。
農家女禍與福童年雜憶自議定親婚事(1)婚事(2)從夫識字新媳婦的心事回門夫家婆婆公公家計識字餘事

我與李宗仁(第二章隨夫軍旅)
新會是廣東省最富的一個縣,那裡青壯年人幾乎有一半以上到南洋和舊金山去做工,其中亦有做小買賣的。這些人漂洋過海,歷盡艱辛,好不容易賺些錢回來,有的連命也送了。說來誰也不願去冒這性命的風險,不過在當時社會太過腐敗,人民無以為生,與其坐以待斃,倒不如去拼拚命碰碰運氣。也有許多人拼死拼活,積得了錢回來,衣食無愁,從而發家致富,開發工商業的。因此,這個縣比其他縣富足,商店林立,城裡面人來人往,比桂林要熱鬧得多。
離家行離家見聞軍官與太太們生子吉慶尋子風波我與郭德潔(1)我與郭德潔(2)郭氏家世同鄉們軍營起居悲從中來

我與李宗仁(第三章人到中年)
她兒子叫天保,年紀比幼鄰略大幾歲,只是有點憨實,幼鄰從小好勝,正好與天保比高低。常說天保比他大,識字卻比他少,以此自命不凡,再加大嫂奉承幾句,他便更加高興,願意跟大嫂親近(幼鄰小時從來不喜與別的女人親近的),由大嫂陪著他念書識字,天保認字不如他敏捷,因此引起他識字的興趣。有時德鄰閒了,看兒子認字那股認真勁,常常高興得笑呵呵地,夸兒子有出息。說大嫂是個不簡單的女人。
移居南寧官場趣事太太們的心事女人的命運丈夫與小偷丈夫的安排寂寞學書漫談香港婆婆來了以後話說西餐打牌趣談三弟夫妻不速之客從香港回到廣州丈夫的隱衷幼鄰入學木屐聲脆花市拾趣城隍廟看相兒子出國前奏三弟和四弟羊角山之游

我與李宗仁(第四章抗戰的離亂)
我們剛住下三四天,德鄰也趕回來了。這時德明大伯、德輔八哥、玉森叔公等各親,都聚集在大公館,為德鄰接風洗塵。一時親戚雲集,盛況空前。我偕同嘉球及其未婚妻到來時,各親正在等候入席。德鄰也離座相見,知嘉球帶了未婚妻來,遂問此女何處人氏,八公代答是桂平縣譚翔雲公之四女。德鄰與翔雲公曾經在桂平相識,是留日同盟會會員。他對這門親事表示滿意,連聲說不錯不錯。
回返桂林省親(1)省親(2)奔喪遇險桂林的家抗日時期的桂林桂林花絮台兒莊捷報桂林的社交生活戲院風波也學著做生意婆婆的喪事(1)婆婆的喪事(2)婆婆的喪事(3)逃難的日子(1)逃難的日子(2)落腳凌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